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为何要帮贪官打压清官阎敬铭 晚清轶事

Posted 太后 清官 慈禧

篇首语: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慈禧太后为何要帮贪官打压清官阎敬铭 晚清轶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慈禧太后为何要帮贪官打压清官阎敬铭 晚清轶事

2、慈禧如何帮贪官打压清官 官场潜规则

慈禧太后为何要帮贪官打压清官阎敬铭 晚清轶事

阎敬铭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为官廉正耐劳,生活奇俭,以直言敢谏、曲正分明而闻名。曾弹劾大小不称职的官员百余人。

阎敬铭做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周围人如何评论,他都毫不在乎,以致出门在外,人们竟不知他是朝廷大员。而且不论在哪里任职,阎敬铭总是把自家的纺布机安装在衙署大堂后面,让夫人纺绩于大堂之后。对此,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暗中讥笑他。可阎敬铭却以此为荣,他常常指着身上的棉袍向僚属炫耀说:“内中之絮,内人所手弹也。”

阎敬铭做山东巡抚时,曾经请学政来家吃饭,青菜白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中间加一碟烧饼。饭菜上齐,阎敬铭拿起烧饼,掰开就吃,津津有味。那学政面有难色,阎不以为意,频频相劝,最后在阎敬铭的热情鼓励下,勉强吃了半碗米饭。学政回去对人说,他哪里是在请客,简直是在祭鬼。

1883年,阎敬铭出任军机大臣后,听说内务府买皮箱,每只报价60两银子(约今1.8万元)。他对慈禧说:“外面购买同样的箱子只要6两银子,可想而知,内务府要私吞多少?”

慈禧当然知道其中的猫腻了。只是作为统治者的她需要的是奴才们的忠诚而非廉洁。半晌之后,她摇头说:“恐怕没有这么便宜吧!”而阎敬铭却坚持己见。慈禧不耐烦地对这个不体察“上意”的大臣说:“这样的话,我给你半个月的时间,你买个给我看看。”

阎敬铭立即拿出银子直奔市场,却看到皮箱店都关门大吉了,打听之后才知道,片刻之前从宫里来了一个老太监,交待店家半月之内不可开张做买卖,否则必砸其饭碗。

无奈,阎敬铭又悄悄地派亲信去天津采购皮箱。谁知道,亲信也一去不复返。后来才知道,那个亲信被内务府花重金买通了,根本没有去天津,而是躲起来了。贵为军机大臣的阎敬铭对此也只能徒然兴叹。

慈禧为了享乐,要修圆明园,可阎敬铭觉得国家正困难,还是以大局为重的好,他上折力阻,说“治以节用为本”。这让慈禧太后很不高兴。而且阎敬铭在军机处因为受了小人气,把当时的军机大臣还给辞了,专管财政,谁也别想乱花一分钱。可慈禧是谁啊?你敢在我面前扣?找了个小茬,就将阎敬铭罢官了。后来,怕对天下臣民交代不过,又给他官复原职,可阎敬铭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恩宠和信任,还有什么好干的呢?除非事事顺从。可这实在窝心,没有办法,为了眼不见心为净,他递交辞呈,回老家养老去了。

慈禧如何帮贪官打压清官 官场潜规则

1883年,阎敬铭出任军机大臣后,听说内务府买皮箱,每只报价60两银子(约今1.8万元)。他对慈禧说:“外面购买同样的箱子只要6两银子,可想而知,内务府要私吞多少?”

阎敬铭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为官廉正耐劳,生活奇俭,以直言敢谏、曲正分明而闻名。曾弹劾大小不称职的官员百余人。

阎敬铭做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周围人如何评论,他都毫不在乎,以致出门在外,人们竟不知他是朝廷大员。而且不论在哪里任职,阎敬铭总是把自家的纺布机安装在衙署大堂后面,让夫人纺绩于大堂之后。对此,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暗中讥笑他。可阎敬铭却以此为荣,他常常指着身上的棉袍向僚属炫耀说:“内中之絮,内人所手弹也。”

阎敬铭做山东巡抚时,曾经请学政来家吃饭,青菜白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中间加一碟烧饼。饭菜上齐,阎敬铭拿起烧饼,掰开就吃,津津有味。那学政面有难色,阎不以为意,频频相劝,最后在阎敬铭的热情鼓励下,勉强吃了半碗米饭。学政回去对人说,他哪里是在请客,简直是在祭鬼。

1883年,阎敬铭出任军机大臣后,听说内务府买皮箱,每只报价60两银子(约今1.8万元)。他对慈禧说:“外面购买同样的箱子只要6两银子,可想而知,内务府要私吞多少?”

