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军事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恩恩怨怨

Posted 战役

篇首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军事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恩恩怨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军事 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恩恩怨怨

博克施道夫战役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62年7月21日的战役。这场战役双方各损失两千人左右,损失不大,但是迫使奥地利元帅退回奥地利境内,西里西亚被普鲁士收入囊中。1763年签订和平条约。

1762年1月,俄国女沙皇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去世,其侄彼得三世上台。彼得三世对普鲁士皇帝十分友好,主动停战,还派了将领率兵帮助普鲁士攻打奥地利。此时奥地利的总兵力还是比普鲁士多一万,双方斗争焦点在西里西亚境内。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坚持要把西里西亚保住。

结果将领切尔尼谢夫刚率兵到达不久,国内就传来沙皇和妻子被推翻的消息,还接到命令撤退。腓特烈见状连夜到军中密谈,成功说服切尔尼谢夫。他应腓特烈要求,俄军逗留三天,给腓特烈呐喊助威,以牵制奥地利。腓特烈争取来的三天时间,必须要胜利。因此,俄普联军火速开向奥地利元帅驻军的博克施道夫要塞,战役打响。

普鲁士采取正面强攻加侧翼直入的策略,同时正北方向,曼陀菲尔旅也配合进攻,这样三路普军钳形攻势,迫使奥凯利撤出阵地,道恩指挥奥军撤退。

此战结束后,俄国正式退出七年战争,奥地利也意识到不靠外援是没法收复西里西亚地区的。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普奥利萨海战中的撞击战术

在19世纪的欧洲,普鲁士与奥地利战争不断。就在1866年的时候,普鲁士的盟友意大利在利萨岛与奥地利发生了海战。这次海战的战术精髓就在于撞击战术,最终以奥匈帝国的胜利收尾。现在我们来具体看看战争过程吧。

历史军事 博克施道夫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

博克施道夫战役(BattleofBurkersdorf)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62年7月21日的战役。普鲁士指挥官为腓特烈大帝,奥地利为道恩元帅。以普军胜利作结。此战规模不大,奥军损失两千多

外国军事人物 格奈瑟瑙

   普鲁士高级将领格奈瑟瑙(1760年~1831年)   普鲁士军事改革家,陆军元帅。出生在奥地利托尔高附近一个军官家庭。毕业于爱尔福特大

历史百科 “天赐神人”的军事独裁——波兰毕苏斯基建立独裁政权

“天赐神人”的军事独裁——波兰毕苏斯基建立独裁政权1926年5月,波兰爆发了一次推翻新政府的军事政变,一举成功。18世纪上半叶,波兰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3国瓜分。1905—1907年,在俄国革命运动

历史军事 丰特努瓦战役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1740年至1748年,英国、法国、荷兰、普鲁士、萨克森、奥地利等王国进行了一场为期8年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5年5月11日,在图尔奈(Tournai,今比利时西南城市)东南8公里处的特努瓦村(

历史军事 罗布西茨战役的 详细经过是怎样的

罗布西茨战役(BattleofLobositz),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56年10月1日的战役。以普军胜利作结。9月30日,奥地利军的前卫队在走上572公尺高的罗波许山(BergLobosc

世界战争风云 拿破仑在“三皇会战”中获胜

   19世纪初,欧洲的封建君主们组织了反法联盟,两大军事强国奥地利和沙皇俄国更是集结大军,并拉拢另一军事大国普鲁士,准备把法兰西彻底消灭。这时,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率领的军

英国 英法七年战争

英法七年战争18世纪前期,英、法为争夺殖民地和制海权而矛盾重重;奥地利和普鲁士为争夺萨克森、波兰等地区和德意志诸侯国的霸主地位,斗争日益激烈;俄罗斯先后战败瑞典和土耳其,成为欧洲强国,但普鲁士的强大成

世界历史 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是一个由34个独立的国家和4个自由市组成的松散的联邦。这个联邦没有中央政府,没有统一的军队,各国都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和奥地利是德意志各国中最强大的

出兵

1740年10月,奥地利国王去世,玛丽亚·特丽莎承袭了父位。但是,普鲁士、法国、西班牙等国怀着种种目的,拒绝承认公主特丽莎的继承权。两个月后,普鲁士国王率先发难,要求获得奥地利西里西亚的部分领土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