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玉公主葬礼规模宏大,看热闹的人为何都成了殉葬品

Posted 公主

篇首语: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胜玉公主葬礼规模宏大,看热闹的人为何都成了殉葬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胜玉公主葬礼规模宏大,看热闹的人为何都成了殉葬品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胜玉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老百姓眼里,古代的君王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为何?从一些称呼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来。帝王是什么?是天子,天之子,是绝对高不可攀的神。

那老百姓怎么称呼呢?他们自称“草民”。这个名词太形象了,在高高在上的君主目前,平头百姓的确像小草一样的存在,他们自生自灭,一般不会引起什么人的特别关注。

但是我们要上大澡堂子一看,等大家都脱掉外面那层包装,别管是老百姓也好,还是王爷也好,大家是不是马上就会产生这种感觉——什么高不可攀,原来跟我们一个X样,没有什么独特的。

所以,这么说起来,主要起作用的,还是因为有那层神秘的面纱。没揭去之前,帝王就是神;揭掉之后,他就是个普通人。

那么什么人能看透没有面纱的君主?就是皇帝身边的那些人。

吴王阖闾的女儿,胜玉公主就是这类人。

阖闾在老百姓心目中,是君主,是大神,但是在她女儿眼里,就是一个父亲。这个父亲有时候很慈祥,有时候显得比较严厉,仅此而已。她不觉得父王和普通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我们说这个是有很十足的根据的,下面请看证据。

一日,吴王阖闾和夫人以及胜玉公主在吃饭的时候,共同商量着伐楚的事情。

过去君王吃饭叫用膳,看看,和老百姓吃饭的称呼都不一样吧。他们用膳时,是一人一个餐桌,各自面前摆上菜肴——这么说起来,古人早就知道分餐制的好处了。

期间给吴王上了一道鱼。这个鱼味很鲜美,吴王觉得这等美味应该让小女儿一起分享,于是就把吃剩的半条鱼赏给了胜玉公主。

谁知这个举动惹恼了胜玉公主。

我们先抛开公主的愤怒,来说说君主的宴席。

过去君王用膳,是很奢侈的。那是一道道美味,一盘盘的佳肴。但是一个人的胃就那么大,这些美味佳肴一个人吃不完,怎么办?那肯定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吴王当年吃剩的东西怎么处理的,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后世的君王饮食起居却有记载。

比方说乾隆皇帝,他常常把御膳赐给大臣、嫔妃、皇子和下人们吃。那些被赏赐的人,会被安排到专门的桌子前将御膳吃完。

他们在食用时,都要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将皇帝的赏赐吃个干净,以此表示对于皇恩浩荡的尊崇。

慈禧太后呢?据老太监回忆,她没动过的菜,卖给高档酒楼热一下,进行二次销售。

老板在售卖时还不敢说是宫里带出来的,因为说了可能就犯忌讳了。老佛爷吃的东西,岂是小老百姓有资格品尝的?——看看,吃剩下的一般老百姓都没有资格吃。

所以老板只能会意的对客人说,这些美味,都是宫里御厨掌勺做的。但食客们心里都心知肚明,能享受一把老佛爷一样的待遇,那是一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啊!

为何对君主吃剩的东西老百姓吃的都是津津有味?那是圣物啊!所以说,这层神秘的面纱重要吧?

但在胜玉公主面前,阖闾就是一个父亲,没有什么神秘感而言。所以,他吃剩的东西,在她的眼里,就是腌臜物。

听到父王的吩咐,这鱼盘子还没端到她面前呢,她就丢下碗筷,气得满脸通红的对父亲说:“你把吃了一半的鱼给我吃,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在羞辱我?”

吴王以为处在叛逆期的女儿可能在耍脾气,就没有理会,心想,别管她,来个冷处理,一会儿气一消就好了。

谁知这胜玉公主气性十分大,回到卧室,抽出一把短剑就自杀了。

公主自杀所用的宝剑,名叫盘郢,是当年区冶子所铸名剑之一。这个《吴越春秋》上有记载,“越王允常,聘区冶子作名剑五枚,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后来此剑落到吴王手中,因为锋利和短小,就赐予胜玉公主随身携带。

这个事件的起因和结局就像童话,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公主就自杀了,让人觉得难以置信。但越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越是真实。它的的确确发生了。

吴王平日里对自己这个小女儿厚爱有加,他没想到处在叛逆期的小公主脾气这么大。

当她发脾气时,他还以为是小孩子赌气,谁知道真的发生了这等惨事,吴王现在很后悔。心里想,早知如此,哄一哄她不就得了。

但现在人都已经冰冰凉了,后悔有什么用?

