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曾国藩与李鸿章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二、曾国藩与李鸿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二、曾国藩与李鸿章

2、收拾曾国藩的胞弟斩了李鸿章侄儿

二、曾国藩与李鸿章

  勿庸置疑的确是满清命运的挽救者而则是晚清命运的支持者二人关系清末五十年的大局。两人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正值太平天国上下一片欢欣鼓 舞。确切地说,两人都是靠了镇压太平军起家的。两人的关系在当时、后来也被人所重视。确切地说,两人的关系很复杂。他们是晚清那段历史的一个写照,有人 说,没有曾国藩就没有李鸿章,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就没有晚清。此言并不为过。> >   1.由师生到僚属> >   李鸿章考中进士那年,是二十四岁。在这之前,由于他父亲与曾国藩的关系,他已经拜在曾国藩门下,甘心当过一段时间弟子了。中进士后,李鸿章在北京任职,经常向曾国藩请教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以此来拉近师生关系。> >    1852年,曾国藩的母亲死了,他回湖南守孝。时值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朝廷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该年年末,朝廷命曾国藩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 练。几乎在同时,三十岁的李鸿章奉旨结束了在北京的官职跟随侍郎吕贤基回到老家合肥开始办团练,准备与太平军作战。这段时间曾国藩与李鸿章并没有联系。老 师忙着打太平军忘了还有这么一个学生学生忙着准备和太平军作战也忘了还有这么一个老师。> >   八个月后李鸿章与吕侍郎在舒城被太平军围困崩 溃不可避免。这个时候李鸿章的父亲不失时机地病倒了李鸿章赶紧以此为借口奔了庐州不久舒城别攻破吕贤基自杀团练自然办不成了不久李鸿章被他当年会试的座师 安徽巡抚福济聘为幕僚但福巡抚对军事却在与太平军的战役中不但经常打败还常常弄丢很多军需物资与士兵到后来这位巡抚就不打了而是采取了躲避策略太 平军的势力不断壮大,李鸿章就跟他说,总这样退避不是办法,应该与长毛决战。当时,安徽提督郑魁士任前敌总指挥。此人与福济的无能旗鼓相当,听了李鸿章的 话后,他问,长毛如此强盛,阁下既然主张与之决战,敢保证必能胜吗?> >   李鸿章想都不想就答应下来,并且立了军令状。不得而知,他当时的胆子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 >   郑魁士接过李鸿章的军令状,又看了看这位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就把兵权交给了他。李鸿章昂首挺胸道:“很好!”> >   是很好!> >   晚清重臣李鸿章。李鸿章于1823年2月15日出生在安徽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一个“耕读之家”,1847年中进士,初从师曾国藩,讲求经世之学。> >   只刚一开战,李鸿章的雄心与指挥能力明显不对称。太平军几乎没有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合肥。整个合肥被太平> >   军占领并且屠杀,李鸿章老家所在的寨子也不能避免。他的老婆和最小的那个儿子因为他的吹牛而命丧九泉,忙乱中,他与家人逃到了镇江。呆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又待不住了。> >   本来,待不住是好事,他决定去各处走走。但每个督府一见是他,就都婉言谢绝了。在这些人眼里,李鸿章不过是个说大话的小人物。> >   1858年,李鸿章听说曾国藩在江西督师,便不舍昼夜地赶去相见。他到了江西后,托人给曾国藩去了一封信,信中谈到自己多年来的怀才不遇,现在来求见老师,很想一展抱负。> >   他认为,曾国藩是自己的老师,而自己又不差,自然,老师肯定会将其纳入账下的。想不到在旅馆里待了一个月,曾国藩像是根本不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似的,没有理他。> >   李鸿章只好又托人打听,经过一番了解,他明白了。老师对他立过军令状的事情很不看好,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好:少年科甲,志高气胜,难于驾驭。> >   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建于19世纪末故居当年规模很大,许多人用“李府半条街”来形容李家住宅群的恢弘气势图为中厅福寿堂。> >   所以,让他住一个多月旅馆是想折其锐气。> >    李鸿章当时就来了火,准备回京再去当他的文职小官去。可曾国藩手下的幕僚们倒是很看好他,得知他要走,就替他向曾国藩求情说,他以前是这样的,爱吹牛, 有些毛病。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磨炼,早就不是当年那样了。还望您看在师生情谊上给他一个差事。曾国藩想了想,才让李鸿章进入自己的幕府,让他暂时充当幕 僚,主要工作就是掌管文书。> >   可进入老师的幕府后,弟子李鸿章的日子并没有好过。首先在起居上,他和老师就有了矛盾。曾国藩秉承着早睡 早起早吃饭身体好的原则,历来都是黎明十分就开饭,并且和幕僚们一同进餐。而李鸿章睡得很晚,起得也很晚。但他又不能不早起,因为他不到,曾国藩就不开 饭,那些幕僚们只好看着菜干着急。> >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李鸿章对湖南人这种讨厌的习惯不耐烦了。有一天,下人来叫他吃饭,他推说头痛,吃不得饭。可正要继续睡去,军营里的差官来了,并且跟他讲,如果您不到,曾大帅就不吃饭。李鸿章只好起来赶到大帐吃饭。> >   曾国藩吃完了,放下筷子,冷冷地对他说道:“你既然进了我的幕府,我有一言当讲于你听。这里推崇的是一‘诚’字而已。”说完,也不等他答话,扭头就走。> >   李鸿章张着嘴,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了。> >    过了些日子,曾国藩让李鸿章主管批折奏稿。几个月后,曾国藩对他说:“你的长处再于公文,草拟的奏稿咨文都有过人之处,将来一定很有建树,很可能超过 我。”这是自李鸿章进军营后,老师第一次表扬他。他激动地手直抖,说道:“我从前也入过几位封疆大吏的幕府,然而都茫无头绪,自从到了大帅帐下,才清楚了 方向,确实获益匪浅啊!”> >   2.李元度事件> >   李鸿章对曾国藩说的那番话显然有拍马屁的成分在,曾国藩不相信,李鸿章 本人自然也不相信。在他任曾国藩幕僚的那段时间,他的雄心壮志一度勃兴。急于立功立名、不甘居人之下的心理时常反映在他的言谈举止间。曾国藩除了劝诫他 外,有一段时间很想把他赶出军营去。两个人的矛盾已经显现,一个想继续磨砺对方,而对方却认为自己已能独当一面,准备不再屈于师傅门下。> >   1860年3月,曾国藩设立的江南大营第二次被不要命的太平军攻破,东南局势溃烂不可收拾。朝廷经过探讨,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其实这是个空衔,>

