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Posted 天时

篇首语: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看三国演义,那么,三国演义里面的赤壁之战你了解吗?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其实就是在《三国演义》中的火烧赤壁,其开始是由于曹操南下引起的,这使当时的战场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长江一带,有历史名人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首先,在赤壁之战中,刘备迫于曹操兵力而选择了逃走,这一逃便逃出了与孙权的合作。曹操在刘备与孙权联盟之后便写信给孙权说,他率领了八十万水军,要在吴地打猎。

看过此信,孙权的众部署认为,不应该反抗,因为兵力悬殊太大,但是鲁肃和孙权却不那么认为,他们觉得他们有地利(长江的凶险,易守难攻)。

而且,不打就认输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于是,孙权召回在番阳的周瑜,周瑜也同意二人之见,并且还为孙权更详细的进行反抗理由的分析。于是,孙权分别任命了周瑜、程普和鲁肃为此次战役的主要指挥人。

这有名的火烧赤壁的发生是由于,当时曹操的兵主要擅长的是陆地上之战,对于水上作战十分吃力,甚至会晕船,于是,他们就将一条的船尾和另一条的船头连在了一起,以减少船的晃动。

周瑜的部下黄盖看到此景,瞬间有了主意,就是采用火攻。他们谎称要投降,并在诸葛亮对风向的预测的帮助下,用着火的船逼近曹操的大军,使曹军败的一塌糊涂,而曹操也狼狈而逃。

  赤壁之战是哪一年

赤壁之战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赤壁之战是哪一年开始的呢?赤壁之战发生于三国期间,这是众所周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其实关于赤壁之战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一些人仍然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我们对它的所有认识都是来自于所谓的历史资料,而史料虽说有写实性,但是,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看中国的古装剧还经常会出现,皇帝让史官只记利于自己的情况,所以,被怀疑也是在所难免。

我们现在所说的赤壁之战是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来说的。赤壁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也就是公元208年的时候,用当时的年号来说就是在在建安十三年,当时还是汉朝的天下。

一般来说,无论是战役还是其他的任何事情,在做它时,都会分阶段去做,也就是说要提前规划,我们把赤壁之战也来进行分段的话,首先,是筹备阶段,这个主要是曹操一方,因为刘孙是防御,来不及筹备。对于南下,曹操必定是想得也不多,就想乘胜追击,因为连北方都没完全平定,他就南下了。

所以,筹备差不多用了六个月,即公元207年八月到208年二月,然后就是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用了一年不到,也就是十个月左右,即公元208年二月到十二月,其中真正开战主要应该差不多三四个月,就是公元208年八月到十二月,之后,开始走向失败,即公元209年。

  赤壁之战兵力

每每提起赤壁之战,总会让人想到它是一场少数战胜多数的战役。但是据史书记载,孙权的总兵力约在7-8万,但是部队分散不利于调动,于是孙权派了3万人给周瑜,用于和曹军直接作战。而刘备的军队以自己的一万加上刘表长子刘琦的一万,合计约为两万。所以,总的来说刘备与孙权的兵力总的为5万左右。  

赤壁之战油画

对于曹操的士兵数量,历史上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其实,曹操当时的总兵人数约为23万人之多,据曹操自己说是80万左右,然而80万是个非常虚的数字,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说80万首先是想在心理上压制住孙权,让其不敢进行抵抗而投降。其次,曹操在北方有300万的人口,然而这个数字是曹操总共拥有的人口数,除去老弱病残的人,生产的人力以及各地的当差人员等,曹操最多只有35万能带到荆州。

同时,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周瑜把曹操的兵力汇报给孙权时,称兵力才有15~16万人左右,而刘表的儿子刘琮带着约7万人投降了曹操,所以当时曹操的军队约为23万人。当然也有人对周瑜汇报的数据有所怀疑,但作为一个军队里的重要将领,对打探到的情报要有一定的把握,不可能为了为军中战士壮胆而虚报数字。

所以,总的来说,两方的兵力悬殊并不像5:80那样夸张,也就差不多是在5:23之间。大家现在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呢?

