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执行强制性的剃发令

Posted 剃发令

篇首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执行强制性的剃发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朝执行强制性的剃发令

2、清朝颁发剃发令

清朝执行强制性的剃发令

提到嘉定三屠,还需从剃发令说起。对于让汉人剃头从满制,清王朝本是相当谨慎的。弘光朝投降,豫亲王多铎进入南京之后,曾有这样的公告:

剃头一事,本朝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然而,不久之后,这项政策却发生了180度转变。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政局出人意料地进展迅速,江南半壁臣服,除了东南西南,满清基本已控制了整个中原,安抚之策已达到目的;二是汉人官员的推波助澜,一些业已归顺的官员们虽换了主子,倒也不甘寂寞,或自动剃发,以示忠心不二;或上书建议,以媚上谋取赏识。满清感觉名正言顺地推行满制的时机已成熟,疑虑之心消除。六月,清军再下剃发令,命令十天之内,江南人民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但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已经影响了古人两千多年,古代汉族人哪肯实行剃发令!这必然引起大规模地反抗! 书生候峒曾、黄淳耀在嘉定(今上海嘉定)揭竿而起,反抗清朝统治。

七月初一,两军会战,当地的乡军虽集合了十几万人,但都是平民百姓,熙熙攘攘,拥挤堵塞,属乌合之众,毫无纪律,更谈不到组织和战斗力了,李成栋虽只有不足五千兵力,但均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兵。 结果,侯黄的乡军大败。清军在嘉定开始了三次白色恐怖,嘉定三屠就此展开。

清朝颁发剃发令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点击查看:

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该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汉人的服装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色,满装的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

清朝由居于中国东北的满族人建立。在入关之前,满族统治者在关外已然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

清军于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因引起汉人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汉臣孙之獬受到其他汉大臣的排挤,恼羞成怒之下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发“剃发令”。

于是,1645年6月15日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 1645年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

汉族人民为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清朝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暴力镇压,例如1645年发生的嘉定三屠事件即与“剃发易服”有关。

此起彼伏的斗争历经37年之久,最终结果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相关参考

清朝 颁行剃发令

颁行剃发令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多尔衮入京曾下令剃发,但是因天下尚未大定,对这一命令并未强行。到顺治二年五六月间,清军先后攻下南京、杭州后,清统治者认为天下已大定,便于六月十五日下诏全国,强行剃

清朝颁发剃发令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点击查看: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该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

清朝的 ”剃发令”唯这座小城不从,血战81天杀清兵七万余人

喋血孤城——「”江阴八十一日”守城记笔者每当读到它,内心便会被狠狠的撞击和深深的震撼。无数次想要将其用文字的形式完整的记录下来,以期让更多的读者知道民族尊严是多么的珍贵,而捍卫它的代价又是何其的惨痛!

清朝的 ”剃发令”唯这座小城不从,血战81天杀清兵七万余人

喋血孤城——「”江阴八十一日”守城记笔者每当读到它,内心便会被狠狠的撞击和深深的震撼。无数次想要将其用文字的形式完整的记录下来,以期让更多的读者知道民族尊严是多么的珍贵,而捍卫它的代价又是何其的惨痛!

清朝 江阴人民反剃发斗争

江阴人民反剃发斗争清朝统治者企图用剃发、易服的手段对汉族人民进行心理征服,极大地刺痛了汉族人民的自尊心,它不但没有起到销蚀民族意识的作用,反而如火上浇油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把成千上万的汉族人民推上了反清

清朝人为什么要剃头,留辫子

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在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

清朝为何只要求汉人剃发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1644年满清入关之后,最不为人称道的一个政策,就是剃头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当然以今天很多电视剧观众的角度说,怎么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我们看人清朝梳个大辫子,那头发很

黎族人如果犯错误会遭到怎样的审判

神(鬼)审判黎族信仰原始宗教和巫术,他们十分相信神(鬼)判的效应。只要遇到难于判定的事情,他们便发毒誓,祈求神灵的效应以惩罚坏人。神判是一种巫术活动,是维护和执行习惯法的一种辅助而又具有强制性手段。神

历史人物 张学良与杜月笙 杜月笙曾经强制张学良戒毒

  与:由于在「九一八事变」中执行不抵抗政策,备受国人苛责。热河沦陷后,张学良引咎辞职。1933年3月12日,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女秘书赵四小姐等人悄然南下上海。>  得知张学良一行将抵沪,便把福煦路

历史人物 多尔衮为什么会犹豫要不要颁布剃发令

要不要让明朝百姓剃发?多尔衮也犹豫过,但原因并非仁慈和尊重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辫子是清朝的象征,而“剃发令”也是一个改变中华文明方向的重要政策,很多人都认为清军入关之后一直严酷的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