收拾曾国藩的胞弟斩了李鸿章侄儿

彭玉麟是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他是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等。他曾六次辞去高官,为世所罕见。他还画万幅梅花以纪念心中永远的梅姑,而且每幅必自题一诗,无一雷同,而句意必有所托。每成一幅,必盖一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可谓痴情奇绝,遗世独立。

他不负曾国藩之厚望,率领湘军水师于湘潭之战击败太平军,后随军攻陷岳州,在武汉、田家镇连败太平军水师。后来他率领的湘军水师在江西湖口被石达开打败。于是他整顿水师,配合陆军大败太平军于樟树镇、临江等地。接着,他率领的湘军水师与杨载福的部队一起攻占湖口、九江、安庆,升任水师提督,兼兵部右侍郎。在攻占天京(今南京)的战役中,他亲率水师策应曾国荃的陆师沿长江东下,堵截天京护城河口。第二年他与杨载福等攻下江浦、九洲、浦口,断绝了天京粮道,成为攻陷天京的大功臣。在剿灭了太平天国后,他一心扑在清军的长江水师的建设中,为清军的这支水师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后来倾注了彭玉麟无数心血的长江水师被李鸿章全盘接收,成为北洋水师最主要的力量,近代海军起步于斯。

彭玉麟曾作一联,时人津津乐道,上联“烈士肝肠名士胆”,下联“杀人手段救人心”。他打仗以“不要命”而著称,“日日争命于锋镝丛中”。

彭玉麟对官场腐败深恶痛绝,下决心不与腐败官员为伍。他任长江水师提督治理水师及兵部尚书的时候,秉公办事,疾恶如仇,严惩恶势力,甚至不惜得罪清廷高官大红人曾国藩和李鸿章。曾国荃是曾国藩亲弟,彭玉麟发现曾国荃的陆军部队纲纪废弛,还抓住了曾国荃手下的两名吸鸦片的战将。曾国藩是彭玉麟的恩师,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但是彭玉麟却不顾师生情谊,毅然提笔三次弹劾曾国荃,致使曾国藩大怒写信给他责问自己弟弟到底哪里得罪了他。

