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清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论张廷玉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Posted 太庙
篇首语: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是大清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论张廷玉究竟是怎样做到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是大清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论张廷玉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众所周知,在清朝初期,为了让自己的满族能和前明汉族合作的融洽,便广招汉族贤士为己用,特别到世祖顺治爷、太宗皇太极时期更加的明显。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比如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都是汉臣。不过他们的下场可就大不相同了,吴、尚、耿作为三藩之乱的指挥者自然是被康熙帝平叛,而洪承畴、范文程得以善终,并且得皇帝追谥一个为“文肃”、一个为“文襄”,不过即使功高若此二人者,一生也未得以配享太庙,而有一人,终清一朝,仅有这一人被配享大清太庙的汉臣,这个人就是张廷玉。
一、出身名门、入仕为官
公元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张廷玉出生于北京城。祖籍是安徽桐城,张姓在桐城是大姓望族。父亲是大学士张英,曾担任过康熙帝诸皇子的老师。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幼时的张廷玉就体现出勤敏好学、天赋过人。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29岁的张廷玉考中进士及第,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经过三年的磨练,张廷玉晋升为翰林院检讨,此处的检讨可不是咱们犯了错误的那个检讨,而是类似编纂官的职务。其严谨的作风和文采斐然深受康熙帝喜爱,于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成为南书房行走,并准其着四品官服。在康熙爷晚年的政坛上,这个未来的超级新星开始暂露头角。直到康熙帝驾崩,张廷玉历任内阁学士、礼部、刑部、礼部侍郎。
二、善择英主、备受恩宠
1722年,69岁的康熙驾崩于畅春园,四阿哥雍亲王胤禛继承大统,是为雍正帝。这个皇位得来不易,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雍正慎之又慎的选择了张廷玉作为自己的谋臣,而张廷玉同样也慎之又慎的选择了雍正这位明主。事实证明,二人都没有选错对方,雍正再接下来的13年治国期间,重用张廷玉,任其为礼部尚书、皇子老师、翰林院掌院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可谓是荣宠至极。而张廷玉同样也没有让雍正失望,处处竭心竭力,大慰帝心。
三、位极人臣、晚年凄苦
公元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励精图治的雍正在58岁倒下了,遗命皇四子弘历继承大位,是为清高宗乾隆帝。张廷玉为顾命大臣受命辅政。并特别说明,让张廷玉日后可以配享太庙。太庙是皇家祭祀祖宗的地方,大清为满族,张廷玉作为汉臣配享太庙是多么大的殊荣。在乾隆初期的张廷玉,作为翰林出身集中力量负责编纂了《清圣祖实录》、《明史》、《清世宗实录》等重要典籍。后于乾隆二年(1737)任总理事务大臣,成为内阁首辅,但清朝是一个满族大臣居多的国家,所以名为首辅,实则张廷玉与鄂尔泰共同管理内阁,谁也不让谁,无疑加剧了满汉大臣之间的矛盾。晚年的张廷玉性子变得急躁不安,开始引起乾隆的不满,从乾隆十三年(1748)开始,便屡次乞老还乡,乾隆起初不准,后于第二年准许,但因张廷玉借配享太庙向高宗申请凭证还有军机处未下诏令却已被张廷玉知晓等事,乾隆当即召开九卿会议,罢免了他的配享之权,没过几年,凄苦的张廷玉于1755年(乾隆二十年)死于家中,最终乾隆感念他的过去功绩,还是尊重世宗雍正的遗旨,让其配享太庙,并追谥为“文和”,成为大清唯一一位配享太庙的汉臣。
相关参考
同是汉臣张廷玉配享太庙,曾国藩为什么不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臣子如果能够到配享太庙的地步,可以说是非常厉害了,而清朝时期,大部分大臣都是满清人,原本汉人臣子就不多,然而在这些汉人臣子当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功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清朝太庙前殿为祭祀主殿,中殿供奉努尔哈赤以下历代帝后神龛,中殿后界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世先祖。前殿东庑以功勋王公配
张廷玉是谁?张廷玉为什么配享太庙?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那么张廷玉是谁?张廷玉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同时也是一个非汉族人统治的王朝。清朝帝王多次强调“满汉一家亲”,尽管汉族大臣受重用的不少,但仍然是有区别的。 就拿配享太庙的大臣来说吧,几百年
历史人物 位及人臣的张廷玉雍正许他配享太庙,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孤独老死的
位及人臣的张廷玉雍正许他配享太庙,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孤独老死的?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作为三朝老臣,张廷玉地位极高。他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后入翰林院重点培养提拔。张廷玉是安徽桐城人,桐城在明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同时也是一个非汉族人统治的王朝。清朝帝王多次强调“满汉一家亲”,尽管汉族大臣受重用的不少,但仍然是有区别的。 就拿配享太庙的大臣来说吧,几百年的统治历史中,就出了一位
张廷玉是清代三朝元老大臣,于雍正年间到达了政治生涯的顶峰,他在谕旨与文字编撰、军机制度的设定以及奏章制度的改革完善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了直至清代末期的历史,除了政治功绩以外,张廷玉的品行作风也极为端正。
张廷玉是清代三朝元老大臣,于雍正年间到达了政治生涯的顶峰,他在谕旨与文字编撰、军机制度的设定以及奏章制度的改革完善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了直至清代末期的历史,除了政治功绩以外,张廷玉的品行作风也极为端正。
张廷玉是清朝时期著名大臣,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及第,因此进入朝堂。在康熙一朝,官至礼部尚书。后来雍正继位,张廷玉受到雍正皇帝宠信,最终晋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事务。除此之外,在雍正朝临死之前,张廷玉
导读:清朝,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开创者为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满清入关后,为了更好的统治,虽然也任用了不少汉臣,但对他们却依旧有所防备,不能做到充分的信任。然而,却有这么一位大臣,深得雍正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