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诸葛亮巧使空城计——虚者虚之,震慑敌人
Posted 诸葛亮
篇首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诸葛亮巧使空城计——虚者虚之,震慑敌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诸葛亮巧使空城计——虚者虚之,震慑敌人
诸葛亮巧使空城计——虚者虚之,震慑敌人
228年,诸葛亮出兵伐魏,南安、安定、天水三城守将望风而降。此后,在军事要地街亭的防守中,诸葛亮起用了智谋过人、但缺少实战经验的马谡。结果,马谡只知照搬兵书教条,不听从部下的正确建议,结果战败,失了街亭。战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且自贬三级。
此战的后果严重,不但使蜀国损失了智谋之士,更重要的是,魏国在原本防守空虚的西线部署了更多的兵力,使蜀汉从此失去了奇袭魏地的机会,此后诸葛亮伐魏再也没有建树。街亭失守之后,蜀国大伤元气,再也难以发动大规模的正面战争,由攻势进入了守势。诸葛亮心情也极度低落,常常自责:“这一切都是我的错啊,现在大势已去了!”更让诸葛亮担心的是,损兵折将的蜀军随时有可能会被气势正盛的魏军截断退路,导致全军覆没。
为了保存实力、避免更大损失,诸葛亮强忍着痛苦,冷静地布置撤军。诸葛亮先把小将关兴、张苞叫到帐中,吩咐道:“我现在只能给你们每人二千人马,不要求你们杀敌,只要能拖延、震慑敌人就好。你们埋伏在武功山小路的两侧,一旦魏军前来袭击,你们不要迎战,只要大声击鼓呐喊,吓退敌军就算达到目的。之后,你们就取道阳平关,撤兵回国。”关兴、张苞领命而去。紧接着,诸葛亮又把张冀叫来,神色严肃地说:“我给你些人马,你率领他们抢修出剑阁通道,一定要快,为大队人马撤退做好准备。”张冀郑重地点点头,带领人马飞奔剑阁通道。这时,诸葛亮的心绪基本平静下来,他又传令下去:各路大军悄悄收拾行装,即刻撤退。
一切布置停当,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他命令驻城守军整理行装,准备撤离。正在这时,忽然十几匹马飞奔入城,原来是前方负责侦察的士兵回来了。他们带回来一个致命的消息:魏国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已杀向西城,直扑城下。
顿时,城中的大小官员惊慌失措,都吓得面无血色。这些留在城中的官员也基本是文官,平时出个谋、划个策倒也尚可,如今要直面十五万大军,让他们领军交战,实在是难为他们,而且城中的两千多人马也都是老弱病残,没有什么战斗力。选择逃跑,显然也并不明智。因为沿途道路狭窄,唯一的西城大道又被司马懿占了。而且大军的行李也很多,车辆却很少,负荷行军的话,不出几里,就会被司马懿的大军赶上。
战也不是,逃也不成,众人都处于一片悲戚之中。诸葛亮带着几个人登上了城楼往外看,果见西北方向尘土飞扬,铁蹄声由远及近地传来,震得地面发颤,魏军的旗帜已隐约可见。
沉吟片刻,诸葛亮传令下去:城中所有的旗帜都要藏起来,城中所有的士兵也都要藏起来,不允许一个人乱动乱叫,违令者立斩不赦。似乎觉得这个命令还不够彻底,诸葛亮再次传令:城中四个门都要大开,每个门前,都派出20名士兵乔装成百姓,洒水扫地,做出静候大军的姿态。即使魏军冲到城前,也不能惊慌,一切如故。
众人都非常错愕,满脸疑惑。诸葛亮平静地说:“诸位不必惊慌,不用怀疑,我已有退敌之计。”说完,他带着两个童子又登上城楼,一个童子抱着一张琴、一把宝剑,另一个童子抱着一只香炉、一把尘尾。立定,诸葛亮让两位童子放下琴、炉,他亲自弯身点燃了香。然后,诸葛亮倚着楼上的栏杆坐了下来,闭上了眼睛,调理气息。一会儿,他又慢慢睁开了眼睛,遥望着西北方,双手轻抬,怡然自得地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如同燃香之烟,似断还续,袅袅而生。
转眼间,司马懿的大军已来到西城下。这次,来的是先锋部队,他们显然是没见过这种阵势:欲攻之城居然不设防,而且城门大开,还有人洒水欢迎,楼上还有主帅在悠闲地弹琴。这都把他们弄糊涂了,急忙向主帅司马懿汇报。
司马懿听了,也迟疑起来。他不相信诸葛亮会不领兵迎敌,反而悠闲地在城头弹琴。于是,他命令军队原地待命,自己则带来少许人马奔到西城下,默默观望,以判断形势。
果然,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似乎沉浸在自己所奏的琴音中。两名童子立于诸葛亮的两侧,一名童子手捧一把宝剑,另一名童子则拿着一把尘尾。西城门口处,二十几个“普通”百姓正有条不紊地洒水扫街。
司马懿凝然思虑良久,也没看出什么破绽。其子司马师忍不住了,高声说:“父亲,别耽误时机了,诸葛亮在故弄玄虚呢,这分明是一座空城。天赐良机,我们杀入城中,活捉诸葛亮!”将士们也纷纷请求攻城。司马懿没有理会他们,只是摇摇头,仍然静静聆听。忽然,他紧张起来,神色突变,急忙下令:“集合部队,马上撤退。”众将士不解,纳闷出了什么事情。司马懿没有闲情解释,怒道:“执行军令,立刻撤退,违令者斩!”三军将士只好撤退。
直到远离了西城,司马懿才缓过劲来,向众将解释:“诸葛亮和我是老对手了,我们俩都深知对方。孔明一生谨慎,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现在他把城门打开,让我们能看出是一座空城。这肯定是个骗局,引诱我军深入,然后进行歼灭。城里面,不知道埋伏了多少我们根本不知道的重兵。”
司马师接着问:“父亲,您刚才一直静立凝听,没有什么表示,怎么突然之间,就要撤军呢?”司马懿颇有些自得,笑道:“统帅之才,必须善于观察周遭瞬息变化。我刚才听诸葛亮弹琴,起先是一派平和,反映出个人性情修养。后来,琴音突然激昂奋力起来,勇猛之气让人胆战,渗透出浓浓杀机,这必是诸葛亮想要下手的表示。我们再不走,就要被他合围,四面受敌了。”
