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招商局简介

Posted 轮船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轮船招商局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轮船招商局简介

2、历史人物 李鸿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轮船招商局关键时刻被南洋截胡

轮船招商局简介

轮船招商局成立於1872年,是晚清洋务运动,官督商办企业之一。

成立背景1867年在总理衙门和曾国藩的来往信件中,已到通商口岸有不少商人购买或租僱洋船而又寄名在洋商名下。这种现象使清政府不得不开放购买或租僱洋船的禁令。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商人提出由中国人自组新式轮船企业。清政府其实相当担心中国航运业会完全落入外国公司手中,以致遭粮输受制於人。因此总理衙门对当时容闳建议按西方公司章程,去筹组新式轮船企业,有相当大的戒心。总理衙门对建议批示的条件是,轮船必须为华人所有。这事一再延迟,直到李鸿章改以官督商办方式才能成事。

李鸿章《论试办轮船招商》中说:「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结果是当时拥有政治实权的李鸿章得皇帝的许可,於1872年成立轮船招商局。

结构与运作轮船招商局最早核定资本为一百万两,1882年增至二百万两。李鸿章对轮船招商局有委任董事的权力。轮船招商局在李鸿章的保护下,除了有漕粮专利生意外,还得得到政府的贷款,兴建码头货栈所需的土地,而且所承运的货品还免徵釐金。虽然有这样优厚的条件,商人最初对官督商办的招商局十分怀疑,投资入股并不踊跃。轮船招商局的股票主要董的私人网路出售。直到1880年,情况开始转变,在上海买卖盛行。

成立之初,轮船招商局就加入与美资旗昌洋行和英资太古洋行的激烈竞争。1877年,轮船招商局收购了旗昌轮船公司的所有产业,包括船只、码头和位於上海外滩9号的办公大楼,成为规模最大的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与2家英资轮船公司—怡和洋行和太古洋行达成协定,共同垅断中国水运。由於在制度上落後於对手,英资轮船公司不久重新佔据了主导地位。

轮船招商局的受任者与作为主要股东的商人一起管理公司。然而政策性的决定都掌握在由政府委任的官董手中。公众持股并未象西方一样,带来经营权和拥有权分离,反而股份制适应过来吸纳到中国生意传统中。轮船招商局为了吸引商人入股,有主要持股人直接管理公司分号的安排。1873年章程规定(第一条):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务。最初上海设商董二名,天津、汉口、香港、汕头各设一名,以後如另有别口贸易,或遇附入股份较大者,再行酌量选充。在1909年由股东选举董事会以前,股东只能极少量地参与公司事务的管理。

历史人物 李鸿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轮船招商局关键时刻被南洋截胡

上文“1870年代美英鏖战航运,慈禧:利益尽归他人!李鸿章上夺回来”,我们谈到:为了漕运、为了从美国旗昌轮船等外国轮船公司手中夺回大量的被侵害商业利益。清廷和各地方官员都决定要建立一家中国人自己的轮船公司。这一任务,清廷交由李鸿章负责去筹建。

(1)三大企业签订战略联盟协议

1872年8月清廷交付任务,12月23日,李鸿章递交了《试办轮船招商折》介绍了相关准备情况。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清廷将漕运作价190万两交给招商局。商人筹款73万两,共计二百六七十万两。

可以说,轮船招商局的起点不低,背景强大。所以,一成立,美英在华三大轮船公司旗昌、怡和、太古便准备将轮船招商局消灭在尚未大发展的初级状态。

三家联合竞争体在1874年2月,签订攻守同盟,共同降价。即各地货运水脚降低50-70%;客运价格降低50—80%。希望用自己的强大经济实力压垮轮船招商局。

面对三大外资的联合体,3月份,轮产招商局立刻见招拆招——将长江航线运费的价格大幅度降低,永远比英美轮船公司低30%的运费,在实际运作中其运费降低到50%以下。

您看这种单纯的价格竞争,仅靠商人的资本是不可能的。

轮船招商局的三大主管唐廷枢、盛宣怀、徐润哪个有这个财力?再者,有也不会自己掏呀,从清廷口袋掏钱为自己利益谋福利才是最受青睐的事情。

李鸿章是官员,工资奖金每年也就三四万两,他还有好多幕府师爷需要自己给开工资呢,还有家庭支出,在天津做官离北京并不远,各衙门、各亲王贝勒作为地方高官的他也得打点。因此,谁都知道,如果他注资的话,只能向世界宣布:我李鸿章可贪了不少钱呀。

