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嘉定三屠究竟有多残忍? 留发不留头

Posted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政府嘉定三屠究竟有多残忍? 留发不留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政府嘉定三屠究竟有多残忍? 留发不留头

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

说到嘉定三屠还要从“剃发令”说起,当时清政府下令全国百姓必须剃发。但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历史上一种孝道,不能随意毁之。于是嘉定百姓都纷纷起来反抗,当时清军首领李成栋率领军队平定嘉定。清军攻占嘉定后,李成栋曾三次率兵对嘉定百姓进行三次严酷的大屠杀。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嘉定三屠事件,此事件是骇人听闻的,那么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呢?

根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李成栋第一次攻破嘉定后下令屠城,当时满城百姓都被杀害。如有反抗的,都一一严加酷刑,直至死亡。此次大屠杀在嘉定整整持续了一天,当时满大街上都是尸体成堆。如果统计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一屠大约遇害的就有三万多人。

一屠之后的三四天,当时嘉定的一些幸存者又极力起来反抗。他们在朱瑛的带领下又与清军奋起反抗,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甚至惹怒了李成栋领兵直入,把正在睡梦中的百姓都杀了个精光。二屠事件之后,整个嘉定城中都堆满了尸体,如果问嘉定三死了多少人,二屠又死了几万人。

二屠之后,嘉定人民并没有放弃,二十多天后又在吴之番的带领下把城内的清军赶出了城。

清军首领李成栋不依不饶,又一次整军反扑,把吴之番带领的边队全部杀尽。甚至还屠杀了刚刚到嘉定避难的百姓二万多人,整个嘉定城又一次血流成河。经过李成栋的三次屠杀,嘉定的反清行动也平息了。对于嘉定三屠死了多少人其实也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只有一个大概的评估数六万至二十万之间。

嘉定三屠是什么历史事件

嘉定三屠是什么历史事件呢?嘉定三屠是清军首领李成栋连续三次率兵对嘉定平民进行大屠杀,这次历史事件是惨不忍睹的。当时清军限制十天之内所有百姓必须剃发,民间传有“留发不留头”的说法。此召令引起了嘉定平民的强烈不满,当时嘉定百姓都纷纷起来反抗。清军首领李成栋率兵先后三次屠城。

当时嘉定被清军攻破,李成栋下令第一次对城中百姓进行大屠杀一天,当时尸体都堵塞了河道。城中百姓有的投井,悬梁,如有抵抗的都一一遭受了酷刑。嘉定三屠这次历史事件,第一次屠城大约就有三万人遇难。一次屠城之后,李成栋本以为已经平定了嘉定,率领军队离开了嘉定城。

一次屠城之后,没想到这次劫难并没有对束,三四天之后嘉定的一些幸存者都纷纷回了城。后来在一个叫朱瑛的领导下,聚集了两千多人又与清军反抗起来。李成栋又率兵直入,当时把睡梦中的百姓都杀了,这就是嘉定三屠中的第二次屠城事件。这次屠城,由于城中尸体到处都是,李成栋命令士兵放火焚尸,整个嘉定城空中全是浓浓的黑烟。

嘉定三屠第二次屠城后的二十多天,一位名叫吴之番的人率兵攻占嘉定,周边百姓纷纷响应。吴之番带领百姓杀光了整个嘉定城的清军,又一次惹怒了李成栋。于是李成栋又重新整军把吴之番等人全杀了,当时还把刚刚前来嘉定避难的百姓都屠杀了,第三次屠城将近死了二万多人。关于嘉定三屠是什么历史事件大家应该清楚了吧。

嘉定三屠是现在的那里

清朝时期政府颁发剃发令,限定十天之内,全国百姓都必须剃掉头发。当时民间有句传言“留发不留头”的说法,这从句可以看出当时政府的残酷。此召令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其中嘉定人民首先奋起反抗。后来清军首领李成栋派兵前往嘉定镇压,先后三次对嘉定进行大势屠城,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嘉定三屠。现在很多人好奇嘉定三屠是现在的哪里呢?

我们从嘉定三屠中的嘉定可以看出此事件是发生在当时的嘉定。但还是有很多朋友都在问嘉定三屠是在现在的那里。为此我也颇为好奇,后来去查阅了一些资料,根据资料记载就是现在的上海。着名的嘉定三屠就是上海的嘉定区,但随着时间的变迁,上海境内的一些行政区划都有所变动,所以这些区域多少有些出入。

嘉定三屠李成栋三次血洗嘉定城,这个历史事件是骇人听闻的。此次事件之后,反清运动基本上再也没有发生了。这次大屠杀死亡人数高达数十万人,甚至还有纷争死者高达二十万人。到底这次事件死了多少人,我们现在也无从考证,但足以证时此次屠杀的残酷。所以后来有人对嘉定三屠是现在的哪里这个问题疑问很多。

