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方以智的成就 曹雪芹是方以智
Posted 天文学
篇首语: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方以智的成就 曹雪芹是方以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方以智的成就 曹雪芹是方以智
方以智 方以智一生著述颇丰,存世作品数十种,在天文、物理、医学、哲学、地理等方面都有涵盖,代表作有《东西均》《物理小识》《切韵声原》等,有人认为方以智其实就是曹雪芹。 方以智的成就 方以智其学博涉多通,自负要把古今中外的知识熔于一炉,发明千古不决的道理,是明清之际的一位有进步社会思想和唯物主义观点的哲学家。 在天文学方面,方以智结合中国传统的天文学和当时传教士传入的西方天文学,讨论了地心学说、九重天说、黄赤道、岁差、星宿、日月食、历法等天文学问题。对于西方天文学知识,他非常重视,经常追踪西方天文学最新进展,例如他在讨论天体运动轨道问题时,就曾根据西方用望远镜观天发现金星有周相变化的事实,提出了金星、水星绕太阳运行的正确猜测。 在物理学方面,方以智更有诸多创见。他从气一元论自然观出发,提出一种朴素的光波动学说,认为: 气凝为形,发为光声,犹有未凝形之空气与之摩荡嘘吸。故形之用,止于其分,而光声之用,常溢于其余:气无空隙,互相转应也。另外,他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对于声音的发生、传播、反射、隔音效应,对于色散,对于炼焦、比重、磁效应等诸多问题的记述,都是领先于同时代人的。 在生物医学方面,他在其《物理小识》一书中,记述有大量动植物的生态学内容和栽培、管理等知识。他引述了传教士脑主思维之说,介绍了他们关于人体骨骼、肌肉等方面的知识。 所著《东西均》中提出一而二,二而一的命题,概括事物的矛盾和矛盾运动,认为事物都是相捄相胜而相成,体现出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曹雪芹是方以智 最近,红学研究提出一个石破天惊的观点,有研究者提出,《红楼梦》的作者是明末清初今枞阳籍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方以智,方以智是贾宝玉的创作原型。最新的论点认为,《红楼梦》是明末四公子方以智与冒襄(字辟疆,号巢民)合著,曹雪芹即方以智,脂砚斋即冒辟疆。著名学者汪军认为,《红楼梦》是不是方以智原著尚待进一步深入考证,但《红楼梦》的作者肯定是明遗民,绝非那个江宁织造厂的八旗后裔。胡适的所谓乾嘉考据法,从《红楼梦》到《水经注》,一错再错,为害甚大。另外,方以智与天地会、孙中山的关系,方以智对易学、庄学、诗学、禅学的全新阐释,都是中国文化新一轮复兴的原点。 研究者认为,曹雪芹是笔名而不是真名,曹是曹洞宗的曹,雪芹是明遗民推崇的复卦意象,象征复活与新生。若如此解读,曹雪芹非方以智莫属,它将永远终结上世纪初胡适《红楼梦考证》中提出的《红楼梦》作者是江南织造曹寅后人曹雪芹的论断。《红楼梦》一书和曹家并无关连,因为密之去世时,曹寅(16581712)才13岁,他16岁才入宫作康熙御前侍卫,康熙29年才任苏州织造,三年后任江宁织造,按现在专家考证的结果,曹雪芹在13岁时家族就已败落,以他的知识经历能写出这部文学百科全书来吗?简直是天方夜谭。方密之是中国古代卓越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唯物论哲学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中国有几人?只有第一流的作家,才能写出《红楼梦》这样百科全书式的第一流文学作品。相关参考
人物档案 姓名:方以智 字:密之 号:曼公、鹿起 法名:弘智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末清初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时间:1611年 去世时间:1671年 职业:
人物档案 姓名:方以智 字:密之 号:曼公、鹿起 法名:弘智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末清初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时间:1611年 去世时间:1671年 职业:
历史人物 明朝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简介,方以智和红楼梦有何联系
生平简述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人,出身士大夫家庭。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除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外,著有《易蠡
本名:方以智字号:字密之 号曼公,又号鹿起,又号龙眠愚者 法号弘智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人www.cha138.com出生地:江南安庆桐城(今安徽桐城)出生时间: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
方以智生于公元1611年,去世于公元1671年,是明末清初之时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安庆府桐城人氏,士大夫家族出生,字密之,号曼公、鹿起、龙眠愚者等,顺治年间出家为僧法名弘智。 方以智出生在桐城
明末有四位复社骨干,均为风流名士,分别是: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其中,陈贞慧骨气最高,与吴应箕一同起草声讨阮大铖的《留都防乱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方以智是学问家,也是遗民,最后自沉于惶恐...
明末有四位复社骨干,均为风流名士,分别是: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其中,陈贞慧骨气最高,与吴应箕一同起草声讨阮大铖的《留都防乱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方以智是学问家,也是遗民,最后自沉于惶恐
方以智酷爱自然科学知识,自幼塾中诵读之余,即好穷物理,曾谓“不肖以智,有穷理极物之僻。”(《物理小识》卷五)明清之季,西学东渐,方以智一面秉承家教,以《易》学传世,一面又广泛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经过
方以智(1611~1671)(汉语拼音:Fangyizhi),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政治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泽园主人、浮山愚者、宓山子、鹿起山人。桐城(在今安徽)人。少时参加复社活动,
方以智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更迭频频,使得他个人的际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从青年时代到三十三岁,由于仰仗祖上的余荫,尚能过着“衣纨縠,饰驺骑,鸣笳叠吹,闲雅甚都”的富贵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