古今中外,没有这么傻的贪官。当然如果是权臣也就没人敢说了,但李鸿章可不够级别。大量的御史言官看着呢,他如果大规模注资、把清廷的企业变成自己的企业,那也太看不起李鸿章的智商了。

有人说,胡雪岩也是股东呀。但胡雪岩他的主要精力放在纺织、收购生丝上。另外,胡雪岩作为商人,他不会去得罪官府,例如他和盛宣怀的私人关系就不错。但不要忘记,胡雪岩是靠左宗棠提携才大红大紫的,他与李鸿章之间的关系不可能过于亲近。

因此,招商局只能靠清廷。

起初,这三家公司都没把轮船招商局放在眼里,觉得它的行为不会长久。但他们显然忘记了一点:在中国,招商局有清政府的国家支持。

(2)中外企业之不同

外国洋行虽然实力雄厚,但对于中国这样体量的国家。如果清廷以国家之力支持一家企业,那么,这家企业的实力有多么雄厚,还用说吗?

清廷对于招商局地支持有两大方面:一者,是漕运运输以及各类清廷和地方政府交办的公办业务,这些业务可不会参与到“价格战”之中。所以,招商局采用“以公养民”。民营竞争开战“价格战”。

二者,清廷禁止中国地方轮船企业与轮船招商局竞争,这得增加多少民营业务收入?同时减少多少成本支出。

试问,美英的三家轮船公司在中国的业务有什么?招商局有公私两家;三大竞争者只有私营,而且,在这种竞争状态下,除了私营业务主与外国关系非常紧密才会交由三大竞争者去承运货物,那个时期有点儿民族感情的人只会把业务交给轮船招商局去承运。

因此,实际上轮船招商局是清廷和中国商人共同支撑的企业。中国在弱、中国企业在弱,你这三个外国竞争企业不可能胜利。

同时,外国政府虽然支持本国企业,但因为有舆论、党派、某个本国企业的国内竞争对手的制衡,外国政府也绝对不会拿政府的资金去很明显地去支持一家企业,从国会、议会政府也要不出这笔钱。

更重要的是,英美三家外国竞争企业在中国算巨无霸,在英美企业中可算不上。因此,作为一个企业你在强大,也不可能在资金上同清廷这样的大国政府去相比呀。

清廷南粮北运,每年官员、军队、八旗等等几百万吃皇粮的人那得需要多少粮食。因此,仅此一项您觉得轮船招商局需要担心自己的生存吗?

再加上什么时候缺少资金就请清廷借钱,因此,轮船招商局就是依靠清朝时期的中国的国家力量,去与三大集团去竞争。所以,首先败下阵来的就是旗昌轮船公司。

(3)吞并旗昌轮船:轮船招商局之所以最终吞并旗昌,也是因为旗昌在当时只剩下中方股东再拼搏。

旗昌处于下风的原因很简单。

其一:它所依托的美国政府,国家实力还不行。在1870年代,美国的国家综合实力,尚在英国、法国、沙俄等国之后。综合国力并不仅仅是经济实力,当时的美国主要还是“美洲第一霸”的区域性强国。

其二:美国国内有更好地发展机会,美资资本回流。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后,因为市场完全统一,美国国内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可以说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把美国从区域强国实力变成了国际列强实力。

旗昌洋行的美方资本当然不可能放弃更好地发展机会,便把主要精力抽回美国去了。所以,在华的旗昌轮船就没人爱了。主要靠中国的华商支撑。

中国有钱人就是如此,在面对与政府竞争的时候,他们天然气短,再加上商人“唯利是图”的特点。价格战打了两年,眼看着轮船招商局越来越强,自己从公司到个人收入都受到重大影响。许多人都坚持不住了。

从价格竞争的1874年到1876年,中外股东们每年分红比例只有7%,这对于享受惯了高分红的股东们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同时,旗昌的总资产从1872年的382万两降低到200多万两,股票价格也从每股200两降到50两。

