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的文斗与武斗

Posted 太监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晚清重臣的文斗与武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晚清重臣的文斗与武斗

2、曹操刀刀见血骂人真是骂出了水平

晚清重臣的文斗与武斗

导读

: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两个人可以说是从洋务运动之后整个中国后来90年的引领者,这两人属于不同阵营,却出自同一集团,都出于曾国藩的湘军大帐之下,不过当李鸿章还只是一介文书的时候,左宗棠就已经是杨秀清的座上宾客了,不仅是杨秀清,即使是在当时的帝国实际上的元首慈禧老太婆心中,左宗棠的地位也是明显高过李鸿章的,慈禧对左宗棠的心态是有目共睹的尊仰有加,但是对李鸿章,恐怕大多数时候应该是被逼无奈的一种态度,纯属利用,没用就扔,就如曾国藩所言,李少荃这个人就是太会做官了!而左宗棠的顶戴花翎却是一刀一枪真本事干回来的,在这一点上李鸿章是不如左宗棠的。但单就敛财之术上左宗棠却又是远逊李鸿章,另人费解!

当帝国内战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李鸿章还只是一介幕僚而已,而左宗棠已经开始独立领军作战。当李鸿章回淮之后,在国内位列前排的徽商集团的直接支持下创建了后来雄霸帝国的淮军集团,就兵出上海之后,更是背靠江浙财阀及外国资本主义财团,可谓财雄势大,兵强马壮!在当时所有被曾国藩考虑到的人当中,最后就李鸿章选择了上海也是可以看出李鸿章这个人已经是一个对现代文明有深刻认识的现代中国人,但是,他当时在主要战区是没有任何地位的!统兵打仗他不行,至少在曾国藩帐下他是排不上主要位置的,所以他选择了上海,没有位置也不能排除是主要原因,而后来他在曾国藩出问题的时候落井下石,更是体现出了一种报复心态,在李鸿章尚未成军的时候左宗棠已经在和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农民军出身的的青年军事天才李秀成,陈玉成浴血奋战。李鸿章的淮军以安徽本地的团练乡勇为士兵基础,但是其背后强大财富力量才是他真正的王牌,而在淮军兵出上海之后得到了更为强大的江浙财团以及帝国主义财团直接支持,正是拥有了巨大的财政支持,淮军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迅速膨胀。

李鸿章和左宗棠最大的不同点是在当帝国内战结束之后才出现端倪,天京战役结束之后,曾国藩就开始力主裁军,湘军好几十万的骄兵悍将血战多年,尚未论功行赏也就罢却要裁军当时的反对声有多强可想而知,更有甚者,要湘军北上推翻满清朝廷光复“汉室”,但是曾国藩却没有那么做,在这一点上对他我是钦佩的,他至少是爱国的也爱他的民族,这一点可以用后来孙中山及国民党强逼清帝退位所造成的历史来证明他的抉择是正确的。可是李鸿章却是另有打算,以捻军未灭为由抗拒裁军。当捻军被灭之后,淮军不弱更强,更能说明这个人的私心之重!

内战完全结束之后,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在这场以汉族官僚集团为中心的进步改革当中,在中国历史当中正式出现了左中右三者的政治倾向,简单划分,曾国藩,张之洞等居中,左宗棠,沈保桢一派偏左,而恭亲王,李鸿章则是很确定的右派领袖,三者的政治倾向在其对外来文明的对待态度上是各具特色的,中间派立主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右派则极力推行全盘西化,李鸿章是主张全盘西化的,但是这个人权谋之术非常高明善于隐匿;左派则把重心放在了吸收先进文明,自力更生寻求改革道路之上!

