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谋略 诸葛亮七擒孟获

Posted 诸葛亮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政治谋略 诸葛亮七擒孟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治谋略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

蜀汉先主刘备病倒在榻, 百方调治也不见好转, 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 便召来诸葛亮嘱咐后事。诸葛亮闻讯赶来, 伏在榻前问安。

刘备命内侍把自己扶起来靠在绣褥上, 他缓缓地对诸葛亮说: “我仰仗诸位之力南征北伐, 入蜀定鼎, 建立大好基业, 与吴、魏两国成鼎力之势。不料,我却一病不起! 你的才能举世无双, 一定能治理好国家。太子刘禅 ( shàn ) 虽憨愚不慧, 但在你的辅佐下未必不是可造之才。如果实在不行, 你就取而代之,做一国之主!”诸葛亮涕泗横流, 叩头泣声说: “主公何出此言! 主公对我有知遇之恩, 我定竭力辅佐太子, 忠心不变。”不久, 刘备病死, 刘禅继位, 史称“蜀汉后主”。

刘禅果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登上帝位后成天吃喝玩乐, 把所有的政事全都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兢兢业业, 日理万机, 一心想使蜀国兴旺起来, 却不料南中地区①发生了叛乱。益州②郡豪强雍闿 ( kǎi) 听说刘备死了, 便杀了益州太守正昂, 起兵作乱。他一面捉捕蜀官交给东吴, 以示臣服之意; 一面拉拢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 让他煽动各地蛮夷③。牂柯太守朱褒、越巂④夷族酋长高定先后起兵响应雍闿。

当时蜀国先主刚亡, 不宜出兵征讨。诸葛亮极力安抚各地叛乱, 又与东吴讲和, 赎回官员, 并关闭边境所有关隘⑤, 让百姓修生养息, 奖励生产, 兴修水利, 广积粮食, 训练兵马, 以备日后征用。

魏文帝黄初六年 (公元225年) , 诸葛亮出兵南征。参军⑥马谡 ( sù) 送诸葛亮出城, 一直送出百里, 他诚恳地对诸葛亮说: “南中人叛乱已有数年之久,他们凭借地势险要, 再加上离都城又远, 我们不易征服。即便这次动用大军征服了, 日后他们必然还会反叛。我听说用兵之道在于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丞相这次南征, 如果能让南中人输得心服口服, 表示永远臣服蜀国, 这样我们才能一劳永逸。”马谡的这番话可谓一针见血, 诸葛亮欣慰地点头称赞: “你说得很对!”

诸葛亮率领大军一路南下, 几战几捷。大军还在半路时, 蛮夷首领高定和雍闿反目, 雍闿被杀。蜀军攻入越巂, 杀了高定。孟获收集雍闿的余众散兵,组成军队, 继续与蜀兵对抗。孟获为人重义轻利, 骁勇有谋, 在蛮夷中很有威望。诸葛亮传令不许杀害孟获, 一定要生擒。

这日, 诸葛亮率兵征剿孟获, 孟获骑马出阵应战。刚一交战, 蜀军就后撤溃逃。孟获一看蜀军不堪一击, 便领兵追击。追至一半, 蜀军停下与孟获略战一会儿, 又溃逃, 如此三次。孟获起先还有些疑惑, 三战三捷后更不心疑, 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一座山中。只见四山挺拔险峻、层峦叠嶂, 真是一块绝地。孟获这才醒悟, 不由得大喝一声: “不好!”正待要退, 四面山石间无数蜀兵提刀挥矛杀来, 顿时将蛮兵冲作数段, 互不能顾, 死伤大半, 孟获也被蜀兵生擒。

蜀兵将孟获带至营帐中, 诸葛亮亲自为他松绑, 又带他参观蜀营和阵地,并问他: “我们的军队如何?”孟获却不屑地说: “过去不知你军虚实, 所以战败。现在我看了你的营阵, 如果仅是如此, 我要取胜简直是易如反掌。”诸葛亮大笑,便放了孟获, 让他准备再战。

