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的天时
Posted 荷兰人
篇首语: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郑成功的天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郑成功的天时
1662年2月1日,驻守热兰遮堡的荷兰人,被郑成功围城9个月后投降。不论从火力优势或其他观点来判断,荷兰成功的几率其实相当高,为什么荷兰人没有与郑成功决一死战呢?这得从经济上来分析。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VOC进入亚洲的主要目的,是看上日本的白银与中国的丝绸。但要拿什么东西去换日本的白银,再拿白银去换中国的丝绸,卖回给日本赚一笔呢?台湾正好提供两种日本需要的东西:鹿皮和糖。有这么好的贸易机会,为什么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岛不自己做生意,反而要让荷兰人来做呢?主要原因是17世纪上半叶的中日都在锁国状态,明朝政府对海岸线外领土兴趣不大,台湾就成为中日走私者的贸易点。荷兰人来台之后建立热兰遮堡,1633年建立和福建的贸易关系,拉起中国大陆、台湾地区、日本岛的三角贸易网。
台湾的地理位置,对荷兰人是个良好的战略点:一可当做储存货物的仓库;二可当做船队的补给与休息站;三是北上日本、西向福建、南向吕宋、往马六甲海峡,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地理中心;四还可用鹿皮、糖换到日本的银子。这是荷兰在远东的贸易布局。VOC在生意最旺的1641年―1654年间,平均有26艘船在远东海域内东买西卖,单是台湾与日本间的航线,每年有9艘专用船南来北往。在这鼎盛的10年间,对日贸易的利润平均有100%。从台湾运糖卖给日本的利润约25%,卖给波斯的利润约96%。
为什么1654年之后,VOC在远东的贸易就走下坡呢?关键在中国的生丝市场,被孟加拉国用低价抢走了。1641年―1654年间,VOC卖到日本的商品总价值约有1280万荷兰盾,其中700万盾(约54%)是生丝和丝绸。但到了17世纪50年代中期,孟加拉国的生丝价格,从1651年每磅5.89佛洛林,暴跌到1659年的每磅2.68佛洛林。相对地,中国生丝的价格,从每磅2.38佛洛林涨到4.97佛洛林,市场优势完全颠倒过来。在这种情况下,1650年―1659年间在中国海域航行的荷兰船,从顶峰时期的26艘减为20艘。
更糟的是,远东航线的利润竟然减到30%左右。对VOC来说,如果利润低于60%,就不值得出海做这笔生意。接下来就是可以预见的恶性循环:把远东航线的船再减为13艘,到了17世纪60年代末期,只剩4艘。
VOC的董事和巴达维亚的总督很快就有共识:不再派船到中国海。那么如何取得中国的货物呢?替代性的方案很简单:让中国商船进入巴达维亚,荷兰人不必派船出海,就能得到所需的各种货物,可以省去船只、水手的沉重成本。17世纪90年代,荷兰完全放弃远东,退守印度尼西亚群岛。这个广大的海域从此拱手让给乘虚而入的英国人,做起鸦片和茶叶的生意。
郑成功确实打败过安平古堡(即热兰遮堡)的荷兰人,这一点不必争论。问题是荷兰人为什么不调集炮舰回击呢?因为以经商赚钱为主旨的VOC从商业的观点评估,这个岛已不值得投入炮舰,不值得在台湾大打一场了。换句话说,荷兰人本来就想走了,正好碰上郑成功的攻击,就坚决离去了。政治史其实也是经济史。
?
