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多次拜访贤才,成功请出诸葛亮之前,却早已错过高人

Posted 汉室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备多次拜访贤才,成功请出诸葛亮之前,却早已错过高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备多次拜访贤才,成功请出诸葛亮之前,却早已错过高人

在东汉末年,天下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局势。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下,各路英雄也涌现出来争夺自己的权势。而在当时的大纷争之下,最典型的就是曹孙刘三方势力了。这三方各自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势,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制衡局势。而在这其中,刘备所占据的就是人和的一方面了。在没有天时地利的优势下,他自然就得寻求良人的帮助了。在高人的指引下,他成功请得诸葛亮出山协助他兴复汉室。诸葛亮确实是一个有才之人,但最终也没能够协助他完成大业。 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实际上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刘备一心想要兴复汉室,即便当时自己并没有多少的势力,也愿意为此一搏。而诸葛亮却是假意避世,他一心想要平定天下,却因战乱而暂时远离人居。但毕竟两人都是有志之人,所以在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之后,诸葛亮还是同意和刘备出去打天下了。这也是刘备寻得贤才相助的第一步,在有了诸葛亮之后,他的很多计谋也得以成功施展。在世人看来,诸葛亮也就是刘备最强大的助攻了。虽然没有什么其他的优势,但有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军师,也足以让他打很多胜仗了。 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了。在这一段史实中,世人们看到的是两个有才之人的商讨。诸葛亮虽然远离人居,但对天下大事还是了如指掌的。他也一心关注着三方势力制衡的局势,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中,他也建议,刘备要紧握「 ”人和”这一方。应该承认的是,诸葛亮的见解确实给刘备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在后续打天下的过程中,也因为这样的正确道路而取得了非常多的胜利。 那实际上在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前,他就已经先遇到一位真正的高人了。历史上对于这一段偶遇并没有多大的关注,但实际上,却从那时可以看清刘备未来的结局了。在多次寻访诸葛亮不得之后,刘备也遇到了一位高人,他便是崔州平。此人骨骼清奇,一看就不是寻常之辈。但在刘备的邀约之下,他并不愿意跟着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当时崔州平说了一句刘备非常不爱听的话,但在后来却证实是真言。当时崔州平拒绝的理由便是「 ”汉室命数已尽”。 当时刘备刚刚要开始兴复汉室的大业,并且正在寻访良才的路上。在听到崔州平这句话时,刘备自然是不爱听的。于是他也并没有多加请教,就直接错失了这一位高人。而在后世攻打天下的过程中,却也是在一步步地印证着崔州平的这句话。刘备的军队虽然也打下过不少胜仗,但其中还是有很多致命性的失败。即便在刘备死后,由诸葛亮扶持幼主,也是难以将汉室重新兴复起来了。刘备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儿孙身上,但刘后主最终也成为了俘虏,显然是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了。 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得出来,诸葛亮虽然是良才,但在出山协助刘备之时,显然也是没有将局势完全看清。当时崔州平所说的「 ”汉室命数已尽”虽逆耳,这也是预示了最后的结局。刘备当时一心只顾着探寻诸葛亮,也忘了向这位高人多多请教。同样是有贤能之人,诸葛亮和崔州平最终的结局也是完全不一样了。正是因为完全看清了局势,崔州平才不愿再出来受这无用功的颠沛流离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朱元璋多次去拜访的名士是谁

导读: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刘备的实力最为薄弱,但是刘备三顾茅庐,请了高人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历经一番拼搏,终于成为和曹操、孙权齐名的三国三巨头之一,成了蜀汉昭烈帝。无独有偶,在元朝末年的

刘备一生错过的文臣武将有哪些

   刘备一生错过的文臣武将有哪些?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创业之艰辛,命途之多舛,转战数州最终才建立蜀汉政权,其事迹与曹操、孙权相比可见一斑。不过刘备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前,确实错过了太多人

刘备如何面试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它比喻诚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才,流传至今,成为世间美谈。故事发生在公元207年,刘备生于公元161年,所以他是60后,当时47岁,而诸葛亮生于181年,是80

三国历史 刘备一生错过的文臣武将有哪些

   刘备一生错过的文臣武将有哪些?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创业之艰辛,命途之多舛,转战数州最终才建立蜀汉政权,其事迹与曹操、孙权相比可见一斑。不过刘备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前,确实错过了太多人

历史人物 能让朱元璋多次去拜访的名士他到底是谁

导读: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刘备的实力最为薄弱,但是刘备三顾茅庐,请了高人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历经一番拼搏,终于成为和曹操、孙权齐名的三国三巨头之一,成了蜀汉昭烈帝。无独有偶,在元朝末年的

刘备一生艰辛创业 错过的文臣武将有哪些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创业之艰辛,命途之多舛,转战数州最终才建立蜀汉政权,其事迹与曹操、孙权相比可见一斑。不过刘备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前,确实错过了太多人才,也由此后来刘备深知大事难成在于人才缺乏,例

三国历史 刘备如何面试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它比喻诚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才,流传至今,成为世间美谈。故事发生在公元207年,刘备生于公元161年,所以他是60后,当时47岁,而诸葛亮生于181年,是80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何没有成功

公元207年冬到公元208年春,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先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终于在第三次拜访中见到了诸葛亮的人。在此之后,刘备向诸葛亮提及他自己胸有大志,但一直没办法实现,希望诸葛亮能够教他,当时诸葛

历史秘闻 刘备颠簸流离时,错过了四个顶尖人才,最后一位比诸葛亮都厉害

说起刘备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建立者,虽然出身很尊贵,但他在事业有成之前,连一个安身之地都没有,直到遇到诸葛亮,才算是时来运转,占据了荆州等地,实现了自己称王的梦想。虽然刘备自身的能力很

解析刘备三顾茅庐背景是怎样的

三顾茅庐背景在向刘禅提出北伐建议的书中,诸葛亮曾提到刘备曾三顾茅庐拜访自己的事情。刘备身为一方的君主,能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求能人相助自己,不论是谁,都会为之所动容,诸葛亮也不例外。刘备这份虚心求贤才的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