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航海家外交家王景弘简介 王景弘是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是道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宦官航海家外交家王景弘简介 王景弘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宦官航海家外交家王景弘简介 王景弘是怎么死的?
王景弘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宦官。王景弘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郑和相似,但是却没有郑和那么出名。
王景弘是福建漳平人氏,洪武年间入宫成为太监。在永乐三年的时候,与郑和等人一起下西洋,此后又参与了几次下西洋的活动,是此次远航重要的领导者之一。
王景弘在洪武年间入宫,推测他后来应该是被派到了燕王朱棣的领地当值,因为在建文年间,朱棣发动兵变,推翻建文帝,自己称帝为皇。王景弘在朱棣征战期间,一直跟随左右,帮助朱棣夺得帝位,很受朱棣的重用。
永乐三年,朱棣命郑和为使者率62艘巨型海船、27800余名官兵和水手组成庞大船队,出使西洋,向周边国家传扬明朝国威。这一次史无前例,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行动,王景弘有幸参与其中。而且他还是仅次于正使郑和的副使,是出使西洋各国舰队的领导人。等到后来,因为表现优异,与郑和同为正使。
第一次下西洋,王景弘和舰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经东海、南海,先后到占城、暹罗和爪哇、苏门答腊、三佛齐,随后北上印度洋,经柯枝、古里、加尔各答、忽鲁谟斯返航,历时两年多,于永乐五年回到南京。
回京之后,王景弘和郑和将各国进贡宝物进献给朱棣,随行而来的各国使者也得到了召见。回国之后不久,在同年同月,王景弘和郑和二人又一次开始下西洋活动,于永乐七年返回。
永乐七年九月,在休息两个月之后,王景弘和郑和第三次出使西洋,先后到过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山、小葛兰、古里,抵孟加拉湾后折回满剌加。在征得满剌加国王同意后,在那里修筑城墙和仓库,后回国。
永乐十一年,朱棣决定在北京建新都,王景弘随太子朱高炽监国。与此同时也招募工匠、舟师,开始为郑和第四次和第五次下西洋做准备。
永乐十九年,在郑和完成第四次和第五次下西洋之后,王景弘与郑和一道经历了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末年,王景弘在激烈的皇位之争中,因拥立太子朱高炽有功,被擢升为正使太监,其嗣子王祯也受赐世袭南京锦衣卫正千户。
洪熙元年,王景弘担任南京守备,在这期间,准备再次与郑和下西洋事务。宣德五年,王景弘与郑和一样为正使,共同率领第七次下西洋的活动,同时这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的活动。
宣德七年,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去世。王景弘独自率领船队返航。宣德九年,景弘受命以正使身份率船队出使南洋诸国。正统元年,在明英宗的命令下,不再使洋。此后因为负担过大,同时也因为海盗侵扰,明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像王景弘和郑和时期,多次远航出使的活动再不复见。
晚年的时间里,王景弘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整理航海资料上。留下了《赴西洋水程》等书,不过因为海禁政策,大部分航海资料都被销毁。甚至于就连王景弘这样一个伟大的航海家,在历史上也记载甚少,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相关参考
如果问中国最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是谁,大家的第一个反映,肯定是郑和。郑和七下西洋,宣扬中国国威,促进中国的对外交流,历史功绩显赫。甚至现代有许多学者认为,郑和先哥伦布而发现新大陆。 郑和能取得如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宦官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六十二艘,远航西洋。那么,朱棣为什么让郑和下西洋呢?下西洋的动因是什么呢?>> 明朝永乐
历史人物 王景简介_王景东汉水利专家_王景治黄河_王景是如何治水的
本名:王景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乐浪郡诌邯主要成就:水利工程专家,与王吴共修浚仪渠字:仲通王景–东汉水利专家 王景祖辈原居瑯邪郡不其县(今山东即墨西南)。八世祖王仲好道术,以善观天象知
人物生平投身行伍王景家族世代务农,他年轻时豪爽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善于骑射,不事生产,与同乡的恶少年结伙沦为盗贼。后隶属于后梁大将王檀,随其镇守渭台,与后唐庄宗李存勖在黄河沿岸对抗。王檀立下军功,
历史人物 王景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生平简介,王景做了哪些大事
王景(约公元30年—85年),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约汉章帝建元和中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
·王景唐王景唐,冶金物理化学家和金属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的电炉氧气炼钢及强化还原技术的创立和推广作出了贡献。在核燃料铀元件的研制任务中,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负责“
明朝人物中文名:郑和别名:马三保、马和国籍:明朝出生地:云南昆阳(晋宁)出生日期:明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年)逝世日期: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年)职业:航海家、外交家、宦官信仰:佛教、穆斯林主要成
王景常河北人,1916年生。先后毕业于空军军官学校、空军指挥参谋大学、台湾三军联合指挥参谋大学。曾任空军中队长、大队长等职。1960年任战术空军协同作战班少将主任。1967年任台湾澎湖防卫部中将副司令
王景宋字芝云,广西平南人。1898年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任粤军排长、连长等职。后任第四路军司令部参谋及第十二师营长,参加讨伐陈炯明诸战役。1926年参加北伐,因在武昌、贺胜桥及汀泗桥战役中屡立
东汉初年着名的水利专家、地理学家王景,曾经奉光武帝之命,治理好了泛滥达六十年之久的黄河水患而被载于史册,自从王景治河之后,黄河在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大的泛滥,后人将王景的功绩与传说中的大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