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殉节官员李邦华简介 李邦华是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道理我都懂,可我要的不是道理,而是你的关心和体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末殉节官员李邦华简介 李邦华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末殉节官员李邦华简介 李邦华是怎么死的?


  李邦华是明朝末年著名清正大臣,在世之时,不畏权贵,敢于直谏,是受崇祯帝赞扬的能臣。他出身江西吉水,生于公元1574年,去世于公元1644年,入朝为官之后,不畏权贵,因此管路跌宕起伏。

  李邦华早年的时候,跟随邹元标接受教育,长大之后与自己的父亲一同中举,随后父子二人共同上京赶考。进士及第之后,受任泾县知县,在任期间,颇有政绩。于是后来官员考核,得忧升任御史。不过还没有正式任命,就因为党争问题而得罪朝中一些高官,闲置两年才得到任命。

  万历四十一年,称病回乡。当时朝中党争已经十分激烈,李邦华被看作是东林党人,又因为给邹元标辩解,被外放为山东参议。他父亲原本在南京,但热刑部郎中一职,因此也受到牵连被罢官。父亲被罢官后,李邦华干脆自己也称病不赴任。

  天启帝继位之后,力霸皇得到起复,官复原职。天启二年,升任光禄少卿,不久又为右佥都御史,接替毕自严巡抚天津。当时天津各地军务都存在许多弊端,李邦华上任之后,即刻着手整顿,改善天津军府面貌。使得津,门军,成为各镇表率。李邦华因为在任上的出色表现,升任兵部右侍郎。

  天启四年,赴京之时,李邦华刻意劝动孙承宗来规劝皇帝,因此得罪阉党,也得罪天启帝。李邦华自觉的称病而归,第二年就被阉党削了官籍。

  崇祯元年,李邦华被起任为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不久之后,改任兵部右侍郎,协理军政。上任不久,受到崇祯帝召见。而他在冬至祭之时,因为让护卫部队焕然一新,而受到崇祯帝赞赏厚爱,升任兵部尚书。

  坐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后,李邦华能做的事情自然也就多了起来。他不是一味媚上的奸佞,而是有着报国大志的官员。所以在兵部尚书任上,李邦华自然不会什么都不做。相反做的还很多,企图能让军政变的更好。

  明朝当时整个军政,实际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士兵冒名顶替、训练不精、装备不足、虚冒等都是常见的问题。李邦华面对兵政混乱的情况,首先提出改变操练方法、慎重选择将吏、改造战车、精制火药、集中武器、责成防官、节约金钱、酌情兑马、演习大炮等九项建议。随后随着问题的发现,也一一上呈自己的建议。

  与天启时期不受重用不同,在崇祯帝一朝,李邦华受到崇祯帝的重用和信任。对于李邦华提出的建议,崇祯帝每每都是赞同的,让李邦华放手去干。所以李邦华在当时,实际上大力整顿了军政,有大功绩。

  不过还是老问题,李邦华不畏权贵,自然也就会得罪一批人。尽管崇祯帝有心保他,但是在上奏弹劾的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最终还是解了他的官职。

  崇祯十二年,李邦华复起,出任南京兵部尚书。再次针对当时的军政,作出一些改变。不过因为父亲去世的原因,在还没有得到显著成果的情况下,李邦华就丁忧回家了。

  崇祯十五年,李邦华起复故官,掌管南方都察院的事务,不久接替刘宗周当了左都御史。在任之时,安抚左良玉部队,镇压叛乱士兵,维护国家安定,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打北京,李邦华上书建议崇祯帝固守北京,让太子南京监国。不久之后,李自成一部包围北京。李邦华想要上城亲自督战,遭到宦官阻止。在都城被攻陷之后,回到内室,留下绝命诗:“堂堂大丈夫是圣贤的徒弟,忠孝大节呀我誓死不易,临危授命呀我不能对不起自己。”上吊自杀了。

  南明政权追赠李邦华为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清朝赐谥号为“忠肃”。

 

相关参考

如何评价李邦华这个人?李邦华为什么不受天启帝而受崇祯帝重用?

  李邦华是明朝末年官员,万历年间中进士,此后入仕为官,历经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和崇祯帝。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率兵攻破北京之后,李邦华上吊自尽,殉节而亡。  李邦华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对父亲至孝,

知名人物 蔡邦华人物简介

·蔡邦华蔡邦华,著名的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是我国早期昆虫生态学学者之一,在实验生态和农业昆虫生态学上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是我国昆虫生态学奠基人之一。他在昆虫分类学上,发现了150余个新种属,涉及等

明末殉节官员王家彦简介 王家彦是怎么死的?

  王家彦是明朝末年官员,生于公元1588年,去世于公元1644年,为福建莆田人氏,是奎山王氏后裔,字开美,号尊五。  王家彦少时即聪明好学,为人刚正,少有大志,读书十分勤奋。天启元年,乡试中举,天启

明末殉节官员卫景瑗简介 卫景瑗怎么死的?

  “母年八十余矣,当自为计。儿,国大臣,不可以不死。”这是卫景瑗临死之前,对自己母亲的告别之语,随后便殉节而亡,全了自己的为人臣的忠心,忠孝难两全,为人子的责任却未曾尽到。 

历史人物 明末殉节官员卫景瑗简介 卫景瑗怎么死的

  “母年八十余矣,当自为计。儿,国大臣,不可以不死。”这是卫景瑗临死之前,对自己母亲的告别之语,随后便殉节而亡,全了自己的为人臣的忠心,忠孝难两全,为人子的责任却未曾尽到。  卫景瑗是明末官员,生于

历史人物 明末殉节官员卫景瑗简介 卫景瑗怎么死的

  “母年八十余矣,当自为计。儿,国大臣,不可以不死。”这是卫景瑗临死之前,对自己母亲的告别之语,随后便殉节而亡,全了自己的为人臣的忠心,忠孝难两全,为人子的责任却未曾尽到。  卫景瑗是明末官员,生于

明末殉节官员施邦曜简介 施邦曜怎么死的?

  施邦曜是明朝末年官员,浙江余姚人氏,生于公元1585年,去世于公元1644年,字尔韬,号四明。  万历四十年,施邦曜参加乡试,取乡试第一名。万历四十七年,入京参加会试,成功考中进士,授顺天府学教授

明末殉节官员徐石麒简介 徐石麒是怎么死的?

  徐石麒是明朝末年官员,生于公元1577年,去世于公元1645年,天启二年中进士,此后入仕为官,官至吏部尚书。  徐石麒是胥山六都人氏,字宝摩,号虞求,原本叫徐文止,后改为徐石麒。天启二年中进士后,

明末殉节官员倪元璐简介 倪元璐怎么死的?

  倪元璐生于公元1593年,去世于公元1644年,浙江上虞人氏,是明朝末年著名的书法家和官员,字汝玉,号鸿宝。  倪元璐于天启二年考中进士,此后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倪元璐会试之时,考官是袁

明末殉节官员吴麟征简介 吴麟征怎么死的?

  吴麟征是明朝末年大臣,为海盐人氏,字圣生。天启二年,吴麟征如今参加会试,高中进士,此后入朝为官,授建昌府推官。  在建昌府任职期间,吴麟征尽职尽责,清廉刚正,为国为民。当时有豪强霸田欺民,为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