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1.清官即清资官,或称清职。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崇尚虚玄,不愿务实,遂将“职闲廪重”(《晋书·阎缵传》)和接近皇帝的清要之职视为清官。一度并成为制度,《南齐书·东昏侯纪》记:“诏三品清资官以上应食禄者,有二亲或祖父母年登七十,并给现钱。”2.清朝的官吏。3.公正廉洁的官吏,又称循吏、良吏、廉吏。4.在坏体制下,做好事的官。5.能为民请命的人。
相关tags: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1.清官即清资官,或称清职。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崇尚虚玄,不愿务实,遂将“职闲廪重”(《晋书·阎缵传》)和接近皇帝的清要之职视为清官。一度并成为制度,《南齐书·东昏侯纪》记:“诏三品清资官以上应食禄者,有二亲或祖父母年登七十,并给现钱。”2.清朝的官吏。3.公正廉洁的官吏,又称循吏、良吏、廉吏。4.在坏体制下,做好事的官。5.能为民请命的人。
相比于严嵩这样被评为明朝奸臣的代表,历史上相距不远的海瑞则被称为是明代清官的领军人物,享有“明代第一清官”的美誉。经过众多的戏剧曲目的宣传,如《海公大红袍全传》、《海刚峰先
古代清官典范除了包拯之外,你还能想到谁?反正我想到一个,那就是明朝清官——海瑞。 海瑞当官的故事大家听的不少,他清官之名也是世所周知。但是吧,这清官当的也是有技巧的。 今天给大家讲述一个不一样
清官信仰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千百年来老百姓对清官乐此不疲的期盼和传颂,使得这种信仰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包拯、海瑞等著名清官的名字即使三尺之童也耳熟能详。作为反映社会普通民众心理的一面镜子,宋...
导读:《东华录》谓:「康熙年间有清官,年间无清官。」此说并非无据,而是大致反映了两位君主不同的吏治思想及由此而来的官场风习。康熙大力表彰清官,有清一代负有名望的清官廉吏多出于此时;改兴廉为养廉,片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
雍正乾隆为何用"贪官"而不用清官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康熙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
腐败问题是古往今来都令最高同志者们为之头痛的事,“铁血”反腐皇帝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反而越反腐越腐败。到皇帝时吸取之前的种种教训,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榜样的做法,但一继位,清官问题又完全转了
清官信仰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一大特色,千百年来老百姓对清官乐此不疲的期盼和传颂,使得这种信仰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包拯、海瑞等著名清官的名字即使三尺之童也耳熟能详。作为反映社会普通民众心理的一面镜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