有一年,彭玉麟路过安庆,忽然有人拦马喊冤,状告当地恶霸李秋升。李秋升是李鸿章的堂侄儿,仗着权倾朝野的李鸿章的势力横行乡里、夺人妻女,当地老百姓敢怒不敢言。经调查,彭玉麟掌握了足够证据,把李秋升抓来审讯,李秋升竟然藐视彭玉麟不敢把他怎么样而供认不讳。彭玉麟断然下令:“此人不除,安庆难安宁。”这时,安徽巡抚闻讯,风疾火急地赶来求情,彭玉麟开栅迎接,密令手下速将恶少斩首。巡抚还在字斟句酌,恶少业已命赴黄泉。事后,彭玉麟致书李鸿章,只是轻描淡写:“令侄坏公家声,想亦公所憾也,吾已为公处置讫矣。”李鸿章阅毕对彭玉麟恨之入骨,却还只得回信道谢!

彭玉麟任职期间还先后弹劾处置了腐败无能官吏一百余人,其中不乏高官。此外,彭玉麟的一个外甥曾任知府,由于贻误军机也被他杀了。他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民间流传下一句佳话:“彭公一出,江湖肃然。”安庆候补副将胡开泰召娼杀妻,彭玉麟怒而杀之;湖北总兵衔副将谭祖纶诱劫朋友发妻,还杀人灭口,州、县官员与他沆瀣一气,连总督都袒护他,但彭玉麟照样绳之以法而斩之。

彭玉麟以一介书生投身湘军水师,由于他智勇双全,在攻打田家镇、湖口等战役中屡立战功,便逐步擢升至水师统领,成为湘军水师统帅。先后被朝廷授为金华知府、广东按察使、安徽巡抚、太子少保、漕运总督、水师提督、兵部右侍郎、署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他视富贵如浮云,一生中曾六辞高官。所以当时民谚有“彭玉麟拼命辞官,李鸿章拼命做官”。

相关参考

进入晚清权力中心的洋人 与曾国藩李鸿章地位相

核心提示:赫德是北爱尔兰人,在中国长期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被清廷视为客卿。1863年11月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休假离职回国,仍挂总税务司的头衔。在主持中国海关的近半个世纪中,赫德不仅在海关建立了总

曾纪泽叶剑英 曾纪泽与李鸿章

  曾纪泽  曾纪泽是曾国藩的长子,曾国藩又是李鸿章的老师,曾纪泽与李鸿章同为大清外交出力,两人在处理外交事件上自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分歧。  曾纪泽  曾纪泽的堂曾孙女曾宪植是叶剑英元帅第三任夫人。 

收拾曾国藩的胞弟斩了李鸿章侄儿

彭玉麟是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他是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等。他曾

李鸿章之兄李瀚章简介 李瀚章的子女后代

  李瀚章  李瀚章是李鸿章的哥哥,兄弟二人都跟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开始发迹,曾国藩和胡林翼都很赏识他,曾是曾国藩的办公室当幕僚。  李鸿章之兄李瀚章简介  李文安有六子,李瀚章居长,李鸿章居次,

左宗棠与曾国藩“交恶”始末

核心提示:有人认为:曾国藩与左宗棠闹别扭是暗中默契唱双簧,左宗棠以塞防为急,李鸿章以海防为先,两人意见不合,势同水火,也是故伎重施。汉族重臣功高震主,要免遭满清皇室的猜忌,就必须将屡试不爽的障眼法用好

实至名归的“夜猫子” 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提到中国晚清历史,必谈张之洞,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因为这事,还时常遭到别人的弹劾!张之洞(18...

实至名归的“夜猫子” 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提到中国晚清历史,必谈张之洞,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因为这事,还时常遭到别人的弹劾!张之洞(18...

曾国藩、李鸿章培养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为何左宗棠却没有

《清史稿》中对左宗棠的评价,完全是与曾国藩对比进行的。《左宗棠传》说:他为人多智略,对自己非常严格,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没有圆滑的行为。同治皇帝曾指出左宗棠的缺点,就是褊忠,有些偏听偏信、偏激。既然《

晚清重臣的文斗与武斗

导读: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从洋务运动之后整个中国后来90年的引领者,这两人属于不同阵营,却出自同一集团,都出于曾国藩的湘军大帐之下,不过当李鸿章还只是一介文书的时候,左宗棠就已经是杨秀清的

刘坤一晚年做了哪两件大事 怎么评价刘坤一

  刘坤一雕像  刘坤一事晚清重要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离世后他代表湘军苦撑大局,中日甲午战争时任湘军统帅指挥湘军出关与日军交战。  刘坤一晚年做了哪两件大事  一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