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
Posted 战争
篇首语: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
近代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的对外战争是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中国在这次对外战争中,本来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只是由于清廷的妥协,签下不平等条约。
使得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中法战争的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战略性大胜。
中国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本有机会能取得最后胜利,但由于清统治者的懦弱、妥协,胜利的成果才被葬送,使得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清政府之所以对法议和,客观上也是因为英美等国的态度,他们担心中国一旦取得对法战争的全面胜利,就会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决心,清政府也可能不再如以前那样驯服了,而且危及自己在华的侵略利益。
英外交大臣就曾说:“中国的任何胜利,一般都会对欧洲人发生严重后果。
”因此,他们极力施加影响,迫使清政府尽快对法妥协。
扩展资料:
1885年6月9日李鸿章与巴德诺在《中法新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上签字画押之后,清朝承认越南为法国的殖民地,中法战争宣告结束。
世人因此约丧权辱国,且签订于清军作战获胜之时,故称中法战争的结果为“法国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败”。
中国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本有机会能取得最后胜利,但由于清统治者的懦弱、妥协,胜利的成果才被葬送,使得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1886年—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务条约》、《中法续议商务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法国又得到很多权益。
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以印度支那为基地,长驱直入云南、广西和广州湾(今湛江市),并使之一度变成法国的势力范围。
战后,清政府进一步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乃加紧建立北洋舰队,并于台湾设省,开始大力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法战争
相关参考
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已进入向帝国主义转化的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列强各国“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1883~1885年,由于法国侵略越南、中国而引发的
...中法战争中的中国将领被国人所了解,这便是中法战争,历史上也把这场战争称之为清法战争。在这场不胜而胜不败而败的中法战争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爱国将领。1883年,也就是光绪九年。法国入侵越南进而进攻中国,战争逐...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打败了楚成王成就了中原霸业,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年纪已经很大。没几年晋文公就去世了,在他还在的时候别人不敢有所动作,他一死,晋国可就陷入到四面楚歌的境地。在晋文公去世后的一年里,晋国就打了
1885年2月,法国入侵越南,在法军统帅波里也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清军发动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一看到法国的军队过来,吓得立刻逃跑。2月13日,法军一场战斗也没打,就占领了战略要
「中国第一」和13个博士学位> 1885年,中法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镇南关的大捷却换来一纸屈辱的《中法新约》。中国不败而败的古怪结局让这个古老东方大国的子民们对他们的天朝有些失望,先进的年轻
中法战争的结局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这完全是慈禧、李鸿章的避战、卖国路线造成的。正当冯子材等人乘镇南关——谅山大捷的有利形势,团结各路大军,准备与越南爱国军民同心协力,光复越南大好河山之际,清
很多人说白起一生不败,岳飞一生不败,但是纵观二十四史,真正所向披靡、百战百胜的只有故燕国太原王慕容恪。他一生都在南征北讨中渡过,灭扶余、慑辽东、平内乱、震前秦、抗东晋,只要有他的名字出现,没有不大胜的
很多人说白起一生不败,岳飞一生不败,但是纵观二十四史,真正所向披靡、百战百胜的只有故燕国太原王慕容恪。他一生都在南征北讨中渡过,灭扶余、慑辽东、平内乱、震前秦、抗东晋,只要有他的名字出现,没有不大胜的
【环球时报记者范凌志】如果有人无缘无故砸你家玻璃,或者抢你家东西,你会怎么办?大多数人都会撸起袖子干一场。不过,这事儿放到国际场合,就不一样了,大多数状况下,大家都会文绉绉地先拽一篇文章,大意就是告诉
我国近代是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1840-1841鸦片战争英国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年7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