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人们有啥饮食风情 羌族习俗
Posted 羌族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羌族人们有啥饮食风情 羌族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羌族人们有啥饮食风情 羌族习俗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记载的历史至少已有4000多年。羌族也是一个英雄的民族,一说大禹即羌族人。羌族今有19多万人,几乎全部分布在四川省的西北山区。主要聚居地有茂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汶川县、理县、松潘县、阿坝县,甘孜也有少量的分布,其他省则寥寥无几。
羌族人民的主要食物有玉米、小麦、青稞、胡豆、黄豆、碗豆、荞麦等;还有从川西平原运来的大米、面粉等。蔬菜有圆根萝卜、白菜、辣椒、莲花白等,常吃自己泡制的酸菜,每日以三餐为习。
羌民平时很少吃新鲜猪肉,一般在冬至后杀猪,猪肉切成长条挂在灶房房梁上,以烟熏干成“猪膘”,颜色熏黄为好,传统的观念是,这种“猪膘”存放得越久越好。杀猪后的新鲜瘦肉,洗净后灌进小肠作香肠,一般在年节食用。
羌族无论男女老少,均喜饮用青稞、大麦自家酿制的咂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饮用时启坛注入开水,插上细竹管,轮流吸吮,一般喝一半再添水,到味谈为止。
典型食品:羌族特别讲究药膳,较为典型的药膳菜有:羊肉附片汤;羊归汤;猪肉加杜仲1-2两清炖。以上三种都能补肾。黄芪炖鸡或黄芪(当归、党参也可)加上几两炖猪肉也能补血益气。虫草炖鸭,能滋阴补肺益肾。
相关参考
色尔古地区还有一种“女子洒朗”特别好看,姑娘们的屁股甩得最圆,哪里的姑娘也甩不过她们。对“姑娘们的屁股甩得最圆”的夸奖吸引了我们。为了对“哪里的姑娘也甩不过她们”的好奇心所驱使,我们改变了行程。色尔古
【金裹银】先煮大米,后下玉米搀和粗粉,焖熟后,黄裹白,吃时配酸菜或肉菜。【荞面条】和荞面时要掺“野棉花”(一种野菜)。荞面条的长度是衡量主妇炊事水平的标志。搅团原料为杂面,配“酸辣汤”食用。【酸汤面】
粮食类:主要有玉米、小麦、豌豆、胡豆、红苕、洋芋(马铃薯)和各类芸豆、荞麦、莜麦等。将成熟的各类粮食收获、贮藏,可根据各自的食用习惯和爱好制作各类食品。玉米晒干磨成粉,可做干饭(和大米叫"金
羌族自称“日玛”、“日表”或‘如玛”、“尔玛”,属同一名称。“羌”属他称,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历史上,羌族以养羊著称,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羌语属藏缅语
羌族是个重礼仪的民族,他们在各种社会交往中,处处以礼待人,讲究长幼有序,待客热情,尊重师长,重义气,纯朴,真诚,忌讳不雅之习。无论是在家里还是社会上首先要尊老爱幼。家庭里的一切事宜,首先要征得老人长辈
羌民居住的各山寨很可能分属不同的部落。故节令不尽相同。同寨又有大姓小姓之分。同是过年过节,饮食安排也不一样。过年:羌族有自己的年节,也过汉族的春节。羌族的年节,又称“过小年”,时间不定,早的农历十月初
羌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西部,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羌族的饮食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是羌族物质文化生活的反映,羌族以米为主食,特色饮食别具风味,喜食咂酒,且爱吸自制兰花烟。羌族玉食玉米、
北川羌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类喜庆宴席模式,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原材料拥有的具体情况决定其档次和形式。凡修房造屋、婚丧寿庆,席桌上的配菜、盘、碗都有规定,下酒菜、下饭菜大体分开,其形式多为"十三花
羌族自称“日玛”、“日表”或“如玛”、“尔玛”,属同一名称。“羌”属他称,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历史上,羌族以养羊着称,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羌语属藏缅语
羌族多神信仰羌族是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教,崇拜的神有三十种,大致可分为四类:(一)自然界诸神,如天神或太阳神、地神、山神、树神、火神、羊神、牲畜神等。其中天神、山神、羊神最受崇拜。诸神除火神以锅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