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Posted 刘邦

篇首语:追光的人,终会万丈光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秦朝末年, 淮阴①地区有个叫韩信的人, 名不见经传, 家境贫寒又没有谋生的本领, 常常跟着别人混饭吃, 人们都很厌恶他。有一次, 韩信好几天没有饭吃, 饿得头晕眼花, 便到河边钓鱼。无奈, 钓了半天, 一条鱼也没钓上来,不禁有些气恼, 他对水边漂洗布帛的老妇人说: “你看, 把我的鱼都吓跑了。”妇人听后却不恼怒, 笑着对韩信说: “小伙子, 我看你是饿了吧?”说着, 就起身拿出随身带的干粮给韩信吃。韩信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干粮, 对老妇人说:“日后我如果能飞黄腾达, 必定以千金相报。”老妇人听了, 淡淡地说: “区区一顿饭何足挂齿! 我是同情你才给你饭吃, 我哪里希望你报答我啊。”

淮阴县有个屠夫很瞧不起韩信。一次, 韩信路经屠夫的作坊, 屠夫立即拦住他说: “老子最瞧不起你这种没有胆量还敢佩刀带剑的人! 有种你就刺我一剑, 要不然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盯着屠夫看了一会儿, 便当着众多围观人的面俯下身子从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很快, 整个淮阴县都以为韩信是个胆小如鼠的人。

后来, 韩信听说项羽英雄盖世, 便慕名前去投奔。他曾不止一次为项羽出谋划策, 但项羽从来不肯听从他的意见。韩信觉得项羽虽勇猛无敌, 但刚愎自用, 不足以成大事, 便有了离开之心。

刘邦率军进入四川, 韩信离开项羽去投奔刘邦。虽然韩信在滕公夏侯婴的举荐下见到了刘邦, 但刘邦并没有觉得韩信有多少能耐, 有心不用他, 但碍于夏侯婴的情面, 便让他做了治粟都尉这样一个小官。萧何与韩信交谈了几次,发现他韬略非凡, 绝非常人, 所以十分欣赏他。

刘邦率军抵达南郑②时, 很多人因思念家乡而纷纷逃跑。韩信知道萧何多次向刘邦举荐自己, 可刘邦还是不肯重用, 便也走了。萧何听说韩信也逃走了,他来不及报告刘邦, 立即骑着马就着月光去追赶韩信。马上就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勃然大怒, 马上派人去追, 但没有追上。刘邦怅然若失, 像是失去了左膀右臂一样。

过了几天, 萧何回来见刘邦。刘邦既高兴又欢喜, 责备他: “你为什么要逃跑? 难道是因为我对你不好吗?”萧何忙说: “我怎么会逃跑? 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问: “是什么人值得你这么去追?”萧何说: “韩信。”一听是这么一个人, 刘邦立时大骂: “能带兵打仗的将领你不追, 为何要追韩信?”萧何不紧不慢地说: “那些将领很容易得到, 但韩信却是当世罕见的奇才, 一旦被别人任用, 日后必将成为主公强劲的对手。如果主公只想在汉中称王, 那也就用不着韩信了。而如果主公想得天下, 除韩信之外, 再也没有人能辅佐您成就霸业了。现在就看主公如何选择。”

刘邦说: “我也想向东进军的, 怎能一直待在这里呢?”萧何继续说: “如果主公计划东进, 就要重用韩信, 这样他才会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他, 他迟早还是会逃跑的。”刘邦沉吟一番说: “那就封他为将军吧, 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少才能。”萧何摇摇头说: “以韩信之能, 如果只是当将军, 他肯定不会留下来。”听萧何这么说, 刘邦有些意外: “好, 那就让他做大将军。”刘邦的这个答复让萧何很高兴: “真是太好了!”

