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晚清汉族重臣,他们支撑了大清五十年,个个都威风八面

Posted 汉族

篇首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晚清汉族重臣,他们支撑了大清五十年,个个都威风八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晚清汉族重臣,他们支撑了大清五十年,个个都威风八面

由于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晚清汉臣表现非常出色,相应的地位也很快提升,虽然地位还不能真正与满臣平起平坐,但已经是清朝存在与否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晚清四大名臣所代表的的汉族大臣们支撑大清危局五十多年,可谓清朝的股肱,个个也都威风八面。图为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在曾国藩的倡议下,中国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有一句话就是对曾国藩的最大褒奖,“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当学胡雪岩。”时至今日,曾国藩依旧受到无数人追捧,称其为“千古第一完人”。死后谥号“文正”(清朝文正是文官最高谥号),后世称其“曾文正”。

图为中年时期的李鸿章。李鸿章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作为晚清最知名的官员,李鸿章是曾国藩的门生,他一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当然还有为后世诟病最多的不平等条约签订第一人。(李鸿章签订条约绝非他之所愿,他只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

图为意气风发的李鸿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李鸿章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更视为大清“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作为晚清汉族重臣,支撑了风雨飘摇大清多年,为大清续命真可谓鞠躬敬萃死而后已。死后清廷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

图为民族英雄左宗棠。这是非常珍贵的照片,让我们有幸目睹左宗棠的真实面貌,真是正义凛然,威风八面,目光如炬。左宗棠,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图为身着便装,头戴顶戴花翎的陕甘总督左宗棠侧面照。左宗棠戎马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尤其是平定回乱、收复新疆,对保卫中国西北地区贡献颇大。死后晚清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图为张之洞身着官服照片。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人物,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教育上他创办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广雅书院,工业上他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其中汉阳铁厂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钢铁工业,曾是当时亚洲首创的最大钢铁厂。

图为刘坤一肖像照。刘坤一是湘军著名将领,晚清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广西布政使、江西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后,他坚决反对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1901年与张之洞连上三疏,请求变法,提出兴学育才、整顿朝政、兼采西法等主张,称“江楚三折”,多为清廷采纳。

图为戴鸿慈照片。戴鸿慈自幼聪颖,后历任礼部、户部侍郎,法部尚书,参预政务大臣,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太子少保等职。1905年,户部右侍郎戴鸿慈作为五大臣之一,出使欧美考察政治。回国后极力主张立宪。他还提倡中国要富强,必须“固边疆”、“振兴实业”及开矿、兴学、修铁路等,是清末具有开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

图为盛宣怀老照片。盛宣怀是清末官员,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盛宣怀参与创办第一个民用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1880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航运公司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1897年创建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图为担任山东巡抚时期的袁世凯。袁世凯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袁世凯早年在华北组建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雇佣德军教官,创办警、步、马、炮、工、辎等兵科,设立现代化的通讯兵学校,培养大批军事人才,先后有5人当上中华民国总统或总理。

图为袁世凯图片。袁世凯对工业、农业、商业三者并重发展,甚为得策,尤其对中国的工业化有很大贡献。工业方面,他积极发展实业经济,1905年,他出面筹钱,督修了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袁世凯在遭谴归隐之后还说出“官可不做,实业不可不办”的话。袁世凯兴学重教,主张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校,积极倡导学子留洋。

图为袁世凯在河南安阳洹上村“隐居”时的留影。由于后期袁世凯北洋集团势力的扩张,对掌握中央政柄的满洲亲贵集团的世袭地位构成严重威胁。皇室亲贵煽动一些御史上疏屡弹劾袁世凯权高势重,甚至预言将步曹操、刘裕后尘。虽然袁主动辞去各项兼差,并将北洋军交陆军部直接管辖,又被调离北洋等。但摄政王载沣还是以足疾为由将他“开缺回籍养疴”。后来辛亥革命期间他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参考

晚清重臣曾国藩为什么能在官场全身而退?

曾国藩是晚清极其重要的一位大臣,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如果少了这位曾文正公可以说大清帝国八成老早就被起义军拆成了碎片。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就是曾国藩代领的湘军和他的弟子左

历史人物 晚清重臣、大清裱糊匠李鸿章死后,给他的后人留下了什么遗产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大清走向灭亡的时代,满清这艘破船内外交困、风雨飘摇。李鸿章为挽救大清做了很多工作,也做出来很大贡献。由此好多李粉们对他大加吹嘘,接着国际友人礼节性质的话茬夸他是千古完人。其实马关条约

一个老外掌控晚清经济命脉五十年

罗伯特・赫德赫德,一个西方人,竟能掌控晚清经济命脉近五十年。在派系林立、官场腐败的清政府中竟能脱生出中国历史上最高效廉洁的“衙门”。赫德传奇而成功的一生,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仍然颇有借鉴意义。1868年

历史人物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 揭秘晚清重臣李鸿章发迹史

  简介:(1823-1901),亦称李合肥,汉族人,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其先祖本姓许,李鸿章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李家到

新中国发现一批晚清遗老遗少,问:大清亡了吗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发现一批晚清遗老遗少,问:大清亡了吗?中华大地经历过数次朝代更迭,最终走向共和,迎来今天的繁荣富强,历史的车轮在一个个历史事件的推动下,艰难而又坚定的向前行进着,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恭亲王之死 晚清重臣恭亲王死前留下什么遗言

恭亲王之死:1898年5月29日,农历四月初十。大清国改革开放的旗手,长期担任大清“总理”并受封为世袭罔替恭亲王爵位的爱新觉罗・奕?,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65岁(虚龄67)。平衡轮停摆了国际社

图2气势十足,图4是他的“通房丫环”

说起晚清政坛的常青树,非李鸿章莫属。这位在大清风雨飘摇之际,到处奔走给大清修补漏洞、签下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承担一个个骂名的老人,深得慈禧太后信任,一直在晚清政坛屹立不倒。今天庸夫就带你看一组晚清“常青

历史人物 竟个个都是好色之徒

  在这些大儒中,较有代表性的可举「」为例,这八个人是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与曾巩。>  虽然他们都是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文章千古流传,人们读了他们的诗、词、文章肃然起敬,可是从

历史人物 大清十二帝与他们最心爱的女人

爱新觉罗家的男人,也就是大清十二帝,我们曾听人说大清十二帝,个个都是情种,果然如此吗?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身为帝王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身不由己,当江山美人两难全时,他们要如何抉择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爱新

五岁时与父亲目睹,大盗康小八被捕,五十年后,仍难忘其英俊相貌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海战让清政府颜面丢尽,一年后1895年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京师上下从皇帝到臣民都紧张兮兮,人心不稳。而就在人心惶惶了两年,在1896年的年底,一件事情缓解了围绕在京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