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

Posted 太庙

篇首语:困难是人的教科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

2、历史人物 位及人臣的张廷玉雍正许他配享太庙,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孤独老死的

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

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那么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在清代安徽桐城张氏家族中,张英、张廷玉、张若霭,祖孙三代,侍值内廷,颇受康、雍、干三帝的青睐,可谓”合家推戴”,满门朱紫。尤其张廷玉,”登朝垂五十年,长词林者廿七年,主撰席者廿四年,凡军国大事,奉旨商度”康熙十一年(1672年)九月初九日,张廷玉生于京师。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廿六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因其父张英奉命为总裁官而回避不试。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廷玉的夫人姚氏离世,父亲张英登上相位。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廷玉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入值南书房。康熙帝召他至畅春园,询问其父张英致仕居家近况。命他赋诗,张廷玉作七言律诗二首,颇得康熙帝称许。当日奉旨侍值南书房,特旨带数珠,着四品官服色。”辰(早七时)人戌(晚九时)出,岁无虚日。塞外启从,凡十一次,夏则避暑热河,秋则随猎于边塞”。圣祖车驾远巡遍历蒙古诸部落,”穷边绝漠,余(廷玉)皆洱笔以从”。张廷玉身居内廷,承袭父业,”久持讲握,简任机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十一月,康熙帝驾崩于畅春园,皇四子胤禛入承大统。经过二、(www.cha138.com)三十年的艰苦激烈的奋争,胤禛深觉皇位来之不易,为了实现自己夺得皇位的夙愿,大力扶植和培养自己的势力。他曾说:”为政以得人为要,不得其人,虽食法美意,徒美观听,于民无济也。”于是,慎选张廷玉作为辅佐他筹划军国大政的主要助手。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病危,临终前,张廷玉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乾隆帝即位后,奉大行皇帝遗命,由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辅政。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张廷玉陈疏以老病乞休。乾隆帝专降谕旨:”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乏归田终老之理?”宣谕慰留。

  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长子永璜刚去世不久,张廷玉再次请求归乡,激怒了乾隆帝,于是命以太庙配享诸臣名示张廷玉,命其自审应否配享。乾隆帝用大学士九卿议,罢配享,免治罪。随后归去。后来又因四川学政编修朱筌坐罪,命张廷玉尽缴颁赐诸物。乾隆廿年(1755年),张廷玉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死后葬于龙眠山,乾隆帝最终仍遵清世宗遗诏,命配享太庙。

  虽然张廷玉位极人臣,但是乾隆帝一发怒,他也是只能听从乾隆所说的话,之后被乾隆剥夺了一切赏赐,也是表达出了伴君如伴虎的无奈之感,虽然说最后配享了太庙,但也只是身后事了。

历史人物 位及人臣的张廷玉雍正许他配享太庙,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孤独老死的

位及人臣的张廷玉雍正许他配享太庙,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孤独老死的?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作为三朝老臣,张廷玉地位极高。他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后入翰林院重点培养提拔。张廷玉是安徽桐城人,桐城在明、清时出现许多有名的学问家,且在政坛上影响力极大。>康熙病故后,张廷玉得到雍正重用,升任内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雍正去世前,张廷玉被列为辅政大臣,允许他死后配享太庙,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待遇。> >乾隆继位后,对张廷玉的待遇也不错。乾隆出巡时,京城事务会交给张廷玉负责。张廷玉也一改过去雍正时期只办事少说话的作风,对乾隆皇帝,常常直接指出皇帝的错误。>乾隆三年,皇帝准备恢复一项“三老五更”的礼节,优待年老官员。乾隆继位后,想要纠正雍正时的刚猛严发风气,改以宽厚平和对待。张廷玉向乾隆上疏,表示不可。此后,张廷玉曾多次上疏,反对乾隆的意见,甚至在廷议时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朝廷中自从鄂尔泰去世后,张廷和的势力就飞速猛涨。独占鳌头。桐城张氏在朝廷中有19人当官,张廷玉的姻亲姚氏当官的也有十多人。他又长期在中枢任职,曾多次主持科举,门生故吏极多。>乾隆六年,刘统勋甚至向乾隆上书,认为应该对这股势力稍作打压。乾隆不久后就令吏部安排人事任免时,多加考量。不过,对张廷玉,乾隆仍是非常优待,加封他为伯爵。清朝以文臣封伯爵是一个很少见的情况。> >但是,事情在乾隆十四年的时候,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年的十一月,乾隆找张廷玉谈话,询问身体情况。这个时候张廷玉的身体非常差,如果无人搀扶,已经就难以正常行走。>张廷玉借着这个机会跟乾隆告病,想要得到退休的机会。乾隆听到张廷玉申请后,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考量一番后,才跟张廷玉发了一份谕旨,让他自主选择是否愿意退休。> >张廷玉接到谕旨后,很快回复,表示自己愿意明年春天的时候退休回家。乾隆赏给他诸多财物,允许他以现任官职退休,享受相应待遇。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就好了。>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张廷玉居然跑去跟乾隆确认,自己死后能够配享太庙。乾隆只好再次颁布诏书,公开表示张廷玉死后可以配享太庙。> >但是,伴随诏书的还有乾隆一首诗:“造膝陈情乞一辞,动予矜恻动予悲。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余恩或过之。可例青田原佑庙,漫愁郑国竞摧碑。吾非尧舜谁皋契,汗简评论且听伊。”这首诗为张廷玉后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乾隆以为,自己表现得如此大度,张廷玉就应该亲自来谢恩。>可没想到,张廷玉只派了自己的儿子来。乾隆大怒,给张廷玉发了一道谕旨表示责问。谕旨还没到,张廷玉就来谢罪。>乾隆自然认为,这肯定是军机处有人泄密。如果说过去乾隆只是对张廷玉有所不满,现在则是真正触动皇帝敏感的神经了。围绕在张廷玉身边的势力,已经威胁到皇帝的权力。>在乾隆看来,这便是结党营私,万万不能忍受。乾隆大怒,召来张廷玉大骂一顿,剥夺张廷玉伯爵的伯爵爵位。不过,乾隆也说了,自己只是为了打击结党的风气,而不是针对张廷玉个人。>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那就好了。第二年,乾隆长子永璜去世,本来乾隆的心态就严重失衡。没想到张廷玉却在这个时候上书,想要告老还乡。>这下彻底把乾隆惹怒了。这一次乾隆不再顾及张廷玉三朝老臣的身份,公开表示,张廷玉在雍正朝不过是个秘书,没什么建树,这等于是诛心之论。> >乾隆召集群臣,把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剥夺掉,让他以极为狼狈的方式退休回乡。以张廷玉曾经的地位,退休后却无人迎接,地方官不闻不问,只有家人接他回家。>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就好了。张廷玉回到家乡后,莫名其妙卷入一场新的案件中。他的亲家朱荃被御史弹劾。朱荃是张廷玉提拔上来的人。> >于是,乾隆借收缴当年赏赐给张廷玉财报为由,进行抄家检查,仔细查看张廷玉书信、文字,看看是不是有诋毁朝廷,心怀不满的内容。>张廷玉晚年虽然昏招频出,好在一生谨慎。但此次抄家,对张廷玉仍是一场彻底的侮辱。在此之后,他整天在家闭门不出,极少跟人说话,一个人孤独等待死亡。

