开国皇帝王莽也是亡国之君他的失败是因得罪了谁

Posted 开国皇帝 王莽 亡国之君

篇首语:事亲尽教自天成,鉴本无尘水本清。相彼禽兮犹学习,灵乌反哺更分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开国皇帝王莽也是亡国之君他的失败是因得罪了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开国皇帝王莽也是亡国之君他的失败是因得罪了谁

2、仅存在了15年,开国皇帝成了亡国之君

开国皇帝王莽也是亡国之君他的失败是因得罪了谁

前面几篇说了历史是如何一步一步选择王莽的,人民群众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把王莽推向神坛乃至帝位的。本来历史眷顾王莽,群众拥护王莽,形势一片大好,可没几年,天下就背弃了王莽,王莽成了数的过来的身兼开国皇帝和亡国之君的皇帝。短短几年,人生大起大落是不是有点太快?其实这怪不得别人,要怪,还是得怪王莽自己作死。今天就说说王莽把一个好好的江山,如何作死作垮的。有人说,王莽是个穿越者。对于一向坚持理性客观的历史观的我来说,我还真的有那么点相信。因为他太像一个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的人了……

很多所谓的改革都是新瓶装旧酒,但是王莽他不!他的改革走的不是寻常路,就是要新酒放旧瓶!

新瓶装旧酒的欺骗式改革一般只是欺骗一下善良的大众,根本上还是维护既得利益,所以还是可以维持的。

历史上任何的一种权力,都不是凭空而来,都需要背后有政治利益集团的支持。有新兴的地主政治势力支持,所以商鞅变法成功了。得不到文官集团的肯定,所以张居正改革失败了。

而王莽的改革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把全国上上下下所有能得罪的政治势力,全部都给得罪了。

首先得罪的,是豪强地主阶层。

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都是不具有彻底性的,因为改革其实质是统治阶层内部利益的再划分,所以,必然要打击一部分既得利益,拉拢另一部分。

王莽改制,可以说是有魄力的,因为他直接把改革的枪口对准了当时最大的利益集团,豪强地主。

这个改革方向不能说错,但是改革的方法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当时西汉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土地兼并严重,人口买卖盛行,豪强“多蓄奴婢,田宅无限”。针对豪强的改革是具有正当性的,但是也必然是异常艰辛和凶险。后来的光武帝刘秀就是依靠豪强地主,才夺得皇位。

而对付这么庞大的势力,王莽是怎么做的呢?

两招,“王田制”和“私属制”

王莽看到了农民失去土地,土地兼并严重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因此,他想通过恢复古书上记载的“井田制”来解决这个问题。王莽即位后,颁布了“王田制”,规定土地国有,不准随便买卖,并根据人口数量分配土地。只要土地国有,不准随便买卖,再通过平均分配土地,农民就可以实现耕者有其田,那么就可以杜绝土地兼并,土地不会被买卖,农民就不会无所依附成为奴婢了,一举多得。另外为了缓解现有的奴婢过多的问题,王莽将“奴婢”改称“私属”,不许买卖。这两项措施出发点我相信是好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他们只是限制了土地兼并和奴婢膨胀,并未伤及豪强根本。何况,这两项措施严重损害了豪强权贵的利益。豪强群起反对,朝野反对,地方地主豪强甚至举兵反抗,无奈之下,王莽下令取消“王田”“私属”制度。就这样,这两项制度草草收尾,还没收到改革红利,却已经把当时最有势力的豪强地主给得罪光了。

接着得罪的,是底层百姓

王莽改革的出发点其实就是为了底层百姓,但是呢,他推行的那些政策,让本来就困苦的底层百姓更加没有了活路。

首先是改革币制,这个是王莽改制中失败中的失败,怎么改呢,把已经淘汰了几百上千年的货币又重新拿出来了,什么刀币啊,布币啊,连只有商朝时候才流通的货币龟壳和贝都复活。这还不止,每次货币改革,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值却越来越高,人为地制造通货膨胀,就类似于现代社会的滥发纸币,最终物价飞涨,百姓财富被强行掠夺,搞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还有一些本来是利国利民的好制度,最后也成了百姓怨恨政府的一大原因。比如实行五均、赊贷等,五均是在全国几大城市设立五均官,五均官的任务一是按工商各业的经营情况征收税款;二是管理市场的物价,各地五均官在每季度的第二个月,评定出各种货物的标准价格,称“市平”。如果物价高于“市平”,政府就将控制的库存物资按平价出售,以平抑物价;市场价格低于“市平”,则听任百姓自由买卖。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具体办法是:如果百姓办理祭祀、丧葬或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者,可以向政府借贷。祭祀借贷须在十天内归还,丧事借贷须在三个月内归还,以上两项借贷不收取利息;工商贷款每年交纳不超过所借数额十分之一的利息。

