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白马
Posted 太极
篇首语:任何你的不足,在你成功的那刻,都会被人说为特色。所以,坚持做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太极的白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皇太极的白马
在皇太极的陵墓——沈阳昭陵前的石雕群中,有两匹与真马一般大小的汉白玉石雕白马。据说是仿照皇太极生前所骑两匹战马雕刻的。皇太极被称为“马上皇帝”,这对白马助他取得天下,自然功不可没。而这两匹白马救主的故事也一直被传为佳话。当年皇太极南北征战时,有两匹白色战马受到他的特别喜爱。这两匹白马因为体形胖瘦的差异而分别被唤作“大白”和“小白”。大白日行五百里,并长于驰骋疆场。攻敌破阵,上阵厮杀时,每战必胜;小白日行可达千里,擅于行军赶路,奔跑起来快如闪电。尤其是因为皇太极体形丰硕,在所有的战马中,只有“大白”和“小白”堪负其重,这自然也是它们得到皇太极垂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了。两匹战马发挥各自的优势,伴随着主人驰骋沙场,屡建战功。
有一年盛夏,皇太极之父努尔哈赤在大凌河与明军交战时受阻,形势万分危急,即派人前往盛京告急。皇太极闻讯亲率大军前往救援,盛京距大凌河五、六百里之遥,再加上天气酷热难奈,道路难行,如果是骑普通战马前去救援的话,必定不能及时赶到,而皇太极骑着小白一夜之间便赶到了战场,在明军措手不及之时将其打退,小白在这次行动中立了头功。
还有一次,号称“万人敌”的驻大凌河明军副总兵祖大寿趁夜偷袭皇太极的营帐,他首先执刀闯入大帐,砍倒了两名守帐侍卫。而中军帐中正在阅读文书的皇太极丝毫也没有察觉,在这危急时刻,帐外两匹白马急骤的嘶叫声使皇太极从聚精会神中回过神来,他这才知道自己正面临着生命危险,急忙抽剑迎战,最终在随后赶到的八贝勒帮助下化险为夷。
在松山、杏山战役中,有一次皇太极的人马在山下宿营休息之时,又遭松山城的明军总兵曹变蚊的偷袭。他们趁皇太极的部下人困马乏、睡意正酣之时杀入大营,冲进了帐中。在这紧要关头,又是白马的嘶鸣声将皇太极和他的部属从睡梦中叫醒,及时赶到的弓箭手和侍卫把偷袭人马打退,又一次保全了皇太极的生命,这一次同样是白马的功劳。
后来,这两匹白马伴随着主人浴血冲杀,使得皇太极一举打败明军十三万,活捉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最终建立了大清朝,大白、小白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皇太极死后,他的子孙仍念念不忘两匹白马的开国之功,清康熙帝就曾写下“昭陵石马独超群,大白小白奏殊勋”的“石宝歌”以颂扬其功。
白马太极
中国历史 洛阳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0公里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东汉明帝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因此白马寺被看成中国佛教的发源地,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东汉年间,汉明帝派使臣蔡愔、秦景二人去西域求经,他们在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遇到天竺高僧和佛经,就邀请高僧赴洛阳传播佛教。于是天竺高僧带着佛教经典和佛像,同他们一起回到洛阳。为了存放这些佛经和宣扬佛教,汉明帝下令仿照天竺国佛寺的样子,建造东汉的佛寺。因为佛经是用两匹白马驮回来的,寺院建成后,起名为“白马寺”。当时的白马寺早已不存在了,现存寺内的建筑、雕塑、碑刻大都是明清时期的遗物。寺院呈长方形,山门向南,为牌坊式建筑。门额中间楷书三个大字“白马寺”,山门外有两匹石马。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马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学习建议:这幅图画是为了配合说明佛教的传入而设置的。阅读图画对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和佛教的传入有个初步的印象和了解。
洛阳白马寺
相关参考
白马之盟就是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三月中旬,离刘邦去世还有一个月时间,刘邦拖着重病之身将朝廷重臣和他的老婆吕后聚集在一起,杀掉了一匹白马,对天盟誓。这就是在汉朝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白马之盟。白马之
洛阳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0公里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东汉明帝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因此白马寺被看成中国佛教的发源地,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相传东汉年间,汉明帝
白马寺的由来导读1900多年前,白马寺就已经存在了,但是说起白马寺的来历还真有一段离奇的故事,它的诞生来自于皇帝的一个怪梦。这一切是真的吗?奇趣世界一个怪梦成就一座寺庙,到底是怎样的怪梦有如此大的威力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白马非马”是春秋战国时期名辩学派代表人之一的公孙龙的著名论辩。公孙龙(约前325年——前250年)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善于论辩,曾在赵国平原君家当门客几十年。“白马非马”是公孙龙名
一、「”白马之盟”内容的真伪以传统的观点来看,「”白马之盟”是汉初政治中极为重要的事件,它影响到整个有汉一代国家政治的架构。甚至有人说,「”白马之盟”的效力一直持续到曹氏代汉为止。在李开元《汉帝国的建
一、「”白马之盟”内容的真伪以传统的观点来看,「”白马之盟”是汉初政治中极为重要的事件,它影响到整个有汉一代国家政治的架构。甚至有人说,「”白马之盟”的效力一直持续到曹氏代汉为止。在李开元《汉帝国的建
白马非马,这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历史典故 公孙龙:诸子百家中的名家,一向以诡辩著称。名家的中心论题是所谓“
历史人物 公孙龙生平简介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 名家离坚白派
本名:公孙龙字号:字子秉所处时代:赵国(前403年—前202年)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赵国主要成就:名家人物 公孙龙,字子秉,生卒年不详(约前320年—约前250年之间),华夏族,名家人物,赵国人
关于白马寺的来历你知道吗?汉明帝为何要建白马寺?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光武帝到了六十三岁,害病死去。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有一次,汉明帝做了个梦,梦里看见有个
说起公孙瓒,有个很威风的绰号,叫“白马将军”。当时的幽州,范围广泛,大致在现在的河北、辽宁一带。游牧民族如乌桓经常突袭汉朝边疆,劫掠人口财物。乌桓人擅长骑兵,来往如风,让以步兵为主的汉王朝很痛苦。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