一番分析,众将大多点头称是,但仍有半信半疑的。司马懿大军仍在前行,正好进入武功山,猛听得山上杀声震天,鼓声动地。众将大惊,司马懿说:“幸亏刚才撤退及时,否则,我们早就中计了。”本来武功山的山谷就深,喊杀声长久在谷中回荡,互相应和,似乎漫山遍野都是蜀国士兵。魏军军心大乱,急忙丢掉辎重粮草,仓皇而逃。张苞、关兴依照诸葛亮的计策,并不追赶,只是收拾起魏军留下的粮草,迅速往蜀国方向撤退。
再说城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大军撤去,长吁了一口气,用手轻拭了额上的冷汗,默默地坐了一会儿。
俄而,诸葛亮淡然一笑,说:“兵法中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司马懿确实是了解我的,他知道我一生谨慎,从不冒险。今天,他看到一座空城,就以为我是骗他入城,他反而撤军而去。其实,我也深知司马懿的确清楚我的一贯作风,所以也就借用了他的这种心理,布下了这个迷局。我这也是知己知彼才敢这么做的。若是司马昭或曹操带兵,我就不会这么做了。”众人无不称道。
谋略智慧
诸葛亮的“空城计”一唱就流传了千年。守城之时,诸葛亮在“迎敌”和“撤退”都行不通时,大胆开城,索性不设防。虽然冒险,但是他吃透了司马懿多疑的特点,也深知其对自己非常了解。这需要胆量,更需要知己知彼。无论商场还是政坛,这种利用对方的自以为是的判断,不费一兵一卒的“空城计”,往往能给予致命一击。
相关参考
奇策便是一种生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环境下,存心向仇人袒露我城内空虚,便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孕育发生猜疑,更会夷由不前,便是所谓“疑中生疑”。仇人怕城内有匿伏,怕陷进匿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
奇策便是一种生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环境下,存心向仇人袒露我城内空虚,便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孕育发生猜疑,更会夷由不前,便是所谓“疑中生疑”。仇人怕城内有匿伏,怕陷进匿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
奇策便是一种生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环境下,存心向仇人袒露我城内空虚,便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孕育发生猜疑,更会夷由不前,便是所谓“疑中生疑”。仇人怕城内有匿伏,怕陷进匿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
诸葛亮北伐中原,由于错用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结果致使街亭这个战略要地失守,再无法进军取胜,而且随时有被魏兵堵截归路、全军覆灭的危险。 诸葛亮顿足长叹:“大势去矣,这全是我的过错造成的
左宗棠化用“空城计”——虚虚实实,无中生有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在用兵方面颇有谋略,有“今亮”(当今诸葛亮)之称。在与太平军的作战生涯中,他还学着诸葛亮,也唱了一出“空城计”。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
李广妙用空城计——以虚说虚,诱敌上当提起“空城计”,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诸葛亮的空城退敌,殊不知历史上第一次运用空城退敌的是汉代的飞将军李广。汉代,北方匈奴势力崛起,一度威胁中原汉王朝的统治,从汉初
哈伦·厄尔曼的“震慑”理论一、哈伦·厄尔曼与“震慑”理论的提出哈伦·厄尔曼(HarlanK.Ullman),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曾参加过越南战争,拥有金融学博士学位。退役后,曾任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
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谋略真的比司马懿弱吗 为什么司马懿能统一曹魏
提起诸葛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最著名的诗人、军事家、战略家,大家还记得在学习的时候孔明的诗都是要求背诵的,三国中最精彩的就是伏龙与司马懿的战争了并多次把司马懿逼入绝境,大家还知道空城计吧,仲达也曾
兵法36计中的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在紧要关头做出大胆且冒险的行动,可以造成敌人误判,达到排难解危的功效,最著名的就是诸葛亮开城门,骗司马懿进城,因此替蜀汉续命,不过这招除了诸葛亮会用外,其实猛将赵
兵法36计中的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在紧要关头做出大胆且冒险的行动,可以造成敌人误判,达到排难解危的功效,最著名的就是诸葛亮开城门,骗司马懿进城,因此替蜀汉续命,不过这招除了诸葛亮会用外,其实猛将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