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董宣严惩违法之徒——不畏权势,坚持原则
Posted 公主
篇首语: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地欣赏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董宣严惩违法之徒——不畏权势,坚持原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董宣严惩违法之徒——不畏权势,坚持原则
董宣严惩违法之徒——不畏权势,坚持原则
东汉初年,有一位不畏权势、执法严明的官员,名叫董宣,因为在任表现良好,被任命为北海相(北海为东汉诸侯国,在今山东昌乐一带,北海相就是辅佐北海国君的相国)。
董宣上任后,请当地的豪强大族公孙丹来做掌管春秋祭祀的官。公孙丹要修建一座豪华的宅第,请来算卦的人卜算吉凶。算卦的人占卜之后,说:“住宅盖好后,会有人死去。”听了这话,公孙丹命儿子杀掉一个过路的行人,将尸体放在住宅里,来应验这个凶兆。
董宣知道这件事后,立刻派人捉拿公孙丹父子,斩首示众,这下可惹恼了公孙丹的族人。他们聚集了三十多人,手持兵器堵在董宣府第门前,大声号哭喊冤,引来很多看热闹的人,一时间纷乱异常。
不过,董宣可不怕他们。他查明公孙丹曾依附王莽,还可能私下勾结海盗,以此为由,将闹事的人全部抓起来关进监狱,然后又全部杀掉。青州地方官认为他杀人太多,上了一道奏章告他的状,并将他关入牢房,又判了死刑。
临刑前,光武帝派来赦免董宣的使者正好赶到,免去董宣的死罪,又将他送回牢房。接着,光武帝查明董宣无罪,不仅释放他,还给他升官,一直升到洛阳令,让他掌管首都洛阳的大小事务。
当时,洛阳令是最难当的官。皇亲国戚、大小贵族都住在洛阳,其中不乏纨绔子弟。他们斗鹰走狗,纵容自己的子弟和下人违法乱纪,无恶不作,却没人敢管。百姓受了欺压后无处喊冤,只能忍气吞声。董宣接过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上任后没多久,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家仆光天化日之下杀了人,凶手藏在公主家不出门。按照法律,杀人者应该偿命。地方官却不能去公主家搜捕罪犯。董宣便派人监视公主的住宅,等那个犯罪的家仆出门。
这天,湖阳公主驾车出游,犯罪的家仆也跟随出门。董宣得到消息后,立刻带人赶到夏门亭,拦住了公主的车队。
公主见车队被拦,很不高兴地问:“你是谁?怎敢拦住我的车?”
董宣礼貌地自报家门,并要求公主交出杀人犯。
公主立刻横眉立目地斥责道:“我家里哪有什么杀人犯!你这样拦住我的车驾,该当何罪!”
董宣怒气冲天,拔出腰间的宝刀在地上一划,数说公主隐匿杀人犯的罪过,并责问道:“公主身为皇亲国戚,应该带头遵守王法。现在您藐视国家法律,故意庇护杀人犯,是何居心!”
公主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惊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董宣又理直气壮地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您的家仆杀了人,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一声令下,手下人把犯罪的家仆从公主的车队里拖出来,当场斩首示众。
湖阳公主感到自己受了奇耻大辱。堂堂的一位公主,竟然被一个小小的洛阳令当众数落,下不来台,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她立即进宫面见皇上,让皇上给她出这口恶气。
进宫后,湖阳公主见到光武帝,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把董宣描述成十恶不赦的人。光武帝大怒,召董宣觐见,要将他乱棍打死。
董宣连连叩首,说:“我不怕死,只是有话要说。”
光武帝怒道:“你还想说什么?”
