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方以智?方以智为什么会出家当和尚?方以智的诗歌
Posted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如何评价方以智?方以智为什么会出家当和尚?方以智的诗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何评价方以智?方以智为什么会出家当和尚?方以智的诗歌
方以智生于公元1611年,去世于公元1671年,是明末清初之时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安庆府桐城人氏,士大夫家族出生,字密之,号曼公、鹿起、龙眠愚者等,顺治年间出家为僧法名弘智。
方以智出生在桐城一个有名的士大夫家庭,家中长辈俱是有名的学者,学富五车,才华过人。因为家学渊源的关系,方以智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长大,并且由名师教导。年长之后,方以智又游学四方,遍访藏书世家,得以博览群书。在游学期间,又曾与多位名士相交,增长见识。最重要的是,在这期间与西方传教士毕方济、汤若望等人交好,因此接触到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大大开阔了视野。
因为这样的关系,方以智可以说是博采众长,中西合璧,同时也精通儒、释、道三教,将多方思想融会贯通,自成体系。在方以智留下的大量著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方以智涉及到的知识有文、史、哲、地、医药、物理等,绝对是包罗万象。
所以光是从学术方面来评价方以智的话,方以智绝对是大师级的人物,是当时有名的名士。才华出众,对于哲学、诗词歌赋等都有所研究。特别是晚期,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在思想和哲学方面拥有极高成就。
中年之时,因为国破山河残,方以智个人的生活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尽管在南明朝堂受到奸臣的诬陷,却仍然不曾放弃反清复明的希望。
方以智是个拥有崇高文人气节和民族气节的人物,在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之时,从容选择死亡,誓死不降。
顺治年间,方以智曾经以僧人的形象秘密组织抗清活动,后来因为行迹败露而被清政府逮捕。当时满清贵族在他左边放了一件清朝的官府,右边放了一把匕首。面对这样的选择,方以智毫不犹豫的扑向了右边的匕首,后来感于其忠义,满清将领放了他一命。
当然方以智这样的忠君爱国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为受到传统儒家教育的影响,他只认同朱明朝廷是正统,所以并不赞成其他势力的崛起。当初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城,方以智在崇祯帝灵前痛哭被抓。面对拷打,“两髁骨见”,也始终不投降。
方以智前后两次为僧,一是在顺治三年后,一是在顺治七年。第一次为僧,实际上是找一个掩护,继续进行抗清斗争。第二次剃发为僧,则是真的心灰意冷,从此皈依佛门,以弘智的法号隐居著述。
方以智诗歌:
《独往》
同伴都分手,麻鞋独入林。
一年三变姓,十字九椎心。
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
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忆秦娥·花似雪》
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
钱塘江山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相关参考
方以智 方以智一生著述颇丰,存世作品数十种,在天文、物理、医学、哲学、地理等方面都有涵盖,代表作有《东西均》《物理小识》《切韵声原》等,有人认为方以智其实就是曹雪芹。 方以智的成就 方以智其学博
本名:方以智字号:字密之 号曼公,又号鹿起,又号龙眠愚者 法号弘智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人www.cha138.com出生地:江南安庆桐城(今安徽桐城)出生时间: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
人物档案 姓名:方以智 字:密之 号:曼公、鹿起 法名:弘智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末清初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时间:1611年 去世时间:1671年 职业:
人物档案 姓名:方以智 字:密之 号:曼公、鹿起 法名:弘智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末清初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时间:1611年 去世时间:1671年 职业:
历史人物 明朝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简介,方以智和红楼梦有何联系
生平简述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人,出身士大夫家庭。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除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外,著有《易蠡
方以智酷爱自然科学知识,自幼塾中诵读之余,即好穷物理,曾谓“不肖以智,有穷理极物之僻。”(《物理小识》卷五)明清之季,西学东渐,方以智一面秉承家教,以《易》学传世,一面又广泛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经过
方以智(1611~1671)(汉语拼音:Fangyizhi),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政治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泽园主人、浮山愚者、宓山子、鹿起山人。桐城(在今安徽)人。少时参加复社活动,
明末有四位复社骨干,均为风流名士,分别是: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其中,陈贞慧骨气最高,与吴应箕一同起草声讨阮大铖的《留都防乱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方以智是学问家,也是遗民,最后自沉于惶恐
明末有四位复社骨干,均为风流名士,分别是: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其中,陈贞慧骨气最高,与吴应箕一同起草声讨阮大铖的《留都防乱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方以智是学问家,也是遗民,最后自沉于惶恐...
方以智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更迭频频,使得他个人的际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从青年时代到三十三岁,由于仰仗祖上的余荫,尚能过着“衣纨縠,饰驺骑,鸣笳叠吹,闲雅甚都”的富贵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