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三屠”是怎么回事

Posted

篇首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嘉定三屠”是怎么回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嘉定三屠”是怎么回事

“嘉定三屠”是怎么回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的屠杀,就在明清时期,清兵就曾经对嘉定进行过屠杀。但是一般来说,屠杀这种行为,在同一个地方也就只是一次,可是历史上却留下了“嘉定三屠”的事情,嘉定被屠杀了三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清兵要对嘉定进行三屠,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嘉定三屠的发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嘉定三屠简介

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定后,清军三次对城中平民进行大屠杀的事件。

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

嘉定城城破,李成栋下令屠城,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 妇女们惨遭强奸。如遇抵抗,军队就用长钉把抵抗妇女的双手钉在门板上,然后再肆行奸淫。大屠杀持续了一天,直到尸体堵塞了河流,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李成栋率军离开嘉定城。

但嘉定城的劫难仍然没有结束。李成栋大屠杀后的三四天,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开始溜回城里。他们回城后在一个叫做朱瑛的义士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共两千多人。朱瑛领导着幸存者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反屠杀运动,处死了归降清军的汉奸和清军委派的官吏。

李成栋又领着军士直杀入城里,把许多还在睡梦中的居民杀个精光,积尸成丘,然后放火焚尸。清军杀得兴起,嘉定又惨遭“二屠”。

二十多天后,原来南明的一个名叫吴之番的将军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不久,李成栋整军反扑,把吴之番数百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血流成渠,是为著名的“嘉定三屠”。

2.嘉定为何被三屠

清廷入关后,颁布了剃发令。儒家13经《孝经·开宗明义》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族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民族,再说对外族入侵,本是深恶痛绝、咬牙切齿。剃发令一出。反清情绪立刻高涨。

再说此时,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登高一呼、集结嘉定十多万绅民举旗反清。清廷闻讯调吴淞总兵李成栋领兵五千,星夜弹压。可怜由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农耕火种、商贾书生组成的乌合之众,怎敌得过金戈铁马、甲胄箭矢的虎狼之师,遂顷刻被破城。

反复降明反明、降清反清、李自成所部叛将李成栋竟在无重大损失的情况下,比清廷当局还积极,悍然下令屠城。此三姓家奴后又反清,于1649年,清军进围信丰时,战败溺死。该!

屠城之后,全城尸横狼籍,血流成河。嘉定犹如阿鼻地狱、鬼哭狼嚎。此次屠戮,三万多百姓罹难。李氏方心满意足率军回驻地。

过了几天,幸存之众又在朱瑛的领导下,集结二千多人队伍,处死了尚留城内之汉奸和清庭委派的官吏。

李成栋又星夜驰军,直杀入嘉定城內,把许多还在睡梦中的居民杀个精光,尸积如山,血溢若江,后使人放火焚尸,城中焚烟四起,嘉定又惨遭\'\'二屠\'\'。

20多天后,南明吴之番将军率部,攻进被清军所陷之嘉定城,嘉定周边民众,不少也加入其队伍。不久,李成栋又率虎狼之师反扑,将吴之番所部尽行剿灭,顺便又屠了一次嘉定城。

此刻,城内又有周边城市避难市民入嘉定避祸,皆知嘉定已被二屠,岂知一城焉有屠了又屠之怪事,避祸不成,反遭屠戮,是为嘉定之第三屠。

3.纪念遗迹

经过李成栋的三次屠杀令,嘉定反清运动基本平息下来。关于死亡人数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总共在5至20万人之间。朱子素《嘉定乙酉纪事》称:“以予目击冤酷,不忍无记,事非灼见,不敢增饰一语,间涉风闻,亦必寻访故旧,众口相符,然后笔之于简。后有吊古之士,哭冤魂于凄风惨月之下者,庶几得以考信也夫。”

剃发令对当时的汉人而言,心理上是难以承受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这是千年以来形成的伦理观,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剃发不仅有违传统,也被视为侮辱。因此这项政策不仅遭到了传统知识分子抵制,也激怒了下层民众。

在嘉定至今还能看到多处纪念侯峒曾和黄淳耀的遗迹。嘉定城西有侯黄桥,汇龙潭公园有侯黄先生纪念碑,上海大学嘉定校区的西林寺旧地址有吴玉章题写的“陶庵留碧”碑,碑背镌刻着吴玉章的七律诗:“长虹碧血气冲天,爱国英雄继千万,且喜纪元新世界,翻天覆地换人间。”在方泰有两黄先生的墓地。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嘉定三屠,指1645年(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的一次历史事件。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屠姓屠姓也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

清军开始嘉定三屠

自古以来,凡朝代更替没有不流血的,而清朝也不例外。正如我们都知道在清军攻占明朝的过程发生过多次的大屠杀,比如嘉定三屠等等。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嘉定三屠的故事。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军下江南,

明朝历史 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

嘉定三屠”与“扬州十日”是清军在征伐南明的过程中最为惨绝人寰的两次大屠杀,两地死于屠刀之下的民众超过百万人。但少有人知的是,“嘉定三屠”的头号刽子手并非是清军的诸王贝勒们,而是明朝的降将李成栋这个汉人

嘉定三屠的刽子手是汉人李国栋,屠杀同胞10万却被封为忠烈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嘉定三屠的刽子手是汉人李国栋,屠杀同胞10万却被封为忠烈”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是发生在清朝时期的两次大屠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嘉定三屠的头号刽子手

清政府嘉定三屠究竟有多残忍? 留发不留头

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说到嘉定三屠还要从“剃发令”说起,当时清政府下令全国百姓必须剃发。但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历史上一种孝道,不能随意毁之。于是嘉定百姓都纷纷起来反抗,当时清军首领李成栋率领军队平定

扬州十日屠,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分别屠杀了多少人

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分别屠杀了多少人?扬州十日屠城10天,纵兵抢劫屠杀,约80万人惨遭杀害。嘉定三屠,三次屠城伤亡近五万。拓展资料:扬州十日1644年5月,明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即帝位,建立南明弘光政权。史

明朝历史 “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杀的消息传到明朝陪都南京,南京的大臣们一片慌乱。他们立了一个逃到南方的皇族、福王朱由崧做皇帝,在南京建立了一个政权,历史上把它叫做南明,把朱由崧称为弘光帝。弘光帝朱由崧是个迷恋酒色、

明朝历史 不要总是揪着“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不放

这是阎崇年第七次来扬。站上讲坛,极为简短的开场白瞬间令听众动容:“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的朋友,都首先向您鞠躬,表示感谢与敬意。”去年底,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其间召开

如何评价明末清初军阀李成栋?李成栋与“嘉定三屠”

  李成栋是明末清初著名军阀,为山西(也有说陕西)人氏,字廷贞,号虎子。  李成栋早年参加农民起义,在高杰麾下,为李自成效力。李自成去世后,与高杰一起归降明朝,累官到徐州总兵。顺治二年,高杰去世之后,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大汉奸,“嘉定三屠”的罪魁祸首,曾残忍屠杀十万同胞

满清入关后定鼎北京,不久便举兵渡江,击灭数个南明小朝廷。在接连攻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后,摄政王多尔衮自以为大局已定,为显示新朝权威,便采纳明朝降臣孙之獬的建议,颁布“剃发易服令”。该令规定国内官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