怡和大楼

相反,招商局不但大幅度降价,而且还不断的在降价的同时去买船。从1874年8月到1876年7月间,招商局先后购进8艘轮船、租用华商轮船3艘,共增加了11艘轮船。

由此,1876年开始,旗昌就开始寻求出售。8月份,唐廷枢、盛宣怀、徐润三大主管者前往烟台面见李鸿章。但李鸿章因为价格竞争已经花了很多的钱,再加上收购旗昌的资本比较庞大,李鸿章没敢答应。

然而,李鸿章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三大主管一看李鸿章没有答应,就去找了南洋。由此,反而引发一场,南北洋争夺轮船招商局的大戏。

1870年代美英鏖战航运,慈禧:利益尽归他人!李鸿章上夺回来

晚清龙虎斗三篇:慈禧人生的73年与死后1年半,晚清末路在定东陵

晚清末路下的二李:一个以死殉国,一个拼命为权

左宗棠和李鸿章临终前各自向慈禧说了什么?二人高下立判

1885年!大清的脊梁断了

左宗棠、李鸿章与何如璋,国之良将谋臣凋零与小人的壮大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轮船招商局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兴办军事企业的同时,又举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这些民用企业,按其所有权和管理权有四种形式,即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轮船招商局就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大型民用企业

历史人物 李鸿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轮船招商局关键时刻被南洋截胡

上文“1870年代美英鏖战航运,慈禧:利益尽归他人!李鸿章上夺回来”,我们谈到:为了漕运、为了从美国旗昌轮船等外国轮船公司手中夺回大量的被侵害商业利益。清廷和各地方官员都决定要建立一家中国人自己的轮船

晚清中国最大经济体的官商角力

在上海外滩有一栋三层洋房,其外观与外滩别的建筑相比略显普通,但它的分量却举足轻重,这里是中国最早的现代企业之一——轮船招商局的总部所在地。轮船招商局这家公司可不简单,它最早由晚清的李鸿章于19世纪70

历史百科 中国第一家机器磨坊开办

·历史上的紫竹林大街清光绪四年(1878)三月,轮船招商??会办朱其昂,在天津紫竹林一带创办了贻来牟机器磨坊,是为天津第一家近代化私人面粉工厂,也是中国食品工业最先使用机器生产的厂家。有关轮船招商局,

慈禧的密史 刘学询

刘学询家其实不差钱。他的父亲刘述庭,曾经担任琼记洋行在汉口的买办,属于第一批进入外企的大清金领,并且在大型国企轮船招商局积极对外扩张时,前往伦敦出任海外中资企业“肇兴轮船公司”的“出洋总办”。刘家的家

慈禧的密史 刘学询

...,属于第一批进入外企的大清金领,并且在大型国企轮船招商局积极对外扩张时,前往伦敦出任海外中资企业“肇兴轮船公司”的“出洋总办”。刘家的家底应该是厚实的,刘学询经营“闱姓”的承包费就高达440万元,另加80万...

岑春煊因合成照片失宠

“合成图片”自照相术被发明后就开始存在,并非今日之物。现在就讲一下大清末年的两则“照片门”。1884年(光绪十年),李鸿章任命马建忠为招商局总办,沈能虎为副总办。当时的上海轮船招商局购得外商旗昌洋行的

知名人物 唐绍仪生平故事简介,唐绍仪历史评价,唐绍仪怎么死的?

唐绍仪,又名绍怡,字少川。广东香山唐家湾(今属珠海市)人。生于1862年1月2日(清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三)[1]。父唐巨川是上海的茶叶出口商,族叔唐廷枢曾任上海轮船招商局及开平矿务局总办。唐绍仪自幼随父

知名人物 朱经农生平故事简介,朱经农历史评价,朱经农怎么死的?

朱经农,原名有畇,改名经,字经农。祖籍江苏宝山,1887年8月14日(清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生于浙江浦江县城。父亲其恕(字仁甫)曾助堂兄朱其昂创办轮船招商局,后任知县,又在石门厘金局做事。1894

盛宣怀

  盛宣怀(1844~1916),中国晚清官僚,企业家。字杏荪,又字幼勖,号愚斋、止叟。江苏武进人。1870年经人引荐入李鸿章幕,深得李的信任。1872年,参加创办轮船招商局(总局在上海)。18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