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公孙龙生平简介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 名家离坚白派
Posted 平原
篇首语: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公孙龙生平简介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 名家离坚白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公孙龙生平简介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 名家离坚白派
本 名:公孙龙
字 号:字子秉
所处时代:赵国(前403年—前202年)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赵国
主要成就:名家人物
公孙龙,字子秉,生卒年不详(约前320年—约前250年之间),华夏族,名家人物,赵国人。是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
公孙龙能言善辩,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其主要著作为《公孙龙子》,西汉时共有14篇,唐代时分为三卷,北宋时遗失了8篇,至今只残留6篇,共一卷。其中最重要的两篇是《白马论》和《坚白论》,提出了“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认为对于 “坚白石”,“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强调视觉与触觉的差异故“坚白石二”。又分析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强调“白马”(个别)与“马”(一般)的区别,得出“白马非马”的结论。与他齐名的是另一名家惠施。
www.cha138.com早年经历
赵惠文王六年(前293年),封公子赵胜为平原君。平原君喜好名家论辨公孙龙之言,公孙龙遂为平原君的门客。
赵惠文王十五年(前284年),燕昭王欲攻齐国,公孙龙带领弟子,从赵国赶到燕国,力图劝其“偃兵”。燕王满口答应,公孙龙却表示不可相信,说道:当初大王招纳欲破齐、能破齐的“天下之士”到燕国来,后来终于破齐。而今“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尽善用兵者”,所以我认为大王不会偃兵。他用这种“循实则名”的方法猜透了燕王的真实用心,使燕王无言以对。
十六年(前283年),秦国与赵国盟会缔约:“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答应相互援助。不久,秦兴兵攻魏,赵欲救魏。秦王使人责备赵惠文王不遵守盟约。赵王将此事告知平原君。公孙龙向平原君建议说:赵也可以派遣使者去责备秦王说,赵国想援救魏国,秦国却攻打魏国,是秦国首先违背了盟约。
十九年(前280年),公孙龙又与赵惠文王论偃兵之事。赵王问公孙龙说:“寡人事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回答说:“偃兵之意,兼爱天下之心也。兼爱天下,不可以虚名为也,必有其实。”并指出赵惠文王当秦得地而缟素布总,齐亡地而加膳置酒,并不真正具有兼爱之心,故不能行偃兵之实。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兵攻赵,围邯郸。平原君使人向魏国求救。信陵君率兵救赵,邯郸得以保存。虞卿为平原君向赵王请封。公孙龙连夜驾车入见平原君,认为此举甚不可行,指出“王举君而相赵,割东武城而封君者”并不是因为平原君的才智能力为赵国所独有的,而是因为平原君是赵王亲戚的缘故。而“一解国患,欲求益地,是亲戚受封而国人计功也”,即计国人之功于亲戚名下。因此建议平原君不要受封,平原君听从了公孙龙的建议,并由此对其益加看重。
生平履历
他可能较长时间作平原君的门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说,“平原君厚待公孙龙”。约于公元前279年至前248年间,公孙龙曾从赵国带领弟子到燕国,《吕氏春秋·应言》载,是为了说燕昭王以“偃兵”。燕王虽然表示同意,公孙龙却当面对燕王说。“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尽善用兵者”,所以我认为大王不会偃兵,燕昭王无言应答。公孙龙又曾游魏,与公子牟论学。在赵国,《吕氏春秋·审应览》载,公孙龙曾与赵惠文王论偃兵。赵王问公孙龙说:“寡人事偃兵十余年矣,而不成,兵不可偃乎?”公孙龙回答说:“赵国的蔺、离石两地被秦侵占,王就穿上丧国的服装,缟素布总;东攻齐得城,而王加膳置酒,以示庆祝。这怎能会偃兵?”
《吕氏春秋·淫辞》说:秦国跟赵国订立盟约:“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过了不久。秦兴兵攻魏,赵欲救魏。秦王使人责备赵惠文王不遵守盟约。赵王将这件事告诉平原君。公孙龙给平原君出主意说,赵可以派遣使者去责备秦王说,秦不帮助赵国救魏,也是违背盟约。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兵攻赵,平原君使人向魏国求救。信陵君率兵救赵,邯郸得以保存。赵国的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求增加封地。公孙龙听说这件事,劝阻平原君说:“君无覆军杀将之功,而封以东武城。赵国豪杰之士,多在君之右,而君为相国者以亲故。夫君封以东武城,不让无功,佩赵国相印,不辞无能,一解国患,欲求益地,是亲戚受封,而国人计功也。为君计者,不如勿受便。”平原君接受了公孙龙的意见,没有接受封地。公孙龙善于辩论。《公孙龙子·迹府》说,公孙龙与孔穿在平原君家相会,谈辩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晚年,齐使邹衍过赵,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之说。公孙龙由是遂诎,后不知所终。公孙龙的主要思想,保存在《公孙龙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名家有《公孙龙子》十四篇。今存六篇。《迹府》,是后人汇集公孙龙的生平言行写成的传略。其余五篇是:《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名实论》,其中以《白马论》最著名。
相关参考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白马非马”是春秋战国时期名辩学派代表人之一的公孙龙的著名论辩。公孙龙(约前325年——前250年)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善于论辩,曾在赵国平原君家当门客几十年。“白马非马”是公孙龙名
天下第一嘴,就是能言善辩的人。自古以来,中国能辩论的人很多,比如孔子、孟子、庄子、苏秦、张仪,还有后来的诸葛亮等。等这些人和一个人比起来,都算不上辩论高手,这个人是谁呢?战国时期著名道家、哲学家,诡辩
天下第一嘴,就是能言善辩的人。自古以来,中国能辩论的人很多,比如孔子、孟子、庄子、苏秦、张仪,还有后来的诸葛亮等。等这些人和一个人比起来,都算不上辩论高手,这个人是谁呢?战国时期著名道家、哲学家,诡辩
春秋战国人物中文名:公孙龙别号:子秉国籍:东周赵国民族:中原族出生日期:公元前320年死日期:公元前250年职业:哲学家信奉:名家头脑主要造诣:名家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公孙龙子》(历史lishix
白马非马,这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公孙龙(约公元前320--250年)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历史典故 公孙龙:诸子百家中的名家,一向以诡辩著称。名家的中心论题是所谓“
简介:(前320年-前250年),时期哲学家。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汉族,东周末年赵国人。能言善辩,曾为平原君门客。> (前320年-前250年),传说字子秉,时期赵国人,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
说起公孙瓒,有个很威风的绰号,叫“白马将军”。当时的幽州,范围广泛,大致在现在的河北、辽宁一带。游牧民族如乌桓经常突袭汉朝边疆,劫掠人口财物。乌桓人擅长骑兵,来往如风,让以步兵为主的汉王朝很痛苦。当时
问名家公孙龙、惠施之事迹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善为坚白、异同之辩,及邹衍过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著有《公孙龙子》。惠施,战国时宋人。为梁国相,善辩,与庄周善。周谓其多方术,书五车,道舛驳而言不中云。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出生在魏国的阴晋,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去世。是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公孙衍的一生中,曾效力过三个国家,秦国、魏国和韩国。公孙衍曾经两次让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是这两次都失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出生在魏国的阴晋,在公元前四世纪末去世。是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公孙衍的一生中,曾效力过三个国家,秦国、魏国和韩国。公孙衍曾经两次让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是这两次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