  赤壁之战攻略

赤壁之战相信没有人不知道,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的经典桥段,那赤壁之战的攻略你知道吗?表激动,这里的赤壁之战攻略不是游戏的攻略,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的攻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攻略就是指在这场战役中用到的战术谋略,是对整场战役的整体规划,是战役的指导方向,也是致胜的关键。

所以,这里的攻略,首先,是了解自己,了解敌人,因为诸葛亮在其中利用话语来激自己的盟军,也利用敌方主事之人多疑的性格,这些都是要基于对自己及敌人的了解程度才可以做到的。然后,要善于用脑,发现别人的优点,也要注意别人的缺点,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想问题。

在此次战役中,将船尾和船头连接起来对于曹军来说,他们是非常聪明的,解决了战士们晕船的问题,而对于孙刘两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死穴,为他们的成功亮出了道路。如果孙刘联盟队没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只想到曹军的聪明,那么,他们就不会认识到这一点。最后,是要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

对于孙刘来说,曹军水性差,不擅长水战,这大大降低了曹军的战斗力,这便是人和;而当时曹军从北方来到南方,而南方的水资源比北方的丰富,这就提供了地利;当时诸葛亮夜观天象,知道会刮东风,于是借助东南风,加大了曹军的火势,这便是天时。

相关参考

但他的子孙却为何如此无能 诸葛亮神通广大

刘禅的投降,蜀汉的灭亡,最直接的原因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在绵竹大败自杀身亡,使得邓艾军队长驱直入成都。而这场战役本来诸葛瞻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而且以逸待劳,最后却被邓艾打的满地找牙,直接身死

塔山为什么增援失败

国民党军集中五个师的兵力,携优势炮火,占尽地利,激战五天,为什么就攻不破解放军两个师据守的临时野战工事?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参加过这次战斗国共双方将领事后纷纷发表了回忆文章,对塔山之战的成败进行了剖析。

历史人物 李密一位占尽优势的厉害角色为什么会输给王世充

你真的了解李密前期占尽优势,为何后期会败的一踏涂地?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隋唐时期,李密是个厉害角色,虽然,最终他并没有笑到最后,可是,他的足智多谋却一直广为人所称道。作为瓦岗的领头羊,

历史军事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恩恩怨怨

博克施道夫战役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62年7月21日的战役。这场战役双方各损失两千人左右,损失不大,但是迫使奥地利元帅退回奥地利境内,西里西亚被普鲁士收入囊中。1763年签订和平条约。176

历史军事 一劳永逸就击败奥地利军队

乌尔姆战役是法兰西第一帝国与英国、奥地利和俄罗斯等国家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在奥地利展开的一次战役,那么乌尔姆战役背景是什么呢?  乌尔姆战役画像乌尔姆战役背景是1796年第一次意大利战争后,拿破仑率领

历史军事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一部分

这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一部分。1747年7月2日,赫尔曼·莫里斯·萨克斯元帅带领法国军队对阵联盟军队,英国和汉诺威王朝的旗帜下的坎伯兰公爵(曾经在丰特努瓦战役被萨克斯伯爵击败)在劳菲尔德展开决战。劳

历史军事 奥地利发现秘密地下设施 被疑二战纳粹核武基地

导读:据香港《东方日报》12月30日报道,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研发出大量先进武器,更被怀疑曾秘密研发核武。上周有专家在奥地利发现一个秘密地下设施,疑与纳粹当年一个兵工厂连接,而且,该处的辐射水平也高得

曹魏占尽优势资源却无法一统天下,缺少哪一点

之前写了一篇石亭之战对曹魏政治格局影响的文章:三国哪一战让曹操嫡系丧失了军权,从而让司马懿更快崛起?有位读者留言:司马懿深通兵略,又是著名士族,连曹操都忌惮!后来带兵培养众多人才将领,为日后的司马兄弟

黄巢入驻长安,皇帝逃奔四川,占尽优势而失败只因这4点原因

背景唐代「”安史之乱”后,朝政日益腐败,在之后的一百年里,虽有「”元和中兴”的昙花一现,但终究架不住「”牛李党争”与「”宦官乱政”的摧毁。至此以后,中央政权逐渐旁落他人。唐朝终究没能实现往昔的盛况,在

一个有点高深的人和一场现实感超强的军事震动

《万历15年》这本书,乍看下像编年体,貌似在万历15年,历史风云际会,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需要付诸笔墨,以一大本书的篇幅来赘述。其实不然,《万历15年》是人物评传,以万历15年为轴心,评述着这些被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