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反隋

Posted 都城

篇首语:如果梦想有捷径的话,那么这条路的名字一定叫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密反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李密反隋

2、历史人物 李密为什么杀翟让

李密反隋

李密筑洛口城,周围四十里,作为魏国的都城。魏将孟让夜袭洛阳外郭,烧掠丰都市,洛阳居民都迁入宫城,抵御魏军。李密招集了大量豪帅,蒲山公营的纪律对这些豪帅是没有约束力的。李密缺乏驾驭群帅的才能,也就是缺乏引导群帅遵守纪律的才能,因之,归附的豪帅愈多,李密的反隋行动愈受到牵制,最后归于失败。
隋大将裴仁基率兵降李密,李密使裴仁基、孟让率兵2万人袭破回洛仓,烧天津桥,纵兵大掠。当时越王杨侗留守洛阳,有兵20余万,足以守卫城市,李密军烧掠,更使隋军守城愈益坚固。李密退归洛口,杨侗搬运回洛仓米入城,李密再取回洛,形式上逼近洛阳,实际是顿兵坚城之下,陷于被动。隋炀帝令关中出兵救洛阳,有人劝李密使翟让守洛口,裴仁基守回洛,自率精兵入关,袭取长安。既得西都,号令天下,可以成大业。李密说,这确是上策。不过,我所部将帅,都是出身草莽,我一离开,他们就会互相吞并,大业更无望了。杨侗得关中援兵,大破李密军。李密逃回洛口,形成与洛阳相持的局面。
李密率众攻向洛阳,大破隋兵,又取回洛仓。隋炀帝令王世充率江淮精兵救洛阳。李密遣徐世率兵袭破黎阳仓,开仓赈济饥民,10天内得兵20余万人。王世充统率各路救兵,会同洛阳兵共10余万人击洛口,与李密军夹洛水互击,各有胜败。
李密

历史人物 李密为什么杀翟让

  翟让是隋末年间瓦岗寨的创始者兼前期首领,武功高强,有勇有谋,在反隋大军中独树一帜。而李密作为隋末年间的官员,居然背叛隋朝,投奔到反隋的部队瓦岗寨义军之中,作为一个谋略家,李密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权势,最后不得已而杀掉了瓦岗寨前首领翟让,这是怎么回事,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

  我们知道李密绝非等闲之辈,年纪轻轻就志向远大,救世济民,自己不和家里人商量就擅自辞掉官职,细心钻研兵书和史书,最牛的恐怕就是和自己的好友杨玄感反隋,为了维护天下大义,自此走上了这条道路。但是结果却并未让人满意,杨玄感此人也是生性多疑,怕李密的风头在军中高于他,所以他没有采用李密贡献的三策计谋中的上策,导致作战失败,成为隋朝军队的刀下魂。走投无路的李密的被逼上了瓦岗寨,入山为寇。李密刚进瓦岗寨的时候,此时的瓦岗寨的首领是翟让,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翟让一开始也对李密不是很信任,直到李密利用翟让身边的人向他献计,跟他说以你之勇不该只屈尊于此,应该向前迈一步,争取得到更多的荣华富贵。在李密的劝说下,翟让听从了李密的主意,开始领兵作战,由于有李密出神入化的作战本领,瓦岗寨一举拿下诸多郡县,我觉得李密一直积极的怂恿翟让出兵作战,肯定也与他自己希望走的更高、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有关。经过几次战役,李密赢得了翟让的信任,翟让也给于他较高的权力,在李密一举拿下素有天下粮仓之称的兴洛仓,他不仅开放粮仓,救济危难中的平民,而且还抚恤士兵,收获了颇多的民心,使瓦岗寨的名声得到进一步的远扬,可以说是李密的加入,让瓦岗寨的层次及目标提高了一个台阶。这是真正的头领翟让认为李密的才智都比自己的强,于是把瓦岗寨头把交椅的位置让给了李密。自从翟让让位后,他基本上做的事情都是诱敌的工作,虽然李密坐上了首领的位置,并且对瓦岗寨作出了一番事迹,但是瓦岗寨毕竟是翟让创建的,军队里还是有不少的翟让的拥护者,有人便为翟让打抱不平,劝说他拿回政权,翟让认为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渐渐的把这件事抛之脑后。然而这些议论的声音还是传进了李密的耳朵里,慢慢地李密开始相信并担心翟让会有所行动,狼子野心的李密越想越恼火,就想要恩将仇报,李密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在一次宴会中狠心的杀掉了翟让。所谓树倒猢狲散,翟让的死多多少少的有扰乱军心,认为李密不讲仁义道德,连自己的恩人也杀掉,将士们对他的看法也改变了,结果就是导致李密在后面的战役中屡战屡败。