三者各自筹办了不少现代工业及军队,比较有代表的以江南制造局与马尾造船厂,中间派因为“天津教案”偃旗息鼓就不多谈,江南制造局与马尾造船厂模式相近,只是前者越走就越落在时代之后,而后者却是激情澎湃越发生命!如果不是左宗棠走得太早,后来也许中国的历史不会那么悲哀,就财力而言李鸿章能调动的财力远胜左宗棠,可是其右翼本质决定了他绝对不会真心全意的去热心进步改革,他热心的只是他的地位及财富!这也是中国左右两大阵营最根本的区别。

提到现代工业就不能不说福建水师,因为军舰是那个时代最高层次的工业集成实体,福建水师创立之初走的也是北洋舰队的模式,一个字,买,可是在根基打下之后,由全头是买逐步转变为买主造辅,更慢慢走向自主建造,两大中流砥柱在买和造的倾向上已经出现了严重分歧,李鸿章在权谋上的高明更是在这一点上显露了出来,造是非常耗费的,而且自主制造所能带来的效果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挥出来的,所以在这个问题无疑李鸿章是非常高明的,他选择韬光养晦一心积累财富,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为他的政治团队积聚了强大的财政基础,这一点,左宗棠输给了他不少,可是,正是李鸿章的这种行为导致了最高权力对他产生了怀疑,这样的结果在甲午战争之后,淮系团队一朝崩析!左宗棠与李鸿章的不同选择在政治上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慈喜实际上是很恨左宗棠的,江南地区是当时的国库主要来源,左宗棠几乎独揽一方财政,大半个中央朝廷都对他非常不满,但是却又没有理由弹劾他,钱都用在了国家利益之上,没有谁能挑得出他的把柄,更有些保守派大臣以耗费过重为由多次要求关闭马尾造船厂,从此足可见自主建造是多么的困难,这是一个可以把手烧掉的烫山芋,而他并没有放弃更没有退后,一力苦撑;而李鸿章避重就轻的行为就可以看到他在政治上的手段高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财富之上,既不得罪人,又能得到保守派的支持。在1880年之前其实福建水师就已经是亚洲第一了,只是这只舰队的领袖太过清高,没有任何一个文人能不厌烦他,所以在舆论眼里这只亚洲的无冕之王是没有任何理由给它加冕的。在财政问题上就不能忘记一个小人物,一个太监,他是慈喜在内廷最信任的宦官,慈喜能只手遮天这个太监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甚至于没有这个太监也不会有慈喜的后来的,说到这个太监就必须提到那位满族最可怜的皇帝,同治皇帝,幼年丧父,又有一个恶毒的母亲,他是非常痛苦的,可是他的血统是优良,我是反对血统主义的,可是这个就活了19年的皇帝却是我很喜欢的,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并且是个很勤奋的君主,他支持改革的倾向是很明显并且富有激情,甚至可以说远远超过了海的那一边那个日本人的君主,大家要理解一点,明治没有那么一个强势的母亲,如果有,我可以肯定他同同治相比,只能算一个懦夫。那个不知死活的太监,竟然敢到当时中国最激进的地方去挑衅他的君主,足可见那个女人的权力欲望已经到了什么地步,自己的儿子,表面上的一国之君,被一个太监挑衅,这大概也算那个时代的一个奇迹,结果呢,小皇帝恨他入骨,可是他没有那个实力去挑战他的母亲,他是没有权力对他母亲的宠臣下手的,左宗棠这个时候站了出来,他对皇帝是很忠诚的,忠诚到甚至于敢去对抗帝国实际上的统治者,安得海是怎么死的,这笔帐慈喜是绝对要算在左宗棠身上的,可是她没有,也不敢!

曹操刀刀见血骂人真是骂出了水平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君子动口不动手”。本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与别人发生争执时,最好是动口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要动手争斗厮打,用“文革”的话说,就是“要文斗,不要武斗”。然而,古往今来,许多自认为君子的人竟把“动口”变成了骂人艺术,以至于有人发出“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会骂人的人的感叹”。的确,从古至今,有哪一个人不骂人,而哪一个人又不被人骂呢?