刘邦当下就要命人传来韩信, 拜他为将。但萧何忙阻止说: “主公且慢, 您要拜韩信为将, 怎么能像呼唤一个小孩一样传唤他呢? 您如果诚心拜韩信为将,就要挑选良辰吉日, 摆设祭坛, 亲自把将军之印交给韩信。这样韩信才会为您誓死效劳。”刘邦采纳了这个意见, 按照萧何的话去做了。

韩信当上大将军之后, 果然一鸣惊人, 屡建奇功, 成为汉朝的一员开国重臣。

萧何是一个极其爱才的人, 同时, 他也能慧眼识才。也正是如此, 才有了萧何月夜追韩信的千古美谈。假如萧何没有追到韩信, 那么刘邦能否夺取天下就是一个未知数, 秦末的历史也很可能会重写。而韩信一生成败似乎总与萧何脱不了干系, 他在萧何的帮助下取得人生事业的成功, 而后来的被杀又与萧何有关, 正所谓: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①淮阴: 今江苏省淮安市。

②南郑: 今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


相关参考

政治谋略 萧何月下追韩信——求才若渴,苦追人才

萧何月下追韩信——求才若渴,苦追人才项羽攻占了咸阳后,由于秦王素日横征暴敛,项羽的五十多万兵士见了豪华的阿房宫,不由分说就放起火来。大火烧了三个月,把阿房宫烧成了一堆灰烬。另外,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怎么回事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秦朝沛县丰邑(今中国江苏省丰县)人。是汉朝初年丞相、西汉初年政治家。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一。作为汉王朝的优秀人物,一名知识分子,法律发烧友,萧何不管是从学识还是人品

政治谋略 刘邦计擒韩信——请君入瓮,捉拿韩信

刘邦计擒韩信——请君入瓮,捉拿韩信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曾问大臣们:“你们说,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呢?”大家议论纷纷,均不得要领。刘邦自己揭晓了谜底:“我能够平定天下,要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

萧何为什么会月下追韩信 萧何又是怎么死的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秦朝沛县丰邑(今中国江苏省丰县)人。是汉朝初年丞相、西汉初年政治家。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一。作为汉王朝的优秀

历史人物 萧何 汉朝萧何简介月下追韩信 萧何结局下场怎么死的

  中文名:萧何  国籍:中国(汉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沛丰邑(今江苏丰县)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257年(乙亥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193年7月8日  职业:丞相、政治家  主要成就:辅佐

历史人物 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

刘邦可不会因为这颗人头而放了韩信,当韩信拎着钟离昧的人头去云梦见刘邦时,刘邦逮捕了韩信,遂不再南巡,而是直接回京城了。可见,会用兵的人,不一定会玩政治;在玩政治上,韩信真不是刘邦的对手。>刘邦这次没有

领导谋略 领导官场上的韬晦之计

23.领导官场上的韬晦之计装疯卖傻可以保身;学会自伤方能避祸;掌握时机安睡保身;随机应变巧为避祸。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拜为相国。萧何计诛了韩信后,刘邦对他更加恩宠,除对萧何加

历史人物 萧何为什么会月下追韩信 萧何又是怎么死的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秦朝沛县丰邑(今中国江苏省丰县)人。是汉朝初年丞相、西汉初年政治家。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一。作为汉王朝的优秀人物,一名知识分子,法律发烧友,萧何不管是从学识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长乐宫里韩信失算

长乐宫里韩信失算秦朝末年,朝廷横征暴敛,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挈妇将雏,四处逃亡,露宿于荒山野岭,满目都是冻饿之殍。再加上绅富贱价购买奴仆,一时间,妻离子散,嚎哭之声直达天庭。在这种背景下,刘邦斩白蛇而起

政治谋略 资治通鉴:遵萧规只为安社谡

遵萧规只为安社谡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丞相萧何病卧在床,汉惠帝刘盈亲自到府中探视。见萧何瘦得皮包骨头,眼神黯淡无光,说话间带着喘声,料想再也无法医治,汉惠帝不由得倍感唏嘘。“丞相,您百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