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杨锐是个什么样的人?杨锐的诗歌

Posted

篇首语:获取生活中最丰硕果实和最大享受的秘密在于,冒险犯难地生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杨锐是个什么样的人?杨锐的诗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杨锐是个什么样的人?杨锐的诗歌

  清朝大臣杨锐,生于公元1857年,去世于公元1898年,字叔峤,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锐出生在四川绵竹一个书香门第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时杨锐受清朝名臣张之洞赞叹,长成之后进入张之洞幕府,因为高洁的品格和卓越的才华而被张之洞看中,成为张之洞委以重任的幕僚。杨锐在张之洞府下之时,多次为张之洞出谋划策,但凡是呈入京都的重要奏折都是由杨锐代笔。

  公元1889年,杨锐成功考取内阁中书,后晋升内阁侍读。杨锐进入仕途之后,积极展开各爱国运动。后来经历甲午战争之痛,与梁启超等人一同谋划维新变法事宜,成为维新派重要人士。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北京菜市口遇害。

  杨锐是一个非常聪慧之人,自幼受父兄教导,少时就已经崭露峥嵘。他与其兄杨聪得张之洞称赞,赞为蜀中当代的苏轼和苏辙。

  杨锐是一个爱国有才的知识青年,这一点无需置疑。杨锐在张之洞府下当幕僚的时候,就竭尽所能的维护国家利益。当时法国侵犯越南,进逼清朝边境。杨锐极力主张援越抗法,并且还一力促成了张之洞重新启用已经退职的爱国老将冯子材抗击法军。最终在冯子材的带领下,成功击败法军。捷报传来,杨锐满怀激情,代张之洞草拟了《广军援桂奏稿》,此稿成为近代史上一篇重要文献。

  在进入官场之后,杨锐更加积极的开始了自己的爱国运动。甲午战争之时,清军势弱,议和的消息传来,令杨锐忧愤异常。而与此同时,慈禧太后竟然因为一己之私,为了大办自己的六十大寿,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当时劝谏之人都被慈禧杀害,因此没有人再敢开口。只有杨锐一个人,积极运作,鼓励御史,并且代写奏章,直言上谏。后来因为触怒慈禧太后,差点被打发充军,好在恭亲王奕?求情得免。就是这样,他都还没有放弃。后来更是直接站到了慈禧的对立面,进行维新变法运动。

  杨锐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他既进步又局限。虽然他一力主张维新变法,进而变法图强,但是他的维新变法是有局限性的变法,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动摇封建通知的基础。他仍然保留了皇权的至高性,只寄希望于皇权之下的改革,获取帝国的新生。最为重要的是,为了能使得变法得到光绪皇帝的同意,他亲自改正删减了许多变法措施。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虽然杨锐看到了变法的势在必行,看到了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向日本那样迎来新生。但是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并且已经成为官僚系统中一员的杨锐,从根本上来说就已经具备局限性了。加之当时的社会环境,也不得不使其只能划定一个方框,在划定的方框中进行变法。

  尽管杨锐的变法是具有局限性的,但是在当时杨锐能够站出来,不顾自生命危险,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国民的意识。其壮烈的牺牲精神,还是值得众人赞扬的。

  腊月十五夜月

  锦官城里暂停鞍,红粉楼头独倚阑。

  一十二回明月夜,可怜都向客中看。

  过太原作歌

  太原公子虬髯客,笑指并州作王迹。龙起虚传晋水清,至今犹见汾云白。

  此地从来王者都,百年腥秽经胡雏。三河节概向谁是,段千田子今时无。

  摧轮倏登太行道,黄沙屯云没青草。往者灾荒连四年,饱闻白骨高於田。

  古堠离离识官路,颓垣漠漠寻炊烟。朅来风尘厌辛苦,鸣铗宵深代人语。

  只为肝肠报信陵,肯令口舌夸齐虏。莫辞且坐燕蓟游,有梦早到金台土。

  固关东连人去稀,山川霸气两依微。晋阳莫问前朝事,惟有秋风数雁飞。

相关参考

戊戌六君子杨锐简介 杨锐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杨锐  别名:杨叔峤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四川绵竹  出生时间:公元1857  去世时间:公元1898  兄弟:杨聪  恩师:张之洞  毕业院

历史人物 戊戌六君子杨锐简介 杨锐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杨锐  别名:杨叔峤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四川绵竹  出生时间:公元1857  去世时间:公元1898  兄弟:杨聪  恩师:张之洞  毕业院

历史人物 晚清维新变法时期干将杨锐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杨锐别名:杨叔峤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绵竹出生日期:1857年逝世日期:1898年职业:四品卿毕业院校:尊经书院主要成就:参与发起强学会,创立蜀学会,参与戊戌变法;协编《大清

历史人物 杨锐的杨锐的生平介绍_杨锐张之洞_杨锐“戊戌六君子”之一

中文名:杨锐别名:杨叔峤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绵竹毕业院校:尊经书院主要成就:参与发起强学会,创立蜀学会,参与戊戌变法协编《大清会典》,书成后晋升内阁侍读杨锐–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锐(185

历史人物 杨锐简介,杨锐简介

  杨锐简介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举人出身。1889年(光绪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后晋为侍读。曾入张之洞幕府,在北京任职期间经常写信向张之洞密报朝中动态。中日甲午战

历史人物 晚清时期维新变法干将杨锐简介,杨锐评价如何

人物简介初露头角杨锐出身于四川绵竹书香门第,幼承父兄教养,少年时代即开始显露头角。参加院试时,张之洞将杨锐与其兄杨聪二人比为蜀中当代的苏轼和苏辙。毕业于尊经书院,年最少,尝冠其曹。优贡朝考考取知县。及

历史人物 杨锐生平简介,维新变法的志士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清末著名的维新变法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杨锐顺应时代潮流,日益慷慨谈论变法,逐渐强化救亡图存意识,积极投身到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

国民党史 杨锐

杨锐甘肃武山人。1917年生。大厦大学法学院政治系、国民党西北训练团第三期、“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一期、国防研究院第五期毕业。曾任台湾澎湖防卫司令部政治部少将主任、政工干校教育长、中国文化学院教授、政工

历史人物 你不知道的戊戌六君子--杨锐,最后是怎么死的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公元1898年。这年9月28日,清廷下了一道谕旨,内容是将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六人处斩。处斩的理由是他们都是“康党”,且“情节较重”。史称“戊戌六君子”,清

历史上的吕布是个怎样的样的人,求历史真实

吕布(?~198),字奉先,汉族,东汉五原郡九原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将与割据军阀。曾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术效力,曾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