把“动口”变成了骂人艺术的集大成者,应该非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莫属。只要翻开这部书看一看,便随处可见骂人的场景:武将们上阵打仗时大声喝骂,可以提高士气,激发斗志;文人们的“君子动口”既可以博采取乐,又可以抢占先机。因此,不论武将,还是文人,无不觉得张口骂人,其乐无穷。

在《三国演义》中,使用最多的骂人词汇叫做“贼”,无论什么身份、多大年龄都能“适用”,农民起义军首领张角、张梁之流被官府骂为“黄巾贼”;贪官督邮被张飞骂作“害民贼”,而张飞因为一对大眼向外凸的很厉害而被吕布骂为“环眼贼”;投降曹操的文聘被刘备骂作“背主之贼”,而刘备本人,也曾被骂过“大耳贼”;即便是文人出身的诸葛亮也会骂人,他曾大骂王郎“苍髯老贼”,一副文邹邹的腔调,融艺术性于痛骂之中,彰显出南阳文人的高标。而“贼”中的“高大上”者还是“国贼”,能够有资格享受这样“殊荣”的只有董卓、曹操二人。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许多人都会张口骂人,但也无不讲究骂人艺术。在三国时期,官府民间都重视门第出身,因此门第出身便成了骂人的一个绝佳素材。比如,小商贩出身的刘备常被骂作“织席贩履之徒”、“织席小儿”,而曾在乡下住过的诸葛亮也常被人叫做“山野村夫”。邓艾小时候是放牛娃,钟会曾骂其“放犊小儿”,马超领兵攻刘备时,张飞威风凛凛的杀上阵来,大吼一声:“认得燕人张翼德否?”不料马超一句骂人的话差一点把张飞噎死:“吾家累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马超的这句话可谓是骂出了精彩,骂出了水平。

被骂得最惨的是吕布。这位被称为“马中赤兔、人中吕布”的三国第一名将因为投靠的主子太多,常被人骂作“家奴”,如袁术的大将李丰和吕布阵前相遇时曾骂:“吕布,背主家奴!”形容吕布最经典的还是张飞那句“三姓家奴”,吕布本姓吕,后来认丁原作干爹,又认了董卓作老爸,可不就是“三姓”吗?也难怪吕布一听几乎气得吐血,拼命也要杀了张飞。

但是,纵观一部《三国演义》,不难看到,最能骂人、也最会骂人的人无疑是被称为一代枭雄的曹操。《三国演义》通过对曹操许多骂人情节的精彩描写,刻画了曹操的性格,丰富了曹操的形象,可谓传神之至。曹操骂人既讲究艺术,也讲究策略,能抓住对方的弱点和要害,一针见血,一招制敌,让对方没有反驳和对骂的机会,可谓出口不凡,当之无愧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典范。

在《三国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一章中,董卓被袁绍率领的天下十八路诸侯打败后,无心恋战,从洛阳逃到了长安。曹操建议乘胜追击,一举灭掉董卓,却遭到了袁绍等诸侯们的拒绝。看到大好机会将会错失,曹操大怒骂道:“竖子不足与谋!”其实,“竖子”一词,出自《史记・项羽本记》,原指男性勃起,后来演变为童仆、小子的代名词,是对人的一种蔑称。后来晋朝初年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登广武山而叹:“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这里的“竖子”也是这个意思。曹操用“竖子”一词来辱骂袁绍等天下诸侯,可谓是惊世骇俗!

在《三国演义》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一章中,曹操剿灭黄巾残余势力后,一时间威震山东,于是派人把父亲曹嵩接过来享清福。徐州太守陶谦为了讨好曹操,安排部将张]一路护送。不想张]起了歹心,抢了财物,杀了曹嵩。曹操得到消息后,率军前来报仇,“身穿缟素”,“扬鞭大骂”陶谦:“老匹夫,杀吾父,尚敢乱言,谁当生擒老贼!”