这些政策的理念都非常先进,后世的王安石变法都还在用,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一些商贾和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互相勾结,利用特权将这些制度变成中饱私囊的机构,给百姓带来莫大的痛苦。即使是到了一千年后的王安石时代,同样的痼疾,依然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大原因。

而百姓不会管你政策的出发点,这些政策最终所受的苦,自然都记到了王莽的头上。

得罪完上层的豪强和下层的百姓,王莽又把官僚得罪了

王莽改制,不仅喜欢改制度,还喜欢改名称,王莽不停更改官制与官名,又不停地更改地名,严重的一个郡前前后后改了5次名称,改到最后又改回到了原来的名字,纯粹瞎折腾。结果搞得公文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甚至下诏书,还得用以前的旧名。王莽还喜欢根据古籍和传说来设置官职分封爵位,设置了许多新的官职,再加上原来已经改名的旧官职,大家完全不知道谁是谁,该干什么了。还按照周制大封五等诸侯将近800人,但是很多又没有实际的封地。最后搞得官场乌烟瘴气,贪污受贿,盘剥民脂民膏的层出不穷。说是官不聊生,也不过分。得罪完自己人,王莽还把周边少数民族给得罪光了西汉时期,周边的民族形势还有些复杂,北方匈奴,东方高句丽,西域和西南夷虽然都依附中央王朝,但是自主性较强,一不爽就叛乱。说王莽是腐儒吧,对待民族关系,一点妥协意识都没有,妄自尊大,一副皇汉的派头。

首先是对匈奴,匈奴被汉武帝连番打击以后,势力日衰,到了宣帝时候,呼韩邪单于来降,汉朝终于得到了匈奴的臣服。但是王莽认为,自己天命所归,代汉自立,匈奴算什么!于是把西汉的“匈奴单于玺”给收了,换了个“新匈奴单于章”,在匈奴前面加个“新”,还把“玺”改成“章”,匈奴不满开始闹事,王莽一看,你个小样还敢不服,直接把匈奴单于改成“降奴单于”,这么侮辱性的称呼使单于勃然大怒,于是北方边界又开始战争了。

点击看大图接着是对西域,把西域各国的王降为侯,引起西域诸国的不满,纷纷反叛,王莽派去镇压的大军也被西域诸国联军打败。新朝几乎失去了整个西域。

再接着是对西南夷,也还是因为把王降为侯,句町王怒不从命,被王莽处死,这句町王一死便捅了马蜂窝了,句町王弟弟率众反抗,整个西南少数民族群起叛乱,叛乱一直持续到新朝灭亡还没消停。

北方西方和南方都出问题了,还差东北的高句丽。为了出征匈奴,王莽还向高句丽征兵,遭遇反抗,王莽一怒,派兵过去把高句丽收拾了,顺便把高句丽改名为“下句丽”。

就这样,王莽自大的外交姿态把周边少数民族都给得罪光了,使整个帝国的边境都陷入了战争,虚耗了大量国力。

王莽得罪了当时几乎所有的政治势力,其灭亡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但是,王莽毕竟还是王莽,他还是那个道德楷模和儒生典范,在王莽灭亡的最后,就连王莽的亲信重臣都开始背叛王莽时,王莽他落魄时的好友孔休出现在王莽的面前,没有共富贵,却可以共患难,人生得此知己,死又何憾。

和孔休一样守在王莽身边的,还有一千多名公卿大臣,在他们眼里,王莽还是那个胸怀天下苍生的贤德君主,他们以书生之躯,与王莽一起战斗到了最后。

在历代亡国之君中,临死前仍然能获得如此多人的拥护和誓死守卫,王莽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相比1600年后的崇祯皇帝鸣钟召百官无一人前来,死前仅有一名太监陪同,王莽的结局还不算太惨。

仅存在了15年,开国皇帝成了亡国之君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应该记得,在其开头就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几乎是一个魔咒,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摆脱。秦朝仅有14年,隋朝为37年,都算是比较短命的王朝,但好歹两个朝代都分别有过两个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这么一个奇葩的朝代,前后仅延续了15年的时间,且只有过一位皇帝,也就是说,开国皇帝成了亡国之君。更令人意外的是,该皇帝思想太过先进,压根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符,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他很可能是从近现代穿越过去的。

此朝代就是“新朝”,由王莽于公元8年所建立,公元23年灭亡,共存在了十五年。西汉末年,由于王政君先后成为掌握实权的皇太后、太皇太后,当时的王氏家族成员纷纷成为朝廷重臣,其中就有一位名叫王莽的小伙。虽然王莽是王政君的亲侄子,但他却与王氏家族的其他人不同,他为人非常低调,从不会仗势欺人。