董宣说:“汉室今天能够有这中兴的局面,全倚仗您的圣明贤德。现在您为了一个犯罪的家仆而要杀掉好人,还怎么治理天下呢?我不需要您的棍棒,让我自杀吧。”说完,他一头撞向大殿里的柱子,血流满面。
光武帝急忙令两个小黄门(即宦官)拦住他,让他不能再撞第二次。看到董宣如此刚烈的行为,光武帝内心有所触动,何况他认为董宣并没有做错。但姐姐湖阳公主坐在旁边,他也必须给她一个交代。于是,他命令董宣给公主磕头认错,这事就算过去了。
没想到,董宣不肯磕头。两个小黄门强按着他的头,他两手撑地,坚决不磕。小黄门灵机一动,喊道:“皇上,董宣的脖子太硬,按不下去!”
光武帝笑着对湖阳公主说:“你看,这可怎么是好?”
湖阳公主明知光武帝在偏袒董宣,却也无可奈何。她冷笑一声,说:“您当年还是百姓时,敢把杀人犯藏在家里,官吏们也不敢上门来搜查。现在您当了天子,说话都不管用了吗?”
光武帝笑着说:“正因为我是天子,所以不能跟百姓时的做法一样了啊!”他称赞董宣为“强项令”,并赏赐他三十万钱,权作嘉奖。
董宣将光武帝的赏赐都分给了手下的官吏。从此,他在洛阳打击犯法的豪强贵族,更无后患。那些违法的皇亲国戚,没有人不怕他,大家都称他为“卧虎”,意思是躺着的老虎,别看表面上其貌不扬,威风却在骨子里。
谋略智慧
法律是天下最高的准则。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在皇权大于天的封建社会里,董宣能够不畏权势、严格执法,甚至不惜触怒公主和皇帝,实属难得。这非但没有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反而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和支持。对于能以生命捍卫法律尊严、坚持原则的人,人们都用“强项令”来赞美他们。
相关参考
东汉政权建立初期,政局不太稳定。光武帝刘秀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准备任用贤人来治理都城洛阳。>> 后来,光武帝听说董宣疾恶如仇、刚直不阿,执法严明公正,便起用六十九岁的董宣来治理洛阳,封他做洛阳令。
狄仁杰设计脱险境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势,而且机辩多才,在朝中很有威望。自古人与人之间政治斗争的目的,都是为了谋求更大的权力。官位越高,越能光耀门庭。琼楼玉宇、杜康
田穰苴斩庄贾——不畏权贵,杀鸡儆猴春秋末期,诸侯互相攻伐,百姓纷纷逃避战乱。逃难到齐国的田穰苴,具有极高的谋略与军事才能,可与着名的军事家姜尚齐名。这一年,晋国入侵齐国,燕国也趁机侵犯齐国的北部地区。
善用鸡鸣狗盗之徒——英雄不问出处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当时号称“其门下宾客三干”。孟尝君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秦昭
中文名:董宣 别名:董少平 国籍:汉朝 民族:汉 出生地:陈留圉 职业: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阳令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惩治豪族 外号:强项令、卧虎董宣——不畏强暴惩
> 董宣,生卒年不详,字少平,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初年名臣,先后任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阳令等职。在职时不畏强暴,惩治豪族。他任洛阳令期间,汉光武帝刘秀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苍头仗势杀人,被公主
东汉名臣阳球:不畏权势,除奸惩恶不手软!下面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顺帝时期,宦官王甫、曹节等人结党营私,把持朝政,玩弄权势,朝廷内外的政事没有他们不插手的。更加可恶的是,朝中一些大
岑:字公孝,东汉末棘阳人。才高而有大志,五经六艺,无不洞贯,被南阳太守成聘为功曹,不畏权势,不避豪强,当时人们说“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但坐啸(闲坐无事)。”意思是成把公务都交给了岑办了,岑似乎成了南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60年代初形成的不结盟运动,坚持独立自主、非集团的原则;坚持和平、中立、不结盟的宗旨;坚持反帝、反殖的方向;增强了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在当代历史上,不结盟运动是争取世界和平和稳
赵绰依法办事——不计恩怨,不徇私情隋文帝统一全国之初,采取了很多巩固统治的措施,如改革官职、设立科举制度、严惩贪官污吏等。经过他的改革,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国家的气象欣欣向荣。当时,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偷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