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你不知道的戊戌六君子--杨锐,最后是怎么死的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你不知道的戊戌六君子--杨锐,最后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你不知道的戊戌六君子--杨锐,最后是怎么死的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公元1898年。这年9月28日,清廷下了一道谕旨,内容是将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六人处斩。处斩的理由是他们都是“康党”,且“情节较重”。史称“戊戌六君子”,清廷处死他们,标志着戊戌变法彻底失败。>“六君子”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是杨锐。不单是因为他是“张之洞的人”,还因为杨锐的人生如果按照他自己的规划,他根本不会卷进这场政治风暴当中。他成为青史留名的“戊戌六君子”,完全是因为张之洞对他的器重和提拔。是张之洞发现了杨锐的才能,也是张之洞将杨锐推上了断头台。>杨锐,字叔峤,1857年生于四川绵竹。杨锐的命运自从遇见张之洞的那一刻起便改变了。张之洞,这位晚清臣、写出《劝学篇》的思想家,在任四川学政期间发现杨锐天性禀异,非常赏识,召他为授业弟子。后张之洞任两广总督,便顺理成章地聘杨锐为幕僚。杨锐的命运在此发生了第一次转折。然而杨锐是个孝子,这时他老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他不想离开老母跟随张总督到遥远的广州任职,他以老母年事已高为由婉言拒绝。但是张之洞铁了心召他入府。为了打消杨锐的后顾之忧,张之洞亲自致电四川布政使,调动杨锐的哥哥杨聪到距离家乡较近的地方任职,以便奉养老母。由此可见张之洞对这位门生的器重。>杨锐从此进入张之洞幕府。>>在张总督的幕府里,杨锐主要负责处理文书,帮助张之洞起草奏折。杨锐在府期间,凡张之洞送呈朝廷的奏疏和重要文献,大多出自杨锐之手。>1895年3月,由于工作需要,张之洞派杨锐进京,负责搜集重要政治情报。杨锐成了张之洞的“坐京”。所谓“坐京”,即地方官派驻北京帮助搜集情报的下属。相当于各省的“驻京办人员”。在资讯不发达的时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当时正值马关议和期间,京城的各种情报对于地方大员极为重要。从此,杨锐作为张之洞的“坐京”长期驻扎北京城,张之洞每月给他一百两银子,待遇十分优厚。>时间到了1898年。张之洞的命运发生了第二次转折,且决定他的生死。>这一年,康有为梁启超主导的变法正轰轰烈烈的铺开。张之洞更加需要京城的情报,特别是在人事任免和各方势力博弈方面的信息尤其重要。所以张之洞对杨锐更加倚重。但是,也是这个时期,杨锐的家庭却发生了变故,杨锐的哥哥杨聪于这年7月因病去世。一向孝顺的杨锐急切地要回四川老家奔丧。>但是,时局正处于关键时期,张之洞不放杨锐走。去还是留,想必杨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令他想不到的是,去留之间,结果竟然如此不同。>经过张的几次劝解,杨锐方才勉强答应继续留在北京。>命运无常,人们根本无法预料自己的明天会怎样。杨锐的人生就像是只有一个波峰的过山车。前40年一路往上。因为自身才能突出,又有张之洞的赏识和提携,杨锐的这段路走得并不艰难。可是,1898年8月一过,杨锐的命运就像是过山车冲到了波峰的最顶端,由此急转直下,最后冲进了死亡的深渊。>就在张之洞劝杨锐继续留在京城的同时,湖南巡抚陈宝箴向朝廷举荐人才。陈宝箴和张之洞是好友,陈的举荐名单中有好几位是张之洞的亲信,其中就有杨锐。名单报到光绪皇帝面前。9月1日,光绪帝召见杨锐。几天之后,杨锐和刘光第、林旭、谭嗣同三人一起被任命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时人称作“军机四卿”。面对圣旨,杨锐喜忧参半,喜的是升了官,进入政治核心圈,忧的是他没法回老家奔丧。>宣读任命圣旨的声音还在耳畔,杀头的屠刀已经悬在杨锐的头顶。>>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皇帝失势。慈禧太后大肆清除异己。“军机四卿”的任命完全是光绪帝的个人主张,没有征求过慈禧太后的意见。这触犯了慈禧的大忌,首当其冲被清洗。23日早晨,杨锐在绳匠胡同寓所的被窝里被捕。>张之洞是24日得知杨锐被捕的消息。接到报告,他非常震惊,犹如五雷轰顶。在张之洞看来,杨锐跟随他多年,他对他了如指掌,根本不可能是“康党”,也没有什么越轨言行,他相信杨锐被捕一定是一场误会。他立即给荣禄、裕禄、王文韶等大员发电报,请求他们营救杨锐。经过各方努力,主审官庆亲王奕劻已有意为杨锐开脱。>张之洞以为一切都会像他想的那样,经过各方大员的营救杨锐会被安全放出,官复原职。但是,这一次他想错了。>不知道狱中的杨锐此时是怎么想的。或许他也会想到老师张之洞吧!他也会相信张之洞有能力把他安全营救出去。>但是,他们都没料到,慈禧竟然会如此坚决,如此不顾一切。>9月28日,慈禧害怕外国人干涉政变,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便仓促颁布圣谕,“其(康党)情节较重之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六犯,均著即行处斩”。>得到消息的张之洞,悲痛万分。不单因为他失去了一个人才,还因为杨锐乃因他而死。往远了说,如果不是他召杨锐入幕府,杨锐也许不会是后来的结局。往近了说,如果不是张之洞的挽留劝解,杨锐早已回四川老家,完全可以避开“军机章京”的任命,也避开了杀身之祸。>杨锐的一生只有短短41年。也许老天是公平的,他和谭嗣同等人的死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悲壮的一幕,“戊戌六君子”将会被后人永远铭记。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戊戌六君子杨锐简介 杨锐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  姓名:杨锐  别名:杨叔峤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四川绵竹  出生时间:公元1857  去世时间:公元1898  兄弟:杨聪  恩师:张之洞  毕业院