在堂哥、堂弟互相攀比,强占百姓的良田时,王莽则生活简朴,绝对是四有青年。即使身居高位时,王莽依旧礼贤下士,经常拿自己的工资接济乞丐和百姓,甚至将自己的心爱的坐骑卖掉,所得银两分给穷人,从不去酒馆等娱乐场所,每天都是粗茶淡饭,很多天都难得吃一次肉。

久而久之,王莽的名声远播,朝中大臣对他称赞有加,天下百姓也对他相当爱戴,甚至达到了“只知有王莽,不知有皇帝”的地步。当时朝廷腐败,皇帝也没有治国之才,不少重臣就将王莽看作周公在世,认为只有他能够挽救日益没落的大汉王朝。

然而,王莽却认为自己做的远远不够,除了努力报效朝廷,其他别无所求。有一次,大臣纷纷上书太后,让朝廷以当年霍光为参照,对王莽进行封赏,他得知此事后,立马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将功劳都归功于孔光、王舜等人,希望朝廷能对他们进行封赏,而自己只是打酱油的,坚决不接受赏赐。大臣们被王莽这种精神感动的一塌糊涂,无论如何非要皇帝给王莽升官,否则他们就集体辞官。

就这样,王莽的地位一步步提高,权力也随之增加,在公元4年,被朝廷赐予象征至高无上礼遇的九命之锡,几乎等同于皇帝。公元8年,王莽逼迫姑姑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随之接受了小皇帝的禅位,自己登基称帝,并改国号为“新”。接来下,王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不准奴婢买卖(注重人人平等),实行五均六管(调控物价),征收商业税等。

由于王莽想的太远,改革措施太过先进,不仅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导致天下大乱。公元23年,在昆阳之战中,刘秀仅带领一万多绿林军,犹如开挂般的击败了王莽的40多万大军。同年九月份,新朝的都城长安被绿林军攻破,王莽死于乱军之中,这也标志着新朝的彻底灭亡。

王莽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在古代的史学家看来,他是一个篡位的奸臣,几乎一无是处。然而,一些史学家则认为,王莽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甚至称他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对于王莽和他所建立的新朝,你怎么看呢?

相关参考

既是开国皇帝又是亡国之君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王朝,它只经历过一个皇帝,这个皇帝既是开国君主,又是末代皇帝,那就是东魏(534-550)。北魏末年,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统治阶级腐化堕落。这时俩大枭雄趁机而起,这俩大

仅存在了15年,开国皇帝成了亡国之君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应该记得,在其开头就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这几乎是一个魔咒,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摆脱。秦朝仅有14年,隋朝为37年,都算是比较短命的

明明开国之君,却有亡国之君的特征,明明是开创者,却又是掘墓人

历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开国之君往往励精图治、宏才大略。当然也有一些开国皇帝,由于决策的失误,给后代子孙留下隐患,导致社会动荡。但,作为一个开国之君,却具备亡国之君鲜明特质的,少之又少,西晋的开国皇

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

  秦始皇与秦二世>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王朝,十一年后病逝。其子胡亥继位,史称“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刚一年,便爆发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两年后,秦王朝便在起义的狂

清朝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清太宗与宣统帝

  后金之主在数十年的征战中打下一片基业,没有来得及享用便交给了,也使这位胆识过人、才气皆具的君主开创了大清王朝。清朝的香火传到了第十代皇帝的手上,不过这个皇帝登基的时候和大多数末代皇帝一样,只有区区

看看他得罪了谁

事情还得从关羽镇守荆州时说起,曹操经历了赤壁之战的失败。之后,他再次派大将曹仁驻军襄樊,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曹仁在关羽强大的攻势下节节败退,眼看着基地将丢失,曹操又派了于禁与正当关羽等人思考如何对付曹营

他是秦国的大恩人,却惨遭车裂,他究竟得罪了谁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崇祯皇帝俭朴勤奋,为何却成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历来亡国之君都是要被后人唾骂的。好比说商纣王、隋炀帝等等,在史书上的评价都不是很好。但崇祯皇帝却是其中的异类,大明虽然在他手上亡了,但是史学家们对他的评价却非常高,称赞他在亡

大多数日本人都是他的后代(亡国之君汉献帝)

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一说起亡国皇帝,一般命运都很悲惨,被毒杀、被砍头、被迫流亡者数不胜数,即使是那些能够委曲求全活下来的,也往往要受尽屈辱。比如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亡国后不仅自缢身亡,还在临死前亲手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