郑成
刘备多次拜访贤才,成功请出诸葛亮之前,却早已错过高人
在东汉末年,天下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局势。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下,各路英雄也涌现出来争夺自己的权势。而在当时的大纷争之下,最典型的就是曹孙刘三方势力了。这三方各自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势,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制衡局势。而在这其中,刘备所占据的就是人和的一方面了。在没有天时地利的优势下,他自然就得寻求良人的帮助了。在高人的指引下,他成功请得诸葛亮出山协助他兴复汉室。诸葛亮确实是一个有才之人,但最终也没能够协助他完成大业。 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实际上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刘备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即便当时自己并没有多少的势力,也愿意为此一搏。而诸葛亮却是假意避世,他一心想要平定天下,却因战乱而暂时远离人居。但毕竟两人都是有志之人,所以在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之后,诸葛亮还是同意和刘备出去打天下了。这也是刘备寻得贤才相助的第一步,在有了诸葛亮之后,他的很多计谋也得以成功施展。在世人看来,诸葛亮也就是刘备最强大的助攻了。虽然没有什么其他的优势,但有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军师,也足以让他打很多胜仗了。 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了。在这一段史实中,世人们看到的是两个有才之人的商讨。诸葛亮虽然远离人居,但对天下大事还是了如指掌的。他也一心关注着三方势力制衡的局势,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中,他也建议,刘备要紧握「 ”人和”这一方。应该承认的是,诸葛亮的见解确实给刘备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在后续打天下的过程中,也因为这样的正确道路而取得了非常多的胜利。 那实际上在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前,他就已经先遇到一位真正的高人了。历史上对于这一段偶遇并没有多大的关注,但实际上,却从那时可以看清刘备未来的结局了。在多次寻访诸葛亮不得之后,刘备也遇到了一位高人,他便是崔州平。此人骨骼清奇,一看就不是寻常之辈。但在刘备的邀约之下,他并不愿意跟着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当时崔州平说了一句刘备非常不爱听的话,但在后来却证实是真言。当时崔州平拒绝的理由便是「 ”汉室命数已尽”。 当时刘备刚刚要开始兴复汉室的大业,并且正在寻访良才的路上。在听到崔州平这句话时,刘备自然是不爱听的。于是他也并没有多加请教,就直接错失了这一位高人。而在后世攻打天下的过程中,却也是在一步步地印证着崔州平的这句话。刘备的军队虽然也打下过不少胜仗,但其中还是有很多致命性的失败。即便在刘备死后,由诸葛亮扶持幼主,也是难以将汉室重新兴复起来了。刘备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儿孙身上,但刘后主最终也成为了俘虏,显然是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了。 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得出来,诸葛亮虽然是良才,但在出山协助刘备之时,显然也是没有将局势完全看清。当时崔州平所说的「 ”汉室命数已尽”虽逆耳,这也是预示了最后的结局。刘备当时一心只顾着探寻诸葛亮,也忘了向这位高人多多请教。同样是有贤能之人,诸葛亮和崔州平最终的结局也是完全不一样了。正是因为完全看清了局势,崔州平才不愿再出来受这无用功的颠沛流离了。相关参考
怀孕前的准备:选择天时地利人和之时,确保,精子和卵子优良。如服避孕药,则应在停药半年后再怀孕。及早确诊怀孕:避免有害因素如X射线、同位素、农药、毒感染、无意服用有害药物等因素对胎儿的伤害。定期产前检查
在东汉末年,天下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局势。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下,各路英雄也涌现出来争夺自己的权势。而在当时的大纷争之下,最典型的就是曹孙刘三方势力了。这三方各自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势,也形成了三足鼎立
还记得上一期的「”旧照片”专题中,我们介绍过的南芳皇后吗?作为越南最美的末代皇后,她的一生十分传奇,与丈夫保大皇帝相爱时轰轰烈烈,不爱时生死不复相见,令人十分唏嘘。回顾请戳链接→南芳的爱情悲歌:绝美的
为了平定南方,以保障北伐曹魏无后顾之忧,采取攻心为上的方针,对南蛮首领孟获实行捉住就放的办法。果然,孟获不是的对手,六次交战六次被擒。诸葛亮又放了他一次。孟获回去后向乌戈国王求援,领了三万籐甲兵来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看三国演义,那么,三国演义里面的赤壁之战你了解吗?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其实就是在《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其开始是由于曹操南下引起的,这使当时的战场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图片来源于网
特色一怀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怀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商周以来,历为国、郡、道、州、府设治之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古迹。这里有楚秦黔中郡郡址和附近规模宏大的战国、秦、汉墓群,有始建
「”东汉末年分三国”周杰伦歌词中的诗句但是也明确说出了东汉末年的乱象。自刘邦建立了汉朝之后汉朝经历了四百年的统治,可是政权相互更迭没有永久的常青树,也没有永不凋零的朝代。自满朝的末期颓势已经无法挽回,
全文阅读3分钟。科学也好,哲学也罢。在《易经》里面,最重要的就讲究个天时地利,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两件事,「”时”和「”位”。《易经》讲到底就是时间和空间的集合。说到天
东晋时期,前秦国皇帝苻坚先后灭掉了前燕、前凉、代等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又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其势力范围扩展到长江和汉水上游。此时,前秦皇帝苻坚踌躇满志
东晋拥有天时地利人和八万兵破前秦百万大军 东晋时期,前秦国皇帝苻坚先后灭掉了前燕、前凉、代等国,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又于公元373年攻占了东晋的梁(今陕西汉中)、益(今四川成都)二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