历史人物 杨锐的杨锐的生平介绍_杨锐张之洞_杨锐“戊戌六君子”之一

中文名:杨锐别名:杨叔峤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绵竹毕业院校:尊经书院主要成就:参与发起强学会,创立蜀学会,参与戊戌变法协编《大清会典》,书成后晋升内阁侍读杨锐–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锐(185

清朝杨锐是个什么样的人?杨锐的诗歌

  清朝大臣杨锐,生于公元1857年,去世于公元1898年,字叔峤,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锐出生在四川绵竹一个书香门第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时杨锐受清朝名臣张之洞赞叹,长成之后进入张之洞幕府,

历史人物 杨锐生平简介,维新变法的志士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清末著名的维新变法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杨锐顺应时代潮流,日益慷慨谈论变法,逐渐强化救亡图存意识,积极投身到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的维新

历史人物 清朝杨锐是个什么样的人

  清朝大臣杨锐,生于公元1857年,去世于公元1898年,字叔峤,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杨锐出生在四川绵竹一个书香门第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时杨锐受清朝名臣张之洞赞叹,长成之后进入张之洞幕府,

戊戌六君子中死的最冤枉的人是谁

1898年9月28日,慈禧这太后下令杀掉戊戌六君子,上谕:““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当天下午戊戌六君子就在北平菜市口被斩首

戊戌六君子中死的最冤枉的人是谁

1898年9月28日,慈禧这太后下令杀掉戊戌六君子,上谕:““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领衙门派兵弹压。”当天下午戊戌六君子就在北平菜市口被斩首

中国历史 你知道戊戌变法中的六君子吗?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十三日(1898年9月28日),六名维新志士在北京菜市口被处决,他们分别是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的故事,要从19世纪后半叶讲起。

历史人物 戊戌六君子是谁

戊戌六君子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本站小编告诉你。>1898年9月28日,慈禧这太后下令杀掉戊戌六君子,上谕:““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大逆不道,着即处斩,派刚毅监视,步军统

历史人物 戊戌六君子分别是谁

戊戌六君子分别是谁?戊戌六君子怎么死的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