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
Posted 唯物主义
篇首语: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地欣赏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方以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方以智
方以智(1611~1671)(汉语拼音:Fang yi zhi),中国明末清初思想家,政治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泽园主人、浮山愚者、宓山子、鹿起山人。桐城(在今安徽)人。少时参加复社活动,与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并称明季四公子。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南明时流离岭表,改名吴石公,卖药市中。顺治三年(1646),桂王朱由榔称帝于肇庆,有推戴功,拜礼部侍郎、东闽大学士入阁,旋挂冠离去。漂泊岭南,至平乐为清军所执,不屈。听其为僧,乃更名大智。康熙十年(1671)赴吉安时卒。方以智为复社领袖之一,毕生以气节、学问自许。其学博涉多通,自负要把古今中外的知识熔于一炉,潘季驯发明千古不决的道理,所著《东西均》中提出“一而二,二而一”的命题,概括事物的矛盾和矛盾运动,认为事物都是“相捄相胜而相成”,体现出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观点。他又在《物理小识》中提出“天恒动,人生恒互动,皆火之为也”,表明其宇宙观的基本观点是火的一元论。但他的思想中也隐藏有循环论,还难于跳出形而上学的“时中”论的束缚。他是明清之际的一位有进步社会思想和唯物主义观点的哲学家。对中国传统自然科学和由利玛窦、徐光启传入的西方科学作了记述、考辨,把整个科学技术按其对象,区分为“质测”(自然科学)、“宰理”(社会科学)和“道几”(哲学)三大类。他还立志邀集专家编译综合百科全书,但这个宏愿未得实现。他著述甚丰,主要有《东西均》、《博依集》、《浮山文集》、《通雅》、《四韵定本》、《物理小识》、《方子流寓草》等。
“方以智475241” 26相关参考
本名:方以智字号:字密之 号曼公,又号鹿起,又号龙眠愚者 法号弘智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人www.cha138.com出生地:江南安庆桐城(今安徽桐城)出生时间: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
人物档案 姓名:方以智 字:密之 号:曼公、鹿起 法名:弘智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末清初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时间:1611年 去世时间:1671年 职业:
人物档案 姓名:方以智 字:密之 号:曼公、鹿起 法名:弘智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明末清初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时间:1611年 去世时间:1671年 职业:
历史人物 明朝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简介,方以智和红楼梦有何联系
生平简述方以智是安庆府桐城县凤仪里人,出身士大夫家庭。方氏是桐城地区这一时期主要的世族。曾祖父方学渐,精通医学、理学,并且能学习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体系,除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外,著有《易蠡
方以智生于公元1611年,去世于公元1671年,是明末清初之时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安庆府桐城人氏,士大夫家族出生,字密之,号曼公、鹿起、龙眠愚者等,顺治年间出家为僧法名弘智。 方以智出生在桐城
方以智酷爱自然科学知识,自幼塾中诵读之余,即好穷物理,曾谓“不肖以智,有穷理极物之僻。”(《物理小识》卷五)明清之季,西学东渐,方以智一面秉承家教,以《易》学传世,一面又广泛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经过
明末有四位复社骨干,均为风流名士,分别是: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其中,陈贞慧骨气最高,与吴应箕一同起草声讨阮大铖的《留都防乱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方以智是学问家,也是遗民,最后自沉于惶恐
明末有四位复社骨干,均为风流名士,分别是: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其中,陈贞慧骨气最高,与吴应箕一同起草声讨阮大铖的《留都防乱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方以智是学问家,也是遗民,最后自沉于惶恐...
方以智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更迭频频,使得他个人的际遇也十分坎坷。一生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从青年时代到三十三岁,由于仰仗祖上的余荫,尚能过着“衣纨縠,饰驺骑,鸣笳叠吹,闲雅甚都”的富贵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