慈禧当然知道其中的猫腻了。只是作为统治者的她需要的是奴才们的忠诚而非廉洁。半晌之后,她摇头说:“恐怕没有这么便宜吧!”而阎敬铭却坚持己见。慈禧不耐烦地对这个不体察“上意”的大臣说:“这样的话,我给你半个月的时间,你买个给我看看。”

阎敬铭立即拿出银子直奔市场,却看到皮箱店都关门大吉了,打听之后才知道,片刻之前从宫里来了一个老太监,交待店家半月之内不可开张做买卖,否则必砸其饭碗。

无奈,阎敬铭又悄悄地派亲信去天津采购皮箱。谁知道,亲信也一去不复返。后来才知道,那个亲信被内务府花重金买通了,根本没有去天津,而是躲起来了。贵为军机大臣的阎敬铭对此也只能徒然兴叹。

慈禧为了享乐,要修圆明园,可阎敬铭觉得国家正困难,还是以大局为重的好,他上折力阻,说“治以节用为本”。这让慈禧太后很不高兴。而且阎敬铭在军机处因为受了小人气,把当时的军机大臣还给辞了,专管财政,谁也别想乱花一分钱。可慈禧是谁啊?你敢在我面前扣?找了个小茬,就将阎敬铭罢官了。后来,怕对天下臣民交代不过,又给他官复原职,可阎敬铭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恩宠和信任,还有什么好干的呢?除非事事顺从。可这实在窝心,没有办法,为了眼不见心为净,他递交辞呈,回老家养老去了。

相关参考

慈禧太后为何帮贪官打压清官阎敬铭

阎敬铭是我国古代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有“救时宰相”之称。为官廉正耐劳,生活奇俭,以直言敢谏、曲正分明而闻名。曾弹劾大小不称职的官员百余人。阎敬铭做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周围人如何评论,他都毫不在

理财家阎敬铭与丁丑奇荒赈灾真相,是阎罗王还是救时宰相

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陕西朝邑赵渡镇(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晚清重臣。阎敬铭理财有道,为官清廉耿介,热心地方公益,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之一

理财家阎敬铭与丁丑奇荒赈灾真相,是阎罗王还是救时宰相

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陕西朝邑赵渡镇(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晚清重臣。阎敬铭理财有道,为官清廉耿介,热心地方公益,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之一

揭晚清时期慈禧太后为何会如此痴迷于看戏

慈禧太后秘史:慈禧,晚清近五十年里中国的实际统治者,一生干政弄权,维持着满清的腐朽统治,头上顶着国母老佛爷的神圣光环,骨子里其实也无非是一个普通人,有着和她的绝大多数臣民相同的娱乐爱好——看戏。说句实

面对清朝末期的财政危机,慈禧太后是如何靠自己的才智来打压洋行

在古代,皇帝的地位真的是至高无上,拥有着指点江山的权力,和无法估计的荣华富贵。但是女性皇帝却很少,大多数都是男性为皇帝,慈禧就是少有的一位女性“皇帝”。慈禧在清朝可以说是一手遮天了,皇帝对于她来说只是

大清雍正帝为何宁用贪官也不用无能清官

腐败问题是古往今来都令最高同志者们为之头痛的事,“铁血”反腐皇帝朱元璋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反而越反腐越腐败。到康熙皇帝时吸取之前的种种教训,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榜样的做法,但雍正一继位,清官问题

女官德龄公主揭晚清王朝内幕

导读:德龄公主是满洲贵族裕庚之女,早年曾随父旅居欧洲多年,1903年回国后,入清官,为慈禧太后御前女官。因谙外语,常为慈禧介绍国外情况并陪同接见外使夫人,深得宠信。下面是她接受一家西方报纸采访的谈话内

慈禧为何酷爱扮观音

  晚清最著名对晚清政治影响最大的女人是谁?毫无疑问肯定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晚清的实际掌控者,虽然她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登基称帝,但是在她的控制下,皇帝成了她的傀儡,朝中文武大臣听她号令,与做女王也没有

晚清通才刘鹗 不计名利修黄河却被民间呼“汉奸”

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老残游记》,描写了一位江湖医生老残的游历,深度揭示社会矛盾,特别是敢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该书作者刘鹗,出生于江苏镇江市的一个官僚家庭,其

慈禧太后为何要把自己的画像送到美国去参展

作者:赵心放慈禧太后是晚清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人物,聊聊她从开始讨厌洋人到后来献媚洋人的事儿,既能对她作深入了解,也能丰富历史知识。(一)慈禧太后的早年经历慈禧太后本名叶赫那拉氏,1835年出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