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Posted 格里
篇首语:心态决定成功的方向,勤奋是推动学习的基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1885年2月,法国入侵越南,在法军统帅波里也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一看到法国的军队过来,吓得立刻逃跑。2月13日,法军一场战斗也没打,就占领了战略要地谅山。2月23日,法军进犯文渊州,守将杨玉科力战牺牲,清军纷纷后撤,法军乘势侵占广西门户镇南关,由于潘鼎新的战败,清政府革去他广西巡抚职务,任命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导镇南关前线的抗法斗争。> > 冯子材赶到镇南关后,根据前线清军各部之间互相不服的情况,先召集将领开了个会,使各将领在抗击侵略者的斗争中团结起来。然后依山建造了牢固的防御工事。一切准备都快做好的时候,为了打乱法军的进犯计划,冯子材决定。3月21日,冯子材率王孝棋部出关夜袭法军占据的文渊,击毁敌炮台两座,毙伤法军多人,取得较大胜利。> > 一天早晨,浓雾遮天,冯子材得到报告说:“尼格里(法军将领)趁着大雾来攻城了。”冯子材立刻找来了苏元春、王德榜和王孝祺等将领。他讲了一下自己的作战计划,然后命令各位将领马上分头行动。> > 尼格里从文渊城杀出后,把队伍分成了两路。一路攻打东岭,一路攻打长墙。他们在大炮的掩护下,依靠先进的武器,很快就登上了东岭。洋鬼子们一冲进炮台,便把炮口转向长墙开起火来。炮弹雨点一样落在长墙上,炸得石头砖块乱飞。正面的敌人也端着枪,冲了上来。冯子材一面指挥清兵奋勇还击,一面大声鼓励说:“弟兄们,为国报效的时候到了。千万不能让洋鬼子冲过长墙。不然我们还有什么脸去见两广的父老!”这时候,王孝祺领人绕到法军后面发动了猛攻。苏元春冒着猛烈的炮火,冲上了东岭。两方用大炮展开对攻,东岭上炮声隆隆,喊杀声响成了一片。可是,凶猛的洋鬼子并没有被打退。尼格里扯着脖子高声叫喊:“给我冲!谁先登上长墙,谁就升官发财!”法国兵在他的鼓励下,像恶狼一样,一边往上冲,一边嚎叫。> > 就在这关键时刻,法国兵突然乱了起来。原来是有人向尼格里报告,说王德榜率兵袭击了文渊城。往前线送食品弹药的运输队几次都被王德榜打了回去。> > 冯子材看机会来了,就大吼一声:“弟兄们,杀呀!”然后,他第一个跳出了长墙,挥舞着大刀朝洋鬼子冲了过去。战士们一见70多岁的老将军带头往上冲,也都奋不顾身地杀向敌人。洋鬼子在大刀长矛面前,吓得四散奔逃。尼格里拼命地嚎叫,可是根本就没有人听。没有办法,这家伙也只好跟着往后逃跑。打退长墙前的敌人后,冯子材又指挥士兵向东岭冲去。正在东岭上与敌人交火的清军见到这种情况后更加英勇顽强了,一个个像小老虎似的扑向敌人。法军前后都挨打,只好从东岭上逃了下来。> > 尼格里把两路败兵集中到一起,还想进行疯狂的反击。忽然山谷四周传来了一片呐喊声,他们抬眼一看,只见无数人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原来是周围中越两国的老百姓,支援冯子材来了。他们手里拿着各种武器,有刀枪,有棍棒,还有干农活用的锄头和铁耙子,他们没有一个怕死的,都不顾一切地朝洋鬼子冲去。在这种攻势下,尼格里全军覆没,像只狗似的逃走了。> > 告诉孩子> > 冯子材在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大获全胜并没能扭转清朝的政府继续沦为半殖民地的趋势,太后和她的走狗拿染满英雄鲜血的果实换取了一个较为缓和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成为中国历史柱上的耻辱。但是这一仗的胜利也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人们更有信心打败外国侵略者了。历史百科 中法战争的结局
中法战争的结局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这完全是慈禧、李鸿章的避战、卖国路线造成的。正当冯子材等人乘镇南关——谅山大捷的有利形势,团结各路大军,准备与越南爱国军民同心协力,光复越南大好河山之际,清政府却命令中国军队于4月7日全线停战撤兵。李鸿章把前线将士用鲜血换来的胜利,作为他媚外求和的筹码,向清政府建议: “当借谅山一胜之威,与缔和约,则法人不再妄求。” 清政府接受了李鸿章的这一建议。前线将士接到停战诏书,无不拔剑斫地,愤恨已极。冯子材不得不挥泪班师,将军队撤回中国边境。
1885年6月9日,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在天津正式签订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 《中法新约》。主要内容有:(一) 中国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确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条约; (二) 在中越边界保胜以上和谅山以北指定两处为通商地点,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 (三) 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贸易的进出口税率; (四) 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同法国商办; (五) 法国撤走在基隆、澎湖的军队。从此,法国势力侵入我国云南、广西,还首次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
在马江海战中丧师辱国的清朝官吏,在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也得到了一定的惩处: 舰队指挥官张成被判死刑,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闽浙总督何璟、福建巡抚张兆栋、福建会办海防大臣张佩纶 “即行革职”。
相关参考
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中法战争。中法战争(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中国在这次对外战争中,本来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只是由于清廷的妥协,签下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
中法战争的结局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这完全是慈禧、李鸿章的避战、卖国路线造成的。正当冯子材等人乘镇南关——谅山大捷的有利形势,团结各路大军,准备与越南爱国军民同心协力,光复越南大好河山之际,清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被人孰知的战役莫过于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然而却有这样一场战役使一些中法战争中的中国将领被国人所了解,这便是中法战争,历史上也把这场战争称之为清法战争。在这场不胜...
我每次去到一个地方,必须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昆明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民族的、植物的、还有历史的。我这次去的,是铁路博物馆。这里记载着昆明曾经的「”小火车”百年来的那些故事。。。。。。1885年,中
清末时期,腐败的清王朝面对一从西方列强的入侵,节节败退,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王朝。可是清朝在与西方列强作战的多次战争中,也并不是一败涂地的。而这场战役的结果被人们称为「”法国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打败了楚成王成就了中原霸业,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年纪已经很大。没几年晋文公就去世了,在他还在的时候别人不敢有所动作,他一死,晋国可就陷入到四面楚歌的境地。在晋文公去世后的一年里,晋国就打了
「中国第一」和13个博士学位> 1885年,中法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镇南关的大捷却换来一纸屈辱的《中法新约》。中国不败而败的古怪结局让这个古老东方大国的子民们对他们的天朝有些失望,先进的年轻
中法越南战争的“不败而败”对于左宗棠产生了致命打击!一直希望一战而振奋民心的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搏中彻底失败了。那时,左宗棠已经73岁。2007年中国人的人均寿命男子才71岁、女子74岁。时光倒退一个半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大勇若怯的统帅,他就是司马懿。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即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最后一次兵伐中原,他兵出斜谷(在陕西终南山。谷有二口,南曰褒,北曰斜,亦称褒斜谷),
导读: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大勇若怯的统帅,他就是司马懿。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即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最后一次兵伐中原,他兵出斜谷(在陕西终南山。谷有二口,南曰褒,北曰斜,亦称褒斜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