既然后悔没有用,只好厚葬进行补偿了。

当时是春秋时期,一般王室人员的墓葬都讲究排场,墓葬里头得有丰厚的殉葬品。除了各种珠宝玉器这些陪葬品以外,还流行“人殉”。即把活人和墓主一起下葬。

此时的胜玉公主还只有13、4岁的年纪,没有出嫁。所以吴王为了不让自己的爱女孤单,他决定多拉几个活人给她殉葬。

中国人历来有看热闹的习惯,这个传统由来已久。

古代的老百姓其实更愿意看热闹?为何这么说。这个理论是有依据的。

古代有手机吗?没有。有电视吗?没有。有大型演唱会吗?没有。也没有卡拉OK这些消费的场所,所以他们的生活过得清苦而平淡。

如果一旦有了一件大事,那观看的人还不乌央乌央的。

今天在公主的葬礼上,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胜玉的葬礼引得全城人都出来看。因为真的好看,跟举办一项大型活动的开幕式似的。

很多市民都来观看这些珍贵的陪葬品:玉杯金樽,珠宝绸缎,对了,那把自杀时用的盘郢剑。

除了陪葬品,还有节目。

在葬礼上,吴王阖闾用白鹤之舞为女儿送葬。

翩翩若仙的舞蹈引得吴国百姓驻足观看,而士兵们并没有驱赶的意思。于是,围观的群众越来愈多,最后竟有万人之多。

随后,舞师们一边跳舞,一边往胜玉公主的墓穴飘然而去。而看热闹的人群也跟着舞师,一齐进入了胜玉公主宽阔的墓穴,把里面塞了个满满当当。

大家一边参观,还一边啧啧称赞,公主的陪葬品真是琳琅满目,褶褶生辉。

阖闾见时机成熟了,立即下令放下石门。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天突然黑了下来。

阴界和阳间就因为这一道石门给隔开了,看热闹的百姓们被活活地关在墓穴之中。

由于墓穴中空气不流通,里头的百姓很快窒息身亡。

这一下陪胜玉公主的人多了,她再也不会感到寂寞了。

但是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陪公主的人这么多,但是公主就一个,他们在那里会不会因争风吃醋打起来呢?

后来胜玉公主的墓葬位置塌陷成一个湖,叫“女坟湖”,在吴县西北六里。

宋代诗人周弼来此游览,还特意作诗一首发表感慨。

七绝·女坟湖

宋·周弼

石龟无语对东风,海鹤曾迷晓市中。

三十六鳞朝夜月,玉钗人在水晶宫。

相关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规模宏大,情绪高涨,为何不能趁势推翻清政府

太平天国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运动,从1952年开始,连续十年的时间,太平天国始终和清政府分庭抗礼,占据半壁江山。要说实力,太平天国并不比清朝弱多少,甚至更强。而且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时候

據說做到《道德經》中這兩句話的人,都成了偉大的教育家

有句話說,英雄所見略同,而事實上是,絕大多數生來平庸。就像古書中所講,是後來學習努力之後才有所成就的,他們只是“聞道則喜,勤而行之”的一批。毫無疑問,老子是古今三千年難得一見的聖人。聽懂他這兩句話多大

历史人物 战后被遗忘的小岛,遍地都是武器金币,最早到的人都成了富翁

二战是一次全球性的战争,尤其是在苏德战场上,到处都时当年交战时留下的痕迹,并且由于当时战况紧急,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将战场打扫的特别仔细,就去支援其他地方了。所以就出现了一些凭着挖掘二战时遗落的装备来赚钱

历史人物 西汉南宫公主是什么身份

西汉南宫公主是什么身份?为何被派去和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历朝历代和亲,首选的公主肯定都不会是真正的公主,而是临时拉过来封的和亲公主,她们的身份不一,但是却都成了公主中命运最

公主为何马上自杀? 吃饭时父王夹给公主半条鱼

如今这个世界上什么奇葩事情都有,小编今天告诉大家一件奇事,这件事情发生于春秋时期。在当时,吴国君主阖闾有一名女儿,名叫胜玉公主。在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因为阖闾准备攻打楚国所以也和夫人女儿一起商议。

历史人物 朱元璋建国为何重开殉葬制度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为何重启殉葬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人殉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制度之一,它兴盛于几乎整个奴隶社会。在我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杀死奴隶用于祭祀或者葬礼的记载。由于

吴王阖闾为何以万人陪葬爱女?公主为何选择自杀?

  历史上受宠的公主不少,汉之馆陶长公主,唐之太平公主等等。但要说到受宠公主始祖,怎么也离不开春秋的滕玉公主。  滕玉公主来头不小,父亲是春秋五霸的吴王阖闾。滕玉公主也叫胜玉公主,是吴王阖闾最小的女儿

陪葬品竟被诅咒致人死亡 刘备墓中诡异现象

很长一段时间来,成都、新津、彭山等地口耳相传着一句民间谚语:“要看刘备墓,西出新津三十五”。一位自称发现者的读者大抖猛抖:他按这句民间谚语,在彭山真正找到了一座当地人称作“皇坟山”的地方,规模宏大,自

陪葬品竟被诅咒致人死亡 刘备墓中诡异现象

很长一段时间来,成都、新津、彭山等地口耳相传着一句民间谚语:“要看刘备墓,西出新津三十五”。一位自称发现者的读者大抖猛抖:他按这句民间谚语,在彭山真正找到了一座当地人称作“皇坟山”的地方,规模宏大,自

名震历史的“四大妖姬”,个个都成了颠覆王朝的祸端?

名震历史的“四大妖姬”,个个都成了颠覆王朝的祸端?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代的审美跟我们现在的欣赏眼光是不一样的,在古代人的审美眼光下出现了四大美女。据说当时她们走在街上人们看见她们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