相关参考

他是大清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论张廷玉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众所周知,在清朝初期,为了让自己的满族能和前明汉族合作的融洽,便广招汉族贤士为己用,特别到世祖顺治爷、太宗皇太极时期更加的明显。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比如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

历史上康雍乾三朝元老张廷玉是怎么倒台的

张廷玉是清朝康雍乾三朝元老,在雍正元年加官为太子太保,命为诸皇子师傅,所以他也就是乾隆帝的老师。作为典型的中国士大夫,做官做到如此也算是实现“兼济天下”的梦想。最可贵的一点是,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谨守

清朝元老张廷玉简介 张廷玉怎么死的

  张廷玉剧照  清朝时期的大臣张廷玉,辅佐不同的皇帝遭受着不同的境遇,辅佐过不同的君主,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从政境遇,张廷玉是怎么死的呢?  张廷玉简介  张廷玉,又名横臣,安徽桐城人。1700年,

张廷玉为何失宠乾隆

张廷玉为何失宠乾隆?他到底干了什么?  《延禧攻略》已经结局,中途看见一个剧情,乾隆帝对傅恒说张廷玉干了不少的糊涂事,让他厌烦。  张廷玉是清朝著名文臣,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特别是雍正朝,雍正

历史上的张廷玉是靠什么做到清朝最高官位的

重满轻汉,一直是清朝惯用的统治策略。但即便如此,在汉人中,也出现了一大批权高位重的佼佼者,比如,周培公、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些人都曾在清朝官居高位,要说在清朝做官最大的,却另有其人。在清朝,官位最大的

张廷玉为何被抄家

乾隆年间,有位老干部叫张廷玉,安徽桐城人。张廷玉是军机处的第一批成员,又是总理事务的大臣,不仅负责抓吏部和翰林院的工作,还负责几条战线的工作,老干部身上的担子不轻。而且,他这样操劳也不是一两年的事了。

历史上的张廷玉晚年有多惨

作为三朝老臣,张廷玉地位极高。他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后入翰林院重点培养提拔。张廷玉是安徽桐城人,桐城在明、清时出现许多有名的学问家,且在政坛上影响力极大。康熙病故后,张廷玉得到雍正重用,升任内阁大学士兼

乾隆帝登基以后,为何对父亲雍正的宠臣张廷玉如此狠心

张廷玉是清朝著名的汉人大臣,三朝老臣,发迹于康熙时期,受宠于雍正时期。到了乾隆时期可谓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身为雍正驾崩之际留下的顾命大臣之一,张廷玉在乾隆帝登基以后,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是位极人臣

清朝配享太庙名单,请问清朝配享太庙的有哪些人啊

请问清朝配享太庙的有哪些人啊?爱新觉罗·代善、爱新觉罗·胤祥、张廷玉、富察·傅恒、图海等。1、爱新觉罗·代善爱新觉罗·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

大臣辞官回家,临走前向乾隆索要一件东西,乾隆勃然大怒

历朝历代的大臣,得以配享太庙,与皇帝的列祖列宗同时接受后人的祭祀供奉,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在清朝太庙的众多功臣中,仅有一个汉人大臣,得以享有这种尊荣。此人就是张廷玉。张廷玉在康熙手下崭露头角,在雍正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