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七下西洋的航海家郑和简介
Posted 爪哇
篇首语:与其担心未来,不如现在好好努力,只有奋斗才能给你安全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七下西洋的航海家郑和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七下西洋的航海家郑和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郑和
别名:马三保、马和
国籍:明朝
出生地:云南昆阳(晋宁)
出生日期:明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年)
逝世日期: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年)
职业:航海家、外交家、宦官
信仰:佛教、穆斯林
主要成就:郑和下西洋;经历靖难之役
逝地:印度古里
(历史lishixinzhi.com)墓葬:南京牛首山郑和墓(衣冠冢)
父/兄:马哈只/马文铭
郑和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元朝初年,郑和的祖先移居云 南,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郑和原本姓马,名“和”,生在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因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郑和母亲姓温,非常贤良。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哥哥叫马文铭。郑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
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 云南的元朝 势力,派手下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明平云南之战。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在军中做秀童。后来,进入南京宫中,在14岁那年来到北平的燕王府。燕王朱棣见马和聪明、伶俐,便把马和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为了提高身边服务亲随的文化水平,朱棣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马和很快便成了学识渊博的人。
由于马和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内侍中无出其右”,尤其是在帮助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马和立下大功,更为朱棣所赏识。在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赐姓授职的方式表达他对有功之臣封赏与恩宠时,马和被赐姓“郑”,从此便改称为“郑和”。同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史称三宝太监 。
出任正使是由于朱棣皇帝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率领船队下西 洋。首先,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郑和成年后,经受了战火考验,跟着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为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将二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郑和下西洋中的几次军事行动也证明了郑和的军事指挥才能,确保了这几次军事行动的成功。
航海事件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造长44丈广18丈大船62艘,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后向爪哇方向南航,1406年6月30日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西爪哇兵杀郑和士兵170人,西王畏惧,献黄金6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兵。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横,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郑和船队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押陈祖义等献上,陈祖义等被问斩。施进卿被封为旧港宣慰使。旧港擒贼有功将士获赏:指挥官钞一百锭,彩币四表里,千户钞八十锭,彩币三表里,百户钞六十锭,彩币二表里;医士,番火长钞五十锭,彩币一表里,锦布三匹。
第二次下西洋
明永乐五年至永乐七年(公元1407—1409年)。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郑和回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南端)、锡兰、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等国。于永乐七年夏七八月间回国。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碑文中记有“谨以金银织金、纺丝宝幡、香炉花瓶、表里灯烛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养,惟世尊鉴之”。此碑于1911年在锡兰岛的迦里镇被发现,现保存于锡兰博物馆中,是用汉文、泰米尔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汉文尚存,是中斯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珍贵文物,也是斯里兰卡的国宝。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相关参考
古碑填补《明史》空白 还原七下西洋史 解密航海家郑和 ”身世”
郑和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平使者。郑和七下西洋,前后二十八年的航海活动,为我国和世界航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成为我国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灯塔式”的人物。航海家郑和像关于郑和身世,很长一段时间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 郑和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明初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郑和几次下西洋,七下西洋/美洲其实是他发现的”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郑和下西洋是著名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当然郑和下西洋可并非只有一次呢,那么郑
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半年的壮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这三个方面的分量依次降低。受目
下西洋:七下西洋是我国航海史上的一大壮举,但是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是什么呢?历史上的解答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就来看看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燕王的人马已经到达了南京金川门,打算出迎,左右人等都散去了,
还不知道为何大航海时代的欧洲海员会得坏血病郑和船队却不会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近代的航海探索中,很多船队的成员都遇到了可怕的坏血病。有时候会有超过50%的船员,因
如果问中国最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是谁,大家的第一个反映,肯定是郑和。郑和七下西洋,宣扬中国国威,促进中国的对外交流,历史功绩显赫。甚至现代有许多学者认为,郑和先哥伦布而发现新大陆。 郑和能取得如
郑和率领的七下西洋壮举,拉开了15世纪世界大航海活动的序幕,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华民族面向海洋,探索海洋,不断谱写了海洋文化的新篇章。郑和下西洋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
郑和航海图众所周知,郑和七下西洋写在了古代中国航海史上最华丽的篇章。但在下西洋活动停止之后,古代中国还航海上马上就色彩暗淡,更错过了西方近代崛起的大航海时代。很多人至今对于古代中国未能引领世界进入现代
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鼓励生产,恢复经济,开通漕运,国家较为繁荣安定。为了宣扬国威、扩展明朝与各国的交流贸易,明成祖派三保太监郑和率庞大的船队屡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