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吴起爱兵如子
Posted 将军
篇首语: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吴起爱兵如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谋略 《孙子兵法》与军事——吴起爱兵如子

第70节
《孙子兵法》与军事——吴起爱兵如子
“爱兵如子”为古今带兵者所尊崇,但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卒追随其作战不避生死。可见,“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可谓至理名言。
战国时名将吴起,常与士卒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与士卒共劳苦。
卒中有人生疽症,吴起为他吮脓血,这个士卒的母亲听说后,大哭。
有人问她:“你的儿子是个小兵,然而将帅却亲自为他吮疽,你为何哭呢?”
母亲说:“从前吴将军曾为他的父亲吮疽,他父亲感念将军恩德,作战时死战不退牺牲在沙场。现在将军又为这孩子吮疽,我不知将来他死在何处啊!”
由于吴起体恤士卒,爱兵如子,所以他的部下都很爱戴他,很乐意跟随他一起出征。
相关参考
吴起言行如一——赏罚分明,言出必行战国时期,卫国出了一位军事家吴起。他本是孔子的弟子曾参的学生,后来喜欢钻研兵法,逐渐与大军事家孙武齐名。他去过很多诸侯国,要么得不到重用,要么立功后被小人诽谤。困顿之
第13节《孙子兵法》与军事——烛之武退秦师兵法中讲“上兵伐谋”,是指利用谋略而避免力拼从而取得胜利。所谓“善之善者”,是指那些运用高超的谋略、杰出的智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公元前630年,晋国晋
第25节《孙子兵法》与军事——田单“火牛”败燕军“出奇制胜”就是动用特殊的手段,以变幻莫测、出人意料的谋略战胜敌人。能不能活用“奇正”之术、出奇制胜,是检验战场上各级指挥官是否高明的试金石。战国时期,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
孙子与《孙子兵法》孙子其人其事孙子(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根据史书记载,孙子的先祖陈完原本是周朝时中原地区的一个诸
第82节《孙子兵法》与军事——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可谓是火攻的典型战例。曹操率大军80万,而孙刘联军的实力无法与之抗衡,于是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借火之力,改变了战争的结局。孙子所说的“发火有时,起
第43节《孙子兵法》与军事——刘锜雨夜杀敌“兵不厌诈”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常出现的谋略。“诈”,即欺骗,这只是一种谋胜的手段。欺骗敌人,给敌人制造一种假象,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以求达到“攻其不备”
第73节《孙子兵法》与军事——马谡失街亭所谓“衢地”,乃敌我与第三国的交界之处,临敌军,附临国,占据了它,就掌握了主动权,故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上有一著名战例——“街亭之战”。街亭是汉中的咽喉,街
第49节《孙子兵法》与军事——官渡之战在战争中,利与害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孙子认为,将帅用兵,必须兼顾利与害两个方面。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曹操以十分弱小的兵力与袁绍大军相峙于官渡。曹操十分清晰地
第31节《孙子兵法》与军事——王翦灭楚在一场战争中,谁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谁就会取胜,因此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历来是兵家所不懈追求和渴望得到的。如何才能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呢?用孙子的话说就是“凡先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