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臣和晋文公是什么关系?他是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努力让人有了奇迹般的进步,努力可以让人有了奇迹般的成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胥臣和晋文公是什么关系?他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胥臣和晋文公是什么关系?他是怎么死的?

  都说晋文公重耳是狐偃带大的,他的外公狐突专门把自己的两个儿子派到重耳身边,就是为了教导重耳。当晋文公成就晋国霸业的时候,很多人都称赞狐偃、狐毛以及其余五贤士的功劳,很少有人知道,胥臣这个人。胥臣是晋文公重耳早期的老师,大约是重耳刚刚受教育的那段时期,胥臣就是被指派给重耳的老师,而且很支持重耳。那么胥臣这位晋文公的师傅有什么历史事迹,他最后又是如何去世的呢?

  首先要说一点的是,胥臣这个老师当得很累。堂堂晋国公子的老师本来是不需要特别牛逼的人物的,但是能够教育出少年便有贤名的公子重耳,胥臣真是不一般呐!因为树大招风,公子重耳实在是太优秀了,他的后母骊姬非常不喜欢他,于是就整日整夜的在重耳的父亲晋献公耳边讲公子重耳的坏话。久而久之,晋献公就对公子重耳有看法了,他觉得这些个儿子都很不孝,自己对他们再也喜欢不起来。看着自己的这些儿子就烦心的晋献公把他们都分封了出去,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

  公子重耳被自己的老子不待见,还被分到了一个刚刚修建好的豆腐渣工程的晋国边塞蒲城。你想一想,一座刚修好的城池,城墙中还加了稻草,一点也不稳固,有多少百姓愿意搬来这里居住呢?所以,公子重耳可以说是被父亲彻底给打入了冷宫。胥臣是公子重耳的老师,他是胥氏一族的代表人物,成为了公子重耳的党羽,也被骊姬不喜。公子重耳来了蒲城,狐偃、狐毛、赵衰、胥臣等人都跟着一起到了蒲城。公元前655年,献公要攻打蒲城的时候,被胥臣教育得重孝义的重耳不愿意和自己的父亲兵戎相见,根本不做抵抗。但是公子重耳也不是等死的人,而是保存实力逃出了晋国。从后来胥臣教育已经是国君的晋文公重耳要因材施教来看,在教育这方面,胥臣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而且很先进。所以,晋文公才会和申生、夷吾都不一样吧!

  在外逃亡的漫长岁月中,胥臣始终追随着重耳,而留在晋国的胥氏一族则暗中联合其余重耳的党羽,时刻准备迎接重耳回国夺位。胥臣有个弟弟叫做胥婴,后来还成为了下军主将。在教育上颇有建树的胥臣,在军事上也有谋略。重耳回国夺位以后,是为晋文公。在晋文公的统治下,晋国变得很强大,一度和楚国争霸,两国还在城濮发生了一场决战。在这次决战中,晋文公为感恩楚成王的收留之恩故意退避三舍,而后在楚军的主动攻击下全力回击楚军。胥臣也是这次战争中的一位主将,他负责的是攻打楚军联军中的陈国、蔡国的强大军队,由于两国的联军不仅人数众多,连战车和战马也是多不胜数,实力很雄厚,对步兵晋军造成了一定的打击。所以胥臣想出了一个计谋就是用虎皮包住晋军的战马,敌军的马见到了“老虎”,吓得四处逃窜,这支右军军阵大乱,只能被晋军追着打,很快就败下阵来。

  胥臣这边的胜利为大战全局争取了时机,先轸可以放心的带着中军去截断楚军左军,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晋军大胜,在和楚国的争霸中胜出,奠定了霸主地位。

  胜利归来以后,晋文公赐给了胥臣封地臼,官至司马,地位很高。胥臣和晋文公的关系也很亲近,除了晋文公亲近的赵衰多次向晋文公举荐人才以外,胥臣也曾为晋文公举荐人才。郤缺是罪臣郤芮之子,郤氏一族是晋国公族后代,地位显赫,就算郤芮有罪,郤氏还是很显贵的。郤缺因为是郤芮的儿子,被贬为了平民,但是郤缺有德行,胥臣不愿意看着人才被埋没,于是向晋文公举荐了郤缺。赵衰曾说胥臣见多识广,自己比不上。公元前621年,赵衰和胥臣等老臣相继去世了。

相关参考

狐偃生平简介 狐偃和晋文公是什么关系?

  狐偃,狐突的小儿子,姬姓,狐氏,字子犯,因此狐偃也被称作咎犯、舅犯、臼犯。他既是晋文公的亲舅舅,也是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大功臣,两个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晋国的历史上,狐偃是一位少有的文武双

历史人物 狐偃生平简介 狐偃和晋文公是什么关系

  狐偃,狐突的小儿子,姬姓,狐氏,字子犯,因此狐偃也被称作咎犯、舅犯、臼犯。他既是晋文公的亲舅舅,也是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大功臣,两个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晋国的历史上,狐偃是一位少有的文武双

历史人物 郭偃和晋文公是什么关系

  卜官,指的是古代的催眠大师,是自我催眠的高手。《汉书·王莽传上》:“置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三百人。”这说明了,卜官是一种朝廷官职,职责即占卜。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官职呢?历史学家们通过考古发

郭偃和晋文公是什么关系?他的占卜之术如何?

  卜官,指的是古代的催眠大师,是自我催眠的高手。《汉书·王莽传上》:“置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賁三百人。”这说明了,卜官是一种朝廷官职,职责即占卜。为什么要

晋怀公死后是谁当了国君?晋怀公和晋文公是什么关系?

  在我国几千多年的古代历史中,国家领导人在进行权力交接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父业子承。但是有时候难免会发生些许意外,继承国君之位的可不一定是事先指定的那一个,也不一定就是国君的儿子。早在春秋时期,甚

郤缺是如何重新回到朝堂的?胥臣和郤缺是什么关系呢?

  郤缺是晋国的一位执政大夫,在职期间,从未犯过错误。但是,他是经历了很多波折才进入晋国的朝政的,最初的他可是直接被贬为了庶人的。那又是什么缘故才让郤缺重新回到了晋朝的呢?  说到郤缺,就不得不说胥臣

历史人物 介子推和晋文公的关系 晋文公的妻子和儿子是谁历史名人

  重耳并不是春秋时期最优秀的人,因为比他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了。为何他最后却能够笑到最后?在未登基之前,他所拥有的不过就是一个皇子的名号,被自己的亲生父亲追杀,流亡异国他乡19年,流浪各国受尽冷嘲热讽,

介子推和晋文公什么关系 介子推写过血书吗

  春分后十五日,这个时间是清明节,此时万物洁齐而清明,是一个适合踏青,出外游玩的好日子,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唐代以前,历朝历代对寒食尤为重视,而非清明节。后二者&

历史人物 介子推和晋文公什么关系 介子推写过血书吗

  春分后十五日,这个时间是清明节,此时万物洁齐而清明,是一个适合踏青,出外游玩的好日子,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唐代以前,历朝历代对寒食尤为重视,而非清明节。后二者“合二为一”,到了今天就形

胥臣有何历史贡献?他真的比孔子早一百多年提出了因材施教吗?

  春秋晋文公时期,晋国胥氏的胥臣受到晋文公的召见。晋文公重耳最近为了一件事情而烦恼,因为胥臣曾经是晋文公的老师和高参,所以晋文公找到了胥臣,希望胥臣能给自己一些建议。  晋文公所烦恼的事情不是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