  李密杀掉翟让的理由仅是因为心里不爽吗?首先是因为所处派系的不同,在瓦岗寨中分为义李密为首的蒲山公营集团,以及以翟让为首的老势力集团,还有变民集团,三个派系不同的想法,蒲山公营集团效忠李密,老营集团效忠翟让,变民集团无所谓。所以斗争的焦点就集中在了蒲山公营集团和老营集团二者之间。其次是李密和翟让的追求不同,一个具有远大抱负,而翟让只想安于守成,没有上进心,自己的下属对翟让集团的行为也不满,如果照这样下去,瓦岗军早晚会出乱子,所以李密觉得要想让瓦岗军形成真正的合力,必须要让所有人的目标一致,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统一思想。可惜的是翟让根本不听李密的意见,最终导致一拍两散,李密不得已杀掉翟让。

  当时正在瓦岗风头正盛,李密离天子之位仅一步之遥的时候,没想到半路杀出个宇文化及,他非要和李密争夺洛阳,此时因兵败投奔在王世充旗下的李密,原本想要联合洛阳城内的越王杨侗一起抗击宇文化及,但是遭到王世充的反对,毕竟在李密还没有投奔王世充之前曾率军打过洛阳,但是瓦岗军战死了不少,李密的作战能力遭到将士们的怀疑,在与王世充的一战中,李密也战败,瓦岗寨一大批将士都投奔了王世充,眼看大势已去,想以死谢罪的李密在王伯当的劝说下,便投奔到了李世民旗下。可悲的是投唐后的李密不甘心受人侮辱,不甘居于人下,加上李渊有意逼反李密,李密心中的怒火被点燃了,所以起兵反唐,最终被唐军所杀,自己宏伟的梦想就这样结束了。李密之所以失败我觉得是中了李渊的计,去攻打了一根难啃的骨头洛阳,还顺水推舟把肥肉贡献给李渊,被李渊耍得团团转。

相关参考

李密为什么杀翟让?李密为什么会失败?

  翟让是隋末年间瓦岗寨的创始者兼前期首领,武功高强,有勇有谋,在反隋大军中独树一帜。而李密作为隋末年间的官员,居然背叛隋朝,投奔到反隋的部队瓦岗寨义军之中,作为一个谋略家,李密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权势,

历史人物 李密为什么杀翟让

  翟让是隋末年间瓦岗寨的创始者兼前期首领,武功高强,有勇有谋,在反隋大军中独树一帜。而李密作为隋末年间的官员,居然背叛隋朝,投奔到反隋的部队瓦岗寨义军之中,作为一个谋略家,李密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权势,

历史人物 李密是什么出身

李密出生贵族,雄才大略又实力强劲,为何在隋末不能实现统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李密确实雄才大略,整个瓦岗寨农民起义军能够发展壮大,成为隋末反隋势力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李密实在功不可没

中国历史 为什么唐太宗对魏徵又敬又怕?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是隋唐年间的著名大臣。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杨玄感起兵反隋,李密为他谋划。此时武阳郡丞元宝藏也起兵响应,魏徵在元宝藏手下掌管文书,很为李密所欣赏,后来便

开国功臣王君廓最终却落得叛逃被杀的下场

...同,乘其不备突然出兵袭击,夺取他们的辎重,然后投奔李密的瓦岗军。武德元年,王君廓因在瓦

开国功臣王君廓却落得叛逃被杀的下场

...同,乘其不备突然出兵袭击,夺取他们的辎重,然后投奔李密的瓦岗军。武德元年,王君廓因在瓦

李淵起兵反隋 為什麼要與突厥合作

文/老張讀史隋朝末年,朝政荒廢,徭役繁重,導致「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紛紛舉義旗、起兵反隋,天下變得四分五裂,老楊家的基業朝不保夕。當時,李淵官拜太原留守,其子李世民知道隋朝必將滅亡,於是私下結

唐朝历史 李渊起兵反隋为何能名正义顺

关于李渊起兵反隋,历来说法不一,似乎很难给李渊一个公正的评价。大家都知道,李渊是隋朝的重臣,起兵反抗隋炀帝自然会落个叛主的罪名,可是他不但没有背上不光彩的名声,反而巧妙地博得名正义顺,荡夷群雄,以拯百

李渊反隋前真没野心

李渊,出生于北周贵族之家。其姨母独孤伽罗乃是魏国公之女,此后嫁与杨坚,在其人生的很多重大转折上,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可以说,若没有独孤伽罗,杨坚绝不可能平天下。因此在杨坚称帝后,他愈发的深爱独孤伽罗

历史秘闻 李淵起兵反隋 為什麼要與突厥合作

文/老張讀史隋朝末年,朝政荒廢,徭役繁重,導致「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紛紛舉義旗、起兵反隋,天下變得四分五裂,老楊家的基業朝不保夕。當時,李淵官拜太原留守,其子李世民知道隋朝必將滅亡,於是私下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