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 韩信灭齐之战
Posted 韩信
篇首语: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兵法谋略 韩信灭齐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兵法谋略 韩信灭齐之战
韩信灭齐之战
公元前204年7月,刘邦被项羽赶出成皋,逃到武修,刘邦认识到必须开辟新的战场,分散楚军的力量,才能击破它。在那时,分散楚军的最好办法,就是对楚国的后方齐国发动进攻,吸引楚军抽一部分兵力去救齐,成皋这边剩下一部分楚军,就好打了。
这样定夺以后,刘邦就派张耳守备刚刚征服的赵国,拜韩信为相国,令他率曹参、灌婴等将领一起伐齐。齐王田广听说韩信来攻,派重兵住在厉下(今山东济南市),准备坚决抗战。不料这时刘邦又拿出另一手;派郦食其来到齐国,软硬兼施劝齐国降服,齐王抗不住这一手,答应弃楚降汉。
韩信正在行军路上,得知齐已降汉,就要停止前进。谋士蒯通劝道:“将军奉命进攻齐国,而汉王又派谋士说降齐国,难道有命令叫你停止前进吗?况且,郦食其仅凭一张嘴,就降服了齐国70余座城邑,将军率数万人马,奋战一年才拿下赵国50余座城邑,难道将军还不如一个臭书生吗?”一席话说得韩信无话可说,就命令全军渡过黄河攻齐。
这时,齐军虽然还驻在历下,但是由于齐王宣布降汉了,所以早已不设防了。韩信率兵轻而易举地进了历下,然后又向齐都临淄进击。齐王见韩信大兵来犯,认为郦食其是欺骗他,先把郦烹杀,然后仓惶逃走。韩信破了临淄还不住手,又向东追击齐军。齐王眼看着齐国要灭亡,只好向楚国求救。
当汉军攻入齐都临淄,齐王向楚国求救时,项羽正在荥阳、成皋间与汉将彭越、卢绾、刘贾等游军周旋。项羽心理明白:韩信攻齐是在抄他的后路,对楚威胁很大。于是,项羽毫不犹豫地派将军龙且率20万大军救齐。
龙且率兵向城阳(今山东莒县)、琅琊(今山东诸城县)急进,先与逃到那里的齐王会合。韩信得知龙且来救齐,在潍水地区(今山东潍县)集结军队,准备跟龙且决战。龙且与齐王相会后,商议如何攻打韩信,有人认为:“汉军乘胜而战,势气正旺,不可急战,不如坚守待机,让齐王通知各城邑:齐王还健在,楚国救兵已到,齐人必起来反抗汉军。民众不支持汉军,他们用不了多久就得败走。”龙且向来瞧不起韩信,他根本听不进去缓战的意见,急于跟汉军决战,以建功勋。
不久,齐楚联军就开到潍水前线,隔水跟汉军对阵。韩信为了把敌军兵力分开,给自己造成兵力上的优势,命令士兵在潍水上游,用1万条沙袋将潍水堵住,然后率军从沙袋上过河向敌军发起进攻。龙且出兵迎击,韩信边战边退。龙且心中高兴,认为韩信胆怯,不堪一击,命令士兵过河追击。等齐楚联军有一半渡过潍水,汉军突然掘开上游的沙袋,大水滚滚而来,把龙且的军队分离在东西两岸。韩信指挥全军向河这岸的联军发起猛烈攻击,把联军打得落花流水,龙且也被战死。河那岸的联军,见对岸的兄弟被歼,都吓得望风而逃。汉军乘胜过河追击残敌,没费多大劲,就占领了齐国,活捉了齐王。
这样,韩信攻齐不仅是吸引了项羽的主力部队,减轻了成皋战场上楚军对汉军的压力,还在齐国消灭了楚军的有生力量。对成皋战线形成了两面夹击楚军的态势,为汉军在成皋之战的胜利和彻底歼灭楚军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相关参考
大将韩信忍胯下辱深谋远断项羽称霸之后,封了18个诸侯,其中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刘邦。所以,他把刘邦封到比较偏僻的南郑(陕西南郑县)去,刘邦很不甘心。到了南郑,他养精蓄锐,加紧训练部队,准备将来跟霸王夺天下
秦灭齐 公元前264年,齐王建即位,由于母亲君王后辅佐,事秦谨,与诸侯信,齐之不受兵四十有余年。待君王后死,后胜相齐,接受秦国的贿赂,不仅不助五国抵抗秦国,自己也不作抵抗的准备,只是封锁了西面边界。
姓名:蒯通民族:汉族所处时代:汉朝蒯通的人物介绍 蒯(kuǎi)通,本名蒯彻,范阳(今河北徐水北固镇)人,因为避汉武帝之讳而改为通。蒯通辩才无双,善于陈说利害,曾为韩信谋士,先后献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
楚汉垓下之战楚汉两家连着打了4年仗,经过大小100多次战争,谁也消灭不了谁,最后只好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达成协议之后,项羽把在彭城之战中俘虏的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归还给刘邦,率领大军向东撤去,按说可
晋楚鄢陵之战晋国在麻隧之战打败秦国后,就时刻准备打楚国。但是,楚国在南方,离晋较远,它便寻找机会,把楚军引到北方来打。公元前577年,郑国攻打许国,楚和许是盟国,便出兵援许。郑国很狡猾,派兵截断了楚的
孙曹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后,曹操乘胜向袁绍占据的地区进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时,孙策被刺身亡。他的弟弟孙权继承了他的事业。孙权采纳了鲁肃和甘宁的建议,于东汉建安十三年春天,命甘宁攻取江夏,斩太守黄祖,然
秦赵邯郸之战秦军在长平之战胜利之后,乘胜攻取了赵国的太原郡和韩国的上党郡。这时白起主张一举灭赵,秦相范睢却主张叫韩国和赵国割让几座城,答应他们讲和了,秦昭襄王同意,吩咐白起撤兵回国。可是秦撤军后,赵、
第82节《孙子兵法》与军事——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可谓是火攻的典型战例。曹操率大军80万,而孙刘联军的实力无法与之抗衡,于是周瑜与诸葛亮定下火攻之计,借火之力,改变了战争的结局。孙子所说的“发火有时,起
潍水之战龙且战败,齐国平定,天下大势的走向已经十分明朗。楚汉最终的决战在即,人们也逐渐看清,楚汉争霸真正的主角不是项羽、刘邦,而是兵法与谋略都无人能及的大将军韩信。他的一举一动,牵连着历史命脉。就如当
袁曹官渡之战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7月,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昌建都以后,袁绍遂借口许昌地势低下、潮湿,要曹操把汉献帝迁到鄄城(今山东省县东),以便于自己就近控制。这一要求,当然被曹操所拒绝。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