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藏大臣是清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

Posted 大臣

篇首语:人还是要乐观,心碎了就对自己说,碎碎平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驻藏大臣是清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驻藏大臣是清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

2、清朝 地方行政组织

驻藏大臣是清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

驻藏大臣清政府派驻西藏地方的行政长官。

全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又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设驻藏大臣、帮办大臣各一人,任期均为3年。

主管西藏所有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并稽瞬普收支,指挥藏区军队,督察司法、田产、户籍和乌拉(即差役)等事项。

负责巡防边境,办理一切涉外事宜。最值得注意的是驻藏大臣代表清政府监督达赖、班禅及其他大活佛转世的抽签,主持达赖、班禅坐床(喇嘛教活佛的继承仪式)典礼。

雍正五年(1727年)允忌柚茫乾隆十五年(1750年)平定噶布伦(西藏地方政府主管官)珠尔默特那不扎勒之乱后,设置噶厦(藏语,意即发布命令的机关,为西藏地方政府),明确规定:凡西藏紧要事务及藏官任免,藏军调动,均须由噶厦请示达赖及驻藏大臣办理。

清朝 地方行政组织

地方行政组织

清代地方行政组织为省、道、府 (直隶州、厅)、县 (散州、散厅) 四级。此外,还有与省大体平行的边疆特别行政区。

鸦片战争前,设18行省,后增台湾、新疆、奉天、吉林、黑龙江5省。最高长官是总督和巡抚,每一省或二、三省设总督,各自均设巡抚。他们都是皇帝的心腹。每省还设有提督学政一人,与督抚平行。督抚之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各设使一人。布政使又称藩台,主管一省民政、财政、人事,按察使又称臬台,主管一省司法、刑狱,纠察,兼领驿传。

道设道员,各省无定员。道有分守道与分巡道,分守道专掌钱谷,分巡道专掌刑名,此外还有专职道,是主管一省某一方面事务的,如粮储道、盐法道、兵备道、河工道等。

府设知府一人,上隶于省,下督率所属州县官。全国有215府。州分散州 (属州)、直隶州二种,设知州一人 (又称刺史、州牧)。散州隶于府,辖区较县大,级别与县同,直隶州与府同级 (无属县),直属于省。

厅一般设在边远地区,分属 (散) 厅、直隶厅二种,设同知或通判一人。属厅隶于府,直隶厅与府同级,隶于省。

县设知县 (又称县令、县尹) 一人,是为临民官,主管一县政事。清代全国共有县1358个。

清代的基层政权组织是保甲。不论城乡,十户一牌,十牌一甲,十甲一保,各立长一人。每户门上挂一印牌,上写户主名和丁口数,并登入官册。户口迁移,需注明来往处所。佃户、雇工或附于牌甲之末,或附于本户之下,如有造反,实行连坐。还有与保甲制相表里的里甲制,系因袭明代,是专管赋役的基层组织。

相关参考

为何明朝没有控制西藏

如果是现代意义上的统治,即新中国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那是西藏社会改革以后的事,也才几十年。如果是有效控制,那是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之后,乾隆时期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标志清朝对西藏的管控达到最高水准,但也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0周年纪念日

1959年3月28日,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一边平叛一边进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获得了解放。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

明代巡抚制度详细介绍

明代的省级制度有过两次重大变化:明初承元制设行省统驭郡县卫所,洪武九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确立都、布、按并立的体制;宣德以后陆续向各地派驻的巡抚,逐步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衙门成为新的省级权力机构。

清代西藏的行政区划及历史地图

西藏行政区划图-西藏现在的行政区划是如何划分的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总面积为120多万平方公里。自治区下辖"一市六地",即拉萨市和日喀则、山南、昌都、那曲、阿里、林芝六个地区,拉萨市为自治区首

清朝时期福康安进兵西藏

  帝是有作为的皇帝,在他执政期间,各民族间和睦团结,但仍有一些地方发生动乱,威胁清政府的统治。>>  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8年),天地会数千人在林爽文、庄大田的领导下,其人数越来越多,攻城夺县严

宋代统治者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高明设计

自秦统一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面临一个大问题:如何有效地管理地方?因此历代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不断创新。秦代的郡县制、汉代的州制、唐代的道制,宋代的路制、元代的行省制等都是在探索道路上出现的

国民党上校名单大全,国民党上校名单,急求

国民党上校名单,急求姓名军衔授衔时间最高任职阎锡山陆军一级上将1935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政院院长冯玉祥陆军一级上将1935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

国民党上校军官名单,国民党上校名单,急求

国民党上校名单,急求姓名军衔授衔时间最高任职阎锡山陆军一级上将1935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行政院院长冯玉祥陆军一级上将1935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

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

达赖喇嘛1940年2月5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特准拉木登珠继任为西藏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并由行政院拨发40万元,用以坐床大典之需。十四世达赖喇嘛的继任准备是从1933年年底开始的,当时正值西藏热振活佛摄

三公九卿制始创于哪个朝代

三公九卿制度是秦朝统一六国后所实行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制度。三公为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中A行政机构的最高长官,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中央行政机构中的军事长官,帮助皇帝掌管全国军事。他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