“匹夫”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昭公六年》,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后来多指有勇无谋的人,或者是家伙、东西、无知识人的詈词,含轻蔑意味。曹操不分青红皂白、撒泼无赖似的把陶谦骂作老匹夫、老贼,陶谦的自尊心、颜面和斗志都遭受到了沉重打击,甚至一度想“自缚往操营,任其剖割”。

其实,在这部古典名著中,骂人“匹夫”的人比比皆是,比如,诸葛亮痛骂王郎作“皓首匹夫”;张飞城下讨战被严颜一箭射中头盔时也曾跺脚大骂“老匹夫,我要生吃你的肉”;严颜也不示弱,骂张飞“贼匹夫”;而后来被称之为“武圣人”的关羽一天到晚更是“匹夫”二字不离口,他在过五关斩六将之时几乎每到一关都要把那里的守将骂为“匹夫”。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一章中,刘备干掉夏侯渊占领汉中后,气急败坏的曹操率军前来报仇。两军对阵,刘备派义子刘封出马。曹操破口大骂刘备:“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据敌!”而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一章中,刘备自封为汉中王后,曹操知晓,非常生气,不禁“大怒”,又骂刘备:“织席小儿,安敢如此!”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刘备出身低微,年轻时因为家贫,曾干过“贩屦织席”的低贱职业,这是出道后自称汉景帝后裔的刘备,感到最没面子、最无奈的伤心往事。曹操可不管什么江湖道义,他抓住刘备出身低微这件“短处”,三番两次的揭刘备不太光彩的老底,不但把刘备骂了个狗血喷头,同时也让刘备在部下将士面前颜面扫地。

相关参考

曹操刀刀见血骂人真是骂出了水平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君子动口不动手”。本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与别人发生争执时,最好是动口摆事实,讲道理,而不要动手争斗厮打,用“文革”的话说,就是“要文斗,不要武斗”。然而,古往今来,许多自认为君子

晚清幕府专题四——从幕府制度看晚清重臣张之洞政治贡献与地位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河北南皮人。先后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晚年入阁拜相,官至体任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光绪年间南洋张之洞派系与北洋李鸿章派系形成双峰对峙的局面。与传统

实至名归的“夜猫子” 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提到中国晚清历史,必谈张之洞,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因为这事,还时常遭到别人的弹劾!张之洞(18...

实至名归的“夜猫子” 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提到中国晚清历史,必谈张之洞,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因为这事,还时常遭到别人的弹劾!张之洞(18...

揭开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

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去权力,也失去了北洋海军;对于晚清,30年自强运动,至此,全盘破产。对于这个国家,这是真正的惨败。120年后,我们仍然以极大的投入来研究它,其

晚清重臣左宗棠是如何收复新疆的

  在早些年以前,对于左宗棠与新疆,给的判定是新疆人民起义,因此学术界并没有肯定左宗棠的功绩。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史料的出现,才终于认可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为现在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

晚清重臣张之洞谈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野心勃勃不可重用

张之洞与李鸿章保持着长期的敌对关系,积不相能,互不买账,天下人皆知。张之洞与袁世凯的交道如何?他们若即若离,非敌非友,该利用时彼此利用,该帮衬时互相帮衬,在官场,明里较劲和暗中拆台,两人也未能免俗。张

晚清重臣张之洞轶事

张之洞长得不帅,个子很矮,初任湖广总督时,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的一名画家甚至拿他开涮,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画上的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位同事。如此诋毁朝廷重臣,败坏总督的名声

晚清中兴第一重臣不是曾国藩

他就是胡林翼,字贶(kuang)生,号润芝,对稳定晚清严峻政治形势平息内乱有卓越贡献,进而为随后的「”同治中兴”奠定重要基础的人物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巡抚”的胡林翼。可惜胡林翼英年早逝,在湘军攻克

晚清重臣之子巴黎开豆腐公司 赚钱助孙中山搞革命

导读:李石曾是李鸿藻的公子。李鸿藻是晚清重臣,清流派的领袖,在世的时候,很有点保守的色彩,总是跟搞洋务的人过不去。但是他这个晚年得的儿子,思想却新潮得紧,于国学没有兴趣,在科举上没有半尺进展,却早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