想想嘉定三屠发生在现在的上海,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当时嘉定城还只是如今上海的一个区,就有那么多人,可想而知当时的上海就已经是人满为患了吧。虽然那时嘉定城与如今的嘉定区多少有点出入,但总还是在嘉定境内。虽已时过境迁,但是对于如今上海人民来说,那段历史是不堪回首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伤”这句话的重视。对于嘉定三屠是现在的哪里这个问题,小编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如果还有疑问可以查阅更多历史资料。

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

清兵从山海关进入中原,到清王朝的覆灭共经历了二百多年。清朝是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在它统治的二百多年里,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康熙、雍正皇帝的治理下,清朝疆土、经济等都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各民名族的交流融合也更加稳定。然而,在清兵刚入关时,他们的行为却是极其野蛮和霸道的,尤其是在统一各州县的时候,更是发生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比较重大的事件就是“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

扬州十日屠城事件,说的是清兵在攻打扬州城时,伤亡惨重,故而在成功占领扬州后,清兵的将领多铎,命令士兵进行屠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次屠杀共进行了十天,屠杀过后,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据统计,大约有八十万人在这次屠杀中丢失了生命。这就是“扬州十日”。

清兵在中原建立了清王朝,为了推行满清制度,清兵颁布了一道法令,即“剃发令”,命令所有江南兵民,一律剃头剃发,否则就要丧命。这对汉人而言是难以承受的,不仅是违背了传统,也是莫大的耻辱,所以各地官民纷纷起义,制造动乱,嘉定很快就被占领。但是城内的民众抵不过清将领李成栋的大炮轰击,很快嘉定便被夺回,然后李成栋下令屠城,一天时间,就有三万人遇害,这是第一次屠城。不久后,反清民众又夺回嘉定,于是李成栋命部将在嘉定郊区进行镇压,这是第二次屠杀。过了不久,降兵吴之藩造反,又夺回了嘉定城,随后李成栋愤怒地杀入嘉定城,开始了第三次屠杀,这次杀戮有两万多人丧生。这就是“嘉定三屠”。

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都是清兵在镇压起义军民时发生的大规模屠杀事件,暴露了清兵无情杀戮的嗜血本性和罪恶手段。

相关参考

清朝为何要颁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

清在关外汉族百姓中就推行"剃头令",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如天聪五年(1631年)清太宗在大凌河之役胜利时令"归降将士等剃发",崇德三

世界历史 满清入关留头不留发,不惜大屠杀,但为何不逼迫汉人学习满语

在满清入关后,总结蒙古人失败的经验教训,以防止自己被汉族同化,落得元朝一样的结局。因此,入关后立刻开始要求汉人剃发易服,实行汉人满族化,为此引起了全国的大反抗。著名的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

清朝为何只要求汉人剃发

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1644年满清入关之后,最不为人称道的一个政策,就是剃头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当然以今天很多电视剧观众的角度说,怎么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我们看人清朝梳个大辫子,那头发很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大汉奸,“嘉定三屠”的罪魁祸首,曾残忍屠杀十万同胞

满清入关后定鼎北京,不久便举兵渡江,击灭数个南明小朝廷。在接连攻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后,摄政王多尔衮自以为大局已定,为显示新朝权威,便采纳明朝降臣孙之獬的建议,颁布“剃发易服令”。该令规定国内官民全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大汉奸,“嘉定三屠”的罪魁祸首,曾残忍屠杀十万同胞

满清入关后定鼎北京,不久便举兵渡江,击灭数个南明小朝廷。在接连攻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后,摄政王多尔衮自以为大局已定,为显示新朝权威,便采纳明朝降臣孙之獬的建议,颁布“剃发易服令”。该令规定国内官民全

谁是晚清时期最早在紫禁城中剪去辫子的人

溥仪《退位诏书》发布的当晚,袁世凯剪掉了脑后的辫子,一夜之间,由清朝权臣变成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辫子被满清政府视为国体象征,当年入关时曾强横地要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到了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时,

秃头的人该怎么留辫子? 清朝辫子头到底丑不丑

大家都知道清军入关后颁布了一个“剃发令”,要求沿路居民、官员10天内必须剪成官方指定发型,也就是清朝的辫子头,否则就砍头。这就是着名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原本清朝的那些大老粗们自以为这条计谋很

嘉定三屠嘉定三屠是什么历史事件

  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军下江南,攻破嘉定,强令嘉定人民剃发。嘉定人民为反对剃发令,在黄淳耀、侯峒曾等领导下,坚守孤城,抗击清兵。8月底,清军将领李成栋破城后,下令开始屠杀,然后退出嘉定。在这

明朝历史 《嘉定三屠》

嘉定三屠嘉定三屠,指1645年(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的一次历史事件。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屠姓屠姓也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

清军开始嘉定三屠

自古以来,凡朝代更替没有不流血的,而清朝也不例外。正如我们都知道在清军攻占明朝的过程发生过多次的大屠杀,比如嘉定三屠等等。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嘉定三屠的故事。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军下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