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李广妙用空城计——以虚说虚,诱敌上当
Posted 骑兵
篇首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李广妙用空城计——以虚说虚,诱敌上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李广妙用空城计——以虚说虚,诱敌上当
李广妙用空城计——以虚说虚,诱敌上当
提起“空城计”,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诸葛亮的空城退敌,殊不知历史上第一次运用空城退敌的是汉代的飞将军李广。
汉代,北方匈奴势力崛起,一度威胁中原汉王朝的统治,从汉初至汉武帝时期,汉王朝与匈奴的对峙都处于劣势。汉景帝在位时,匈奴大举入侵上郡(今陕西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汉景帝曾派一个宠信的宦官同李广一起统率和训练军队抗击匈奴。一次,这个宦官带领几十个骑兵出猎,路遇三名匈奴人骑士,于是便和他们开战。最终,这名宦官被匈奴人用箭射伤,带去的骑兵也无一生还。宦官逃回去,对李广说了这件事。李广知道这三个匈奴人都是射雕能手,便决定亲自带兵去追赶这三个人。
李广等人追出几十里,便追上了匈奴人。李广命令部下左右散开,从两边包抄过去。李广善射,百发百中,他亲自弯弓,两箭射死了两个匈奴人,活捉了最后一个人。
李广带着俘虏正要返回的时候,只见远方尘土遮天蔽日,竟是几千匈奴骑兵飞奔而至。
远处的匈奴人马也发现了李广等人。匈奴将领素知汗人善用计谋,以为是汉军的诱敌深入计策,唯恐中了埋伏,便上山列开阵势,静观其变。
当时,李广只有一百人,如果逃走,一定会被几千匈奴人掩杀俘获。手下士卒无不惊慌失措,拨马就要逃跑。李广阻止了他们,说:“别怕,既然匈奴人远远观望,不但不攻击,反而防御,说明他们并不知道我们的虚实。现在我们离开大军已经有好几十里路,如果慌张逃窜,他们一定会追赶,到时候他们放箭,我们就无处可逃。可如果我们留下来不走,敌人肯定会认为我们在施诱兵之计,必定不敢贸然来攻击我们,我们再伺机行事。”
接着,李广气定神闲,命令部下士卒非但不能后退,还要向前进发。直到离开匈奴阵地约二里远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这时。李广命令士兵们下马,卸下马鞍。
士卒们听到这个命令大惊失色,一个骑兵认为:“敌人兵力是我们的几十倍,又离我们这么近,一个冲锋便到我们面前。我们在这个时候卸下马鞍,实在太危险了。”
李广说:“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退走,却料不到我们居然卸下马鞍,这样他们就更相信我们确是诱敌的骑兵了。”
部下听了李广的话,提心吊胆地卸下马鞍。李广便带领大家躺在地上休息。
果然,匈奴看到他们如此悠闲地休息,更加确信他们就是诱己的骑兵,都不敢轻举妄动、贸然攻击。
正在相持之时,一名匈奴将领出阵靠近他们,打探虚实。李广飞身上马,率领十几个骑兵,向那个匈奴将领冲去。李广再显神射之威,一箭射死那匈奴将领,返身回到队伍,重新卸下马鞍继续休息。夜幕降临,匈奴人还是不知道李广他们的目的,心中疑惑万分,最终也不敢发动攻击。到了半夜,匈奴人更加疑惑,害怕汉军发动突然袭击,数千骑兵竟然悄悄撤离了。
第二天清晨,李广和他的部下安然地返回了军营。
谋略智慧
《草庐经略·卷六·虚实》曰:“虚实在我,贵我能误敌,或虚而示之以实;或实而示之以虚。或虚而虚之,使敌转疑我为实。或实而实之,使敌人转疑我为虚。”“以虚说虚”这一谋略告诉人们,本质上我方是虚弱的,但利用假象可以让对方误认为我方是强大的,或者有充分准备的,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或攻击我方。面对敌强我弱的情况,聪明的李广并没有采取硬拼方法,而是利用敌人的多疑之心,果断实施空城计,让敌人难以了解到己方的虚实,使得敌方上当。
相关参考
刘备撤围诱敌军——施以小惠,获得大利东汉末年,爆发了一场农民起义,史称“黄巾起义”,给当时的朝廷带来很大威胁。朝廷派朱儁去围剿,将黄巾军逼到宛城。当时,黄巾军在赵弘、韩忠的领导下据城固守。朝廷军队来到
诸葛斗司马——调虎离山,诱敌深入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为了完成他的遗愿,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复兴汉室的机会。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率领三十四万大军,兵分五路讨伐魏国。于是,魏明帝曹睿便任命司马懿
三国文化:空城计为什么总能让人上当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曹操自长安出兵,军临汉中,刘备退守汉川,凭着天险保存实力。这天,翊军将军赵云带了数十骑在外扎营,刚好碰上曹操大军运粮运到北山下,赵云
三国文化:空城计为什么总能让人上当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曹操自长安出兵,军临汉中,刘备退守汉川,凭着天险保存实力。这天,翊军将军赵云带了数十骑在外扎营,刚好碰上曹操大军运粮运到北山下,赵云
左宗棠化用“空城计”——虚虚实实,无中生有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在用兵方面颇有谋略,有“今亮”(当今诸葛亮)之称。在与太平军的作战生涯中,他还学着诸葛亮,也唱了一出“空城计”。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
诸葛亮巧使空城计——虚者虚之,震慑敌人228年,诸葛亮出兵伐魏,南安、安定、天水三城守将望风而降。此后,在军事要地街亭的防守中,诸葛亮起用了智谋过人、但缺少实战经验的马谡。结果,马谡只知照搬兵书教条,
提起“空城计”,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戏曲里的那段诸葛亮妙用“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实际上,在我国战争史上,有很多成功用过“空城计”的将领。他们的大智大勇至今仍被广为传诵。赵云“空城计”大败曹军汉建安二
盛衰与散,皆凭众也【原文】凡初出军,天色昏漫、云气寒惨者,必败。若清明和畅、风尘不动者,不战。有青气见,军之旺相,上当城,交战;不见,则不战。出军向东伐,而有白云从西来,因随而击之。若有赤云或青云从东
刘邓大军,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又称八路军)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邓小平任政治委员,李达任参谋长。刘邓大军的谍报工作,不但对保证作战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央提供了极有价值
城下猎猎战旗,闪闪戈戟,滚滚盔明,层层甲亮。楚国大军前来攻伐绞国,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但是,城墙巍峨、坚固,城头上守卫森严,一时无法攻入。楚武王一筹莫展,召集文官武将商议攻城谋略。 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