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的两位军事家,为何功成后急流勇退?最后都下落不明?
Posted 齐国
篇首语: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的两位军事家,为何功成后急流勇退?最后都下落不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时的两位军事家,为何功成后急流勇退?最后都下落不明?
春秋战国时的两位军事家,为何功成后急流勇退?最后都下落不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为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同时,对于春秋战国时期来说,也是一个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时代。不管是军事家,还是纵横家,亦或是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都涌现了大量的人才。当然,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受关注,尤其是受到各国君主器重的,还是以军事家为主。器重,就孙武和孙膑这两位军事家,在春秋战国时分别辅佐一位霸主,功成后都选择急流勇退,并且,这两人最后下落不明,不知所终。
一
一方面,就孙武来说,根据《史记》、《春秋》等史料的记载,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也即活动于春秋末期。在春秋末期,不仅晋国、楚国有所衰落,对于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所在的齐国,同样处在一个低估。在此背景下,孙武没有在齐国建功立业,而是由齐国来到了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最终辅佐吴王阖闾建立了一番霸业。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被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二
对于孙武来说,其这一成就和地位,不仅来自于著作《孙子兵法》十三篇,更因为孙武为吴国训练了一支精锐之师,而且参与了攻破楚国都城的柏举之战。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此战,孙武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这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无疑是《孙子兵法》从理论到实践的绝佳体现。不过,在好友伍子胥被杀后,孙武急流勇退,没有继续为吴王效力,也即选择隐居起来。至于孙武最终的结局,自然也成立了一个未解之谜。
三
另一方面,就孙膑(生卒年不详)来说,其本名孙伯灵,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出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北),是兵圣孙武的后代。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战国时期,孙膑拜鬼谷子为师,与庞涓为同窗,在庞涓成为魏国将领后,孙膑辞别谷鬼子,去投奔自己的同学庞涓。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庞涓却选择陷害孙膑,导致其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因为在田忌赛马中展现能力,所以,孙膑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在齐国和魏国的争霸战争中,孙膑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
最后,在桂陵之战中,孙膑提出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以此击败庞涓。等到马陵之战中,孙膑再一次战胜了庞涓,并且让魏国的精锐力量。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促使齐威王成为战国时期的霸主。和自己的祖先孙武一样,孙膑这位军事家不仅一流的战绩,也著有自己的兵法理论——《孙膑兵法》。此外,和孙武一样,在辅佐一位霸主建立功业之后,孙膑也选择急流勇退。对于孙膑最后的结局,在史料中也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同样属于下落不明的情况。综上,在笔者看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孙武和孙膑这两位军事家,不仅拥有血缘上的关系,在人生路径上也是十分相似。对此,你怎么看呢?
相关参考
阖闾胜了楚,却败于秦,平了内乱,回到吴宫对破楚之功论功行赏。>> 阖闾因为孙武破楚首功要用他为相国,但孙武已从这次伐楚中看清了阖闾的为人,立志激流勇退不在朝为官,所以无论阖闾怎么求、怎么留、怎么
作者:金满楼「”孤军奋斗破围还,一百里程垒壁间。我剑已折我马毙,秋风埋骨故乡山。”这首诗,是率领武士造反的「”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所写,其描述的是倒幕战争后,带领武士们造反的所谓「”西南战争”。然而
作者:金满楼「”孤军奋斗破围还,一百里程垒壁间。我剑已折我马毙,秋风埋骨故乡山。”这首诗,是率领武士造反的「”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所写,其描述的是倒幕战争后,带领武士们造反的所谓「”西南战争”。然而
疏广、疏受叔侄是封建官僚中急流勇退者的典型代表。疏广从小好学,精通《春秋》,在家讲授经书,远方的人都前来学习。宣帝在地节三年(前67年)立刘奭为皇太子,选丙吉为太傅,疏广为少傅。不久,丙吉任御史大夫,
在我国的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官员叫田稷。田稷工作能力非常突出,深得齐王的喜欢。由于齐王的提携,田稷不断升官,后来当上了大权独握的相国,权倾朝野。因此,很多人都开始巴结他,希望能得到他的庇护和提拔。
世界历史 曾国藩抓住李秀成后,为何不将其押解京师,而非要连夜处死
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层最害怕的就是反叛势力,企图推翻自己的统治。因此,对于反叛、造反,打击力度是最严的,多使用极刑。在清代,满清的统治者对待反叛朝廷的二话不说,一律凌迟处死。在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司马懿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守弱>一提司马懿,许多人都必说,他太能忍或装,所以骗过了曹操,熬死了诸葛亮,最终笑傲三国。可问题是,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
战国四大名将都曾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的。而在战国四大名将中,也只有他才得以终老。战国四大名将已经成为了民间相当普遍的说法,那么战国四大名将都有谁?分别是秦国的白起、王
战国四大名将都曾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的。而在战国四大名将中,也只有他才得以终老。战国四大名将已经成为了民间相当普遍的说法,那么战国四大名将都有谁?分别是秦国的白起、王
吴起是战国初期的著名军事家。在讲吴起没有当上丞相之前需要说明一下,他最后到了楚国当上了丞相,本文所讲的是在魏国效力时的事情。吴起是卫国人,因为喜欢兵法,有曾经跟着曾子上过学,后来在鲁国做事。他是一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