经过七次的生擒和释放, 最后一次, 诸葛亮正要放孟获时, 孟获却不肯走了。他说: “丞相用兵如神, 我输得心服口服, 我保证南中永远不会再有叛乱!”孟获回去后说服其他部落归顺蜀国, 自此, 南中地区的叛乱终于全部被平定了。

平定南中后, 诸葛亮依然任用当地有威望的人担任地方长官, 负责治理南中。有人不解地问: “我们好不容易征服他们, 为何还要用他们为官? 万一他们再次叛变怎么办? 我们自己派官员不是挺好的吗?”诸葛亮说: “如果我们派官员去, 会遇到三个问题: 一是我们必须派兵驻守, 但由于路途遥远, 粮食物资运送是很困难的; 二是刚刚经历战争, 他们有不少士兵被杀, 如果我们只派官员来治理而不派军队来驻守, 恐怕会发生叛乱; 三是这些族人与我们对抗了很久, 知道自己有罪, 对我们也有所忌惮, 更不会相信派来的官员, 这样终究治理不好南中。如果我让他们自己治理南中, 既省去我们运粮之苦, 法令制度也可以得到执行和落实, 这样不是更好吗?”

就这样, 在诸葛亮有生之年, 南中地区再也没发生过叛乱, 诸葛亮也能集中精力准备北伐了。

诸葛亮在南征中, 将军事行动与复杂的政治斗争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 采取马谡的 “攻心为上”策略, 对孟获七擒七纵, 胜利平定了南中之乱, 不仅解除了后顾之忧, 而且得到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和兵员, 为日后北伐曹魏奠定了基础, 也为后世兵家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①南中地区: 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一带。

②益州: 现在四川省一带。

③蛮夷: 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④越巂 (xī): 三国时期郡名, 今为四川省西昌地区。

⑤关隘: 险要的关口。

⑥参军: 参谋军务的简称。


相关参考

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主要内容介绍,七擒孟获是真的

七擒孟获的主要内容这个故事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让一个人心服口服。诸葛亮愿意陪一个人玩七次这样的游戏,可见这人的重要性。我们知道诸葛亮著名的《出师表》,文中简述他自己的一生,向蜀国表明忠心,为幼主安排好所有

史上并无诸葛亮七擒孟获

 史上并无诸葛亮七擒孟获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

三国诸葛亮七擒孟获背后的真相

三国中最著名的战例有两起,一是曹操北征乌桓,二是诸葛亮南征孟获。然而后人在评价这两起“外战”时,大多都带有感情色彩去评价,对曹操北征乌桓,贬者居多;对诸葛亮南征孟获,反而赞誉一片。那么诸葛亮七擒孟获背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  公元226年,诸葛亮任蜀国丞相,事无大小,亲自从公决断;因而,国泰民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天,益州飞报蛮王孟获兴兵12万,犯境侵掠。军情紧急,诸葛亮奏请后主刘禅,率兵前去擒剿蛮匪

揭秘诸葛亮当年“七擒孟获”是如何做到的?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解除北伐曹魏

三国历史 史上并无诸葛亮七擒孟获

 史上并无诸葛亮七擒孟获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

历史人物 历史上并无诸葛亮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本站网上并无此事>核心提示:我们可以看出,“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民间传说诸葛亮“七擒孟获”是因为诸葛亮“南抚夷越”的政策已经深入了人心,当地百姓对诸葛亮极为崇

揭秘:七擒孟获的是谁

云南雅安市石棉县栗子坪里有个孟获城是个很美丽的地方,之所以叫孟获城是和三国时期一个叫孟获的人有关,就是《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七擒孟获中的孟获,那么孟获是云南人吗?还有这么有名的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是不是

三国历史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  公元226年,诸葛亮任蜀国丞相,事无大小,亲自从公决断;因而,国泰民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天,益州飞报蛮王孟获兴兵12万,犯境侵掠。军情紧急,诸葛亮奏请后主刘禅,率兵前去擒剿蛮匪

揭秘诸葛亮当年“七擒孟获”是如何做到的?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解除北伐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