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拖延不战而胜

Posted 使者

篇首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马懿拖延不战而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司马懿拖延不战而胜

2、晋朝历史 司马懿经典名言语录大全

司马懿拖延不战而胜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大勇若怯的统帅,他就是司马懿。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即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最后一次兵伐中原,他兵出斜谷(在陕西终南山。谷有二口,南曰褒,北曰斜,亦称褒斜谷),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斜谷口西侧)扎下大寨。司马懿作为统帅带着魏军渡过渭水背水扎营,双方相遇。五丈原前临渭水,背靠秦岭,三面壁立,难攻易守。司马懿到来后并不进攻,只是坚守在东边。因为司马懿料定,诸葛亮远道而来,粮草供应困难,利在速战,只要和他拖下去,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自己倾斜,所以司马懿能战却就是不战。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说「大勇若怯,大智如愚」。什么叫「大勇若怯」?看看司马懿就知道了。守而不战,向对方示弱,这是司马懿「大勇若怯」的第一步。但是,一个「拖」字,说着简单,实行起来却非常困难。因为敌人在千方百计挑战你忍耐的底线,「大勇若怯」有个坚持忍耐、接受时间考验的问题。

  诸葛亮派将士天天挑战骂阵,咋难听咋骂,司马懿虽然捂上自己的耳朵,装作没听见,但他捂不了数万将士的耳朵。将士们都气炸了肺,纷纷埋怨主帅窝囊,并到主帅大帐请战。没办法,司马懿只好也装作气愤不过的样子,假惺惺地上表皇帝请求与蜀军决战。魏明帝对司马懿的把戏心知肚明,即派遣大臣辛毗带着天子符节以军师身份控制魏军不许出战。看,诸葛亮又来挑战了,司马懿将甲胄穿戴起来,提枪上马,装作坚决要与诸葛亮一决高下的样子,但是辛毗持节立于军门,不令出战。一个要战,往营门闯;一个要禁,以圣旨喝停,如此者三。二人的双簧演得惟妙惟肖,把魏军将士感动得热泪盈眶,于是,全军急躁愤怒的情绪得以缓解。这是司马懿「大勇若怯」的第二步。

  时间一天天过去,蜀军眼看粮草将尽,诸葛亮急得嗓子眼冒火。怎么办?这时候还管他什么君子不君子,只好当一回小人了。出于无奈,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的衣服和首饰,骂司马懿是女人,企图以嘲笑和侮辱来激怒司马懿,诱他出战。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并没有生气。他微笑着收下女衣和首饰,连声道:「替我谢谢诸葛丞相,劳丞相破费了!」然后,司马懿拉住使者的手走进大营,亲热得就像一家人一样。「来呀,酒席摆上,奏乐!」温馨的气氛让诸葛亮的使者未酒先醉,很快就飘飘然起来。设宴招待诸葛亮的使者,这是司马懿「大勇若怯」的第三步,其大智大勇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因为他知道,当敌人侮辱自己的人格时,说明敌人已经技穷了。

  在宴席上,司马懿亲自给诸葛亮的使者夹菜劝酒。他像狡猾的狐狸一样向蠢如乌鸦的使者唱起了赞歌。他不动声色地探询诸葛亮「起居及事之繁简」。使者告诉他,诸葛亮每顿只吃一小碗米饭;士兵打二十军棍的处罚,都是诸葛亮亲自审批。呵呵,食简事烦!由此,司马懿判断诸葛亮的健康每况愈下,生命已经进入到了倒计时,便更加坚定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针,坐等诸葛亮「交粮本」。果不其然,诸葛亮不久便气病而死,司马懿不战而胜。在高希希执导的电视剧《三国》中,扮演司马懿的表演艺术家倪大红在谈到司马懿时说:「他比诸葛亮更懂谋略,更懂心机,诸葛亮可以猜测司马懿的内心,而司马懿则能猜透诸葛亮的内心,猜测与猜透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此大勇若怯的大智大勇之人,在中国历史上真的不多。

晋朝历史 司马懿经典名言语录大全

  司马懿经典名言

  1、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

  2、(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3、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4、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5、为将者,当为国家着想!

  6、不求最好,但求满意

  7、无悔的选择是好的选择

  8、绝不掉入别人准备好的选项里。

  9、最好是好的敌人。做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错误。

  大家对司马懿的评价:

  1、煽阴风点鬼火,或造谣于接头或策反与密室,惟恐天下不乱,企图乱中夺权,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

  3、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相关参考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并非为了除掉司马懿,真相居然如此惊人

话说在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由于东吴此时也从东南进军魏国的合肥等地,司马懿经过和诸葛亮的数次交锋深知他的厉害而且魏主也下旨命司马懿坚守不战。于是两军便在渭南相持很久,由于蜀军远道而来不可久战。于是诸葛亮

司马懿简介 关于司马懿的故事

司马懿简介关于司马懿的故事  三国人物中,最为人乐道的,恐怕非诸葛亮莫属。其实在那个非凡时代,还有多个非凡人物值得一谈。司马懿就是其中的一个。  司马懿(179——251)即晋宣帝,字仲达,河内温(今

三国司马懿有什么才能 司马懿对曹操的评价

三国司马懿世人给司马懿“大赢家”的称号,使得盖世枭雄曹操都显得气短一截,不知道曹操知道这个结局会不会气得吐血。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三国司马懿。图为司马懿的画像司马懿,字仲达,是一个成功获取战乱成果的人

曹操为什么不用司马懿 曹操如何评价司马懿

曹操为什么不用司马懿司马懿名声远扬,曹操又喜招募有真谋略的人才被自己所用。那么曹操为什么不用司马懿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曹操为什么不用司马懿。图为陈建斌版曹操剧照曹操认为司马懿是一头狼,养大了会咬人

为什么曹操不用司马懿 孔明智退司马懿经过

司马懿名声远扬,曹操又喜招募有真谋略的人才被自己所用。那么曹操为什么不用司马懿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曹操为什么不用司马懿。>曹操认为司马懿是一头狼,养大了会咬人。曹操连做梦都梦见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不

司马懿怎么得的天下,司马懿家族怎么统一天下的

司马懿家族怎么统一天下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以魏臣名义把持朝政,而皇帝也只是他们的傀儡,到了司马炎时他直接颠覆曹魏建立晋朝史称西晋,接着他又灭了蜀国280年又灭吴国从而一统天下。司马懿怎么得天

谍战专家司马懿

提起司马懿,人们都会拿他与诸葛亮作比较,认为司马懿才能不如诸葛亮,甚至编造出“死治司马懿”的笑料来贬低司马懿。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对方的情报,就连聪明一世的诸葛亮也死在了司马懿的

此人威望令​司马懿​胆怯,他不死,​司马懿​父子永不敢篡位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大将军曹爽,并大肆诛杀异己。之后,司马懿及其族人、亲信迅速掌握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懿还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地位,篡位的野心已初步显露。这一切,引起了一位曹魏老臣的不满

三国司马懿是哪里人 为什么诸葛亮怕司马懿

司马懿,出生于三国时期的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这里是司马家的故乡,他们一家人也算是为这个县争光了。>三国群英传中的司马懿形象司马懿的高祖司马钧是汉安帝那个时代的西征将军,曾祖

司马懿是谁

提到司马懿,小编就想起了那句话:“三国尽归司马懿”。古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是在司马昭之前又有一句三国尽归司马懿一说,似乎姓司马的人都何厉害很有野心,但是,三国尽归司马懿这句话是怎么来的?为何会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