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和晋文公什么关系 介子推写过血书吗

Posted

篇首语:未知的事物总是被人以为奇妙无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介子推和晋文公什么关系 介子推写过血书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介子推和晋文公什么关系 介子推写过血书吗

  春分后十五日,这个时间是清明节,此时万物洁齐而清明,是一个适合踏青,出外游玩的好日子,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唐代以前,历朝历代对寒食尤为重视,而非清明节。后二者“合二为一”,到了今天就形成了我们的清明节。

  介子推,出生年月不详,又名介之推,后人又称其为介子,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他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关于他的出身、地位等相关的信息,史书上并不多见,也对其生平记载得特别少,但是他的一些事迹却一直流传到今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古人对一个君子、大丈夫下的定义,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初衷,正是这种精神孕育了中国历史上无数的贤者,才造就了我们今日伟大的历史,在介之推的身上,也有这种精神,并且他用他的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成就介之推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忠义、鲠直,还有一个人的存在,帮助他成就了光辉的一生,那人便是晋公子重耳。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在位的时间并不久,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他开创了晋国百年的霸业,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晋文公是个很有远见和学识的公子,初为公子的时候,他极其好学而谦虚,有爱好结交一些有识之士,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他的逃亡跟晋国的内乱有关。骊姬是晋献公的宠妃,晋献公时骊妃为使其子奚齐继位,用尽了一切阴招损招,让太子被晋献公怀疑其想要篡位,太子申生没有办法只得逃回到自己的封地,但是因为申生背负了弑父的罪名,恐怕天下人都对他产生了误解,太子无奈,只有上吊自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骊姬除掉了太子,而把矛头对准了其他两个公子,一个是重耳另一个是夷吾。晋献公去世之后,骊姬的儿子奚齐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国君的位置,却又很不幸地被太子的拥护者给杀死了。骊姬之乱就此告一段落,而骊姬之乱的影响在晋国却久久得不到平息。申生弟重耳避祸出走。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磨难。一路上是吃尽了苦头,跟随着重耳的人也越来越少,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者追随,这其中就包括了介之推。历经千辛万苦,重耳终于回到了家乡成为了晋国的国君,而他一上任之后,就封赏当初追随自己的人,唯独就忘了介之推。介子推没有主动请赏,而选择了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后来,晋文公要封赏介之推,介之推不肯接受,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但是每次都吃了闭门羹。介之推为了躲避晋文公就跑到了绵山,和母亲一起隐居在这里,晋文公让军队搜山,没有找到。于是想到了放火烧山,这下就能够把介之推给逼出来了,没想到,这场大火烧了很多天,都不见介之推出来,等到火烧过之后,人们再上山找,发现母子俩人抱着树烧死了。晋文公哭拜一场,还在柳树洞里找到一片衣襟,上题用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纪念介之推,晋文公就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这便是寒食节的来源。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介子推和晋文公的关系 晋文公的妻子和儿子是谁历史名人

  重耳并不是春秋时期最优秀的人,因为比他优秀的人太多太多了。为何他最后却能够笑到最后?在未登基之前,他所拥有的不过就是一个皇子的名号,被自己的亲生父亲追杀,流亡异国他乡19年,流浪各国受尽冷嘲热讽,

春秋战国 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 介子推和晋文公的故事

今天聊聊小董的清明假期作业。清明假期,学校布置作业:搞清楚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来历。小董很勤奋地上网查资料。查了半天,兴奋地对我说:(ps:千万别问我,为什么从清明节和寒食节扯到介子推和晋文公了。)小孩子

春秋战国 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 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nanjingtusha的答复:刚刚晋初定,欲发兵,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原因 介子推与重耳是什么关系

也许是因为当初重耳的血统问题,也可能是宗法分封的遗留,总之,重耳当初逃亡的时候,身边还是有一些忠臣的,比如说介子推。介子推是个人物,很聪明,也很有智慧,还特别的清高。当初重耳逃亡的时候,他跟随着重耳,

晋文公退避三舍的原因 介子推与重耳是什么关系

也许是因为当初重耳的血统问题,也可能是宗法分封的遗留,总之,重耳当初逃亡的时候,身边还是有一些忠臣的,比如说介子推。介子推是个人物,很聪明,也很有智慧,还特别的清高。当初重耳逃亡的时候,他跟随着重耳,

晋文公为何大火烧死介子推 春秋三杰之介子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

介子推对后人的影响 晋文公火烧介子推

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信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用计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重耳

介子推对后人的影响 晋文公火烧介子推

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信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太子申生被骊姬用计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重耳

春秋战国 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 晋文公重耳封功臣时为什么会忘了介子推

《吕氏春秋》说了这么一个故事:晋文公重耳回到晋国,赏赐跟随自己流亡的人,而陶狐(《东周列国志》第27回作“壶叔“)不在其中。文公的左右侍从(《韩诗外传》《说苑》说是狐偃)说:“您回到晋国,三次拿出爵禄

晋文公为何大火烧死介子推 春秋三杰之介子推

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