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翻译《天演论》

Posted 天演论

篇首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严复翻译《天演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严复翻译《天演论》

2、清代文人严复三改《天演论》 体现其微妙心态变化

严复翻译《天演论》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清代文人严复三改《天演论》 体现其微妙心态变化

《天演论》的三次改订,可能的确提升了翻译质量,力争达到严复本人所倡导的“信达雅”的因素在里边。但这三次改订的文本细节,又能够让人明确感受到,译著者本人的微妙心态与心理变化,并非一如标签化的“天演学家”那般义正词严、不可动摇。

严复(1854―1921)译著《天演论》,成书于戊戌变法之际;1898年当年就有过两次不同版本的出版。一是在1898年6月,由湖北沔阳慎始基斋根据严复改订的样本刊行,分上下两卷,刻本一册。慎始基斋本内容较完备,刻板印制效果颇佳。这个版本是在充分听取了吴汝纶、梁启超等的修改意见之后,在《国闻报》已经连载了部分译本内容之后,经由严复在原稿上第一次改订而成的。二是在1898年12月,又出版了福建侯官嗜奇精舍石印本,此为严复自己出资刻印,在原稿基础之上,又经过第二次改订,校印质量更佳。虽然离“慎始基斋本”出版只有半年时间,但“嗜奇精舍本”还是有新的改订;而且与先前只在友人文士间“内部流通”不同,这一版本算是公开发售、大力推广过的。

“慎始基斋本”与“嗜奇精舍本”,这两个版本,是目前学界公认的《天演论》早期版本。这两个版本的《天演论》,曾流行一时,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中鼓吹变法的风潮,有着相当重要的推动力与影响力。但后世读者通常读到的,最为通行的版本,却不是上述这两个早期版本,而是再次经过删改的两个后期版本。一是1901年富文书局石印本,即“富文本”;二是商务印书馆的铅印本,即“商务版”。这两个版本所依据的底本是一致的,都是严复据原稿第三次改订之后的产物。

事实上,在书前的“例言”部分,曾有过一整段文字,只读过“商务版”《天演论》的读者,是没有读到过的。通过早期版本,我们可以“复原”出这段话来:

是编之译,本以理学西书,翻转不易,固取此书,日与同学诸子相课。迨书成,吴丈挚甫见而好之,斧落征引,匡益实多。顾惟探赜叩寂之学,非当务之所亟,不愿问世也。而稿经新会梁任公、沔阳卢木斋诸君借钞,皆劝早日付梓,木斋邮示介弟慎之于鄂,亦谓宜公海内,遂灾枣梨,犹非不佞意也。刻讫寄津覆遥乃为发例言,并识缘起如是云。

光绪二十四年岁在戊戌四月二十二日严复识于天津尊疑学塾

实际上,这段文字的删节过程,从1898年到1905年,可以看作是严复个人的一段坎坷历程之缩影。这一历程,就正是严复从慷慨激昂、鼓吹变法的志士,到黯然离场、埋头学术的学者之转变过程。

原来,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被捕就义,而康有为、梁启超等早已接到密报,在此之前数日已离京逃亡而去。当时,严复还在北京“待诏”,但接到了大学士王文韶的密示,也意识到事态严重,还是不得不秘密离京,返回了天津。在这种情势之下,便不难理解,为什么1898年12月在严复故乡福州印制的《天演论》“例言”中,会悄无声息地删去“新会梁任公”之名了罢。此举无非是为了“避祸”,在当时的危急情势之下,是没有人再敢于谈论与变法相关的任何人物与事件的。本就侥幸躲过一劫的严复,不可能不知道大清国的文字狱之惨烈,不可能再在这个节骨眼上招惹“文祸”上身。

《天演论》的三次改订,可能的确提升了翻译质量,力争达到严复本人所倡导的“信达雅”的因素在里边。但这三次改订的文本细节,又能够让人明确感受到,译著者本人的微妙心态与心理变化,并非一如标签化的“天演学家”那般义正词严、不可动摇。二十世纪初波诡云谲的时代潮痕,在这个被梁启超赞为“于中学西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的身上,还是或多或少留下了进退得失的权衡之迹。

相关参考

”瘾君子”严复

炳哥严复(1854年-1921年)是近代极具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他在清末时期翻译的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赫胥黎《天演论》、密尔《群己权界论》等著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代文人严复三改《天演论》 体现其微妙心态变化

《天演论》的三次改订,可能的确提升了翻译质量,力争达到严复本人所倡导的“信达雅”的因素在里边。但这三次改订的文本细节,又能够让人明确感受到,译著者本人的微妙心态与心理变化,并非一如标签化的“天演学家”

历史人物 严复和章太炎哪个更“倔”

  翻译赫胥黎《天演论》的严复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他不同于清高自负、恃才傲骨的旧式文人,他信奉“此天演之所以进化”,但又不因此一味地贵新鄙旧,无论对传统还是对新知,提出自己独有的看法与主张,显得非常的

历史人物 清末教育家严复简介,《天演论》作者严复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生平经历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候官县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1866年(同治五年)严复父亲病逝,学馆中辍,严复放弃走科举“正途”。1867年(同治六年)入福州船政学堂

清代最懂西学的人,要为一个举人来回考试,最后也没考上

谈及我国近代史,不能不提启蒙思想家严复。严复最大的功绩就是翻译了《天演论》等诸多西洋学术名著,为近代国人开启民智。严复学识丰富无可辩驳,康有为称他为「”精通西学第一人”,梁启超也盛赞他「”于中学西学皆

历史人物 严复的子女 严复是个什么样的人

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著名的翻译家和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是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他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对后世翻译工作有着巨大影响,康有为、梁启超、毛

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都赞佩的翻译官是谁?

梁启超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胡适说:“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李克强总理也曾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都赞佩的翻译官是谁?

梁启超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胡适说:“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李克强总理也曾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

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都赞佩的翻译官是谁

梁启超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胡适说:严复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李克强总理也曾说: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严复。作为我国近代

知名人物 严复是个怎样的人物?严复人物评价

严复是中国近代精通“西学”的第一流人物。在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历史过程中,他第一个大量地、系统地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思想介绍到中国来。他一生翻译了二百多万字的西方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名著。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