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大臣温体仁通过奸诈卑鄙的手段爬上高位

Posted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首辅大臣温体仁通过奸诈卑鄙的手段爬上高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辅大臣温体仁通过奸诈卑鄙的手段爬上高位

温体仁生于公元1573年,字长卿,号园峤,是浙江湖州南浔人。温体仁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进士,在朝是从低级官员一步步累积升迁。直到崇祯年间魏忠贤倒台,朝廷出现一个权力中空之际,处事圆滑的温体仁终于寻得机会,通过结党营私,排挤异己坐上了最高位置首辅大臣。

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帝遴选首辅大臣一位时,名声尚浅到的温体仁自觉自己不能通过推选上位,所以他开始了靠弹劾他人增加自己在崇祯帝眼中的存在感。被温体仁抓住的第一个就是钱谦益,说他不仅收受贿赂,还结党,翻出当年早已定案的会试一案。这成功让生性多疑的崇祯帝相信了温体仁的话,钱谦益和几个仗义辩护的多位大臣都被罢免或者下狱。

到了第二年,本身生活作风就不检点的温体仁被人弹劾。温体仁就借机说是自己当年舍身弹劾了钱谦益的缘故,令朝中旧党痛恨自己,故而受人诽谤,崇祯帝还真信了。因为温体仁在钱谦益案子上做的过了,导致很多大臣为之抱不平,纷纷在朝中职责温体仁的过错。温体仁眼看不妙,就污蔑众人都是朋党,崇祯帝又信了。最后得到皇帝宠信的温体仁顺利坐上了首辅大臣一位,而明末的朝廷又多了个误国误民的奸臣。

上任首辅大臣后,并没有实干能力的温体仁醉心于结党营私,对于异己是不加留情地排除。崇祯年间,内阁的人事变动前前后后多达五十余人,而温体仁则安然无恙地坐了八年的位,可见温体仁在朝堂上的控制之深。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崇祯十年温体仁被罢免官职,令他回乡,第二年病逝家中。

温体仁玩弄权术

从崇祯元年(1628年)到崇祯十年(1638)的这十年间,有多位原来的朝廷大臣被温体仁排挤,内阁官员的人事调动更是多达五十多人,但是温体仁还是稳稳坐住了自己的位置。温体仁之所以能做到这种地步,不在于他有多少出众的能力,而是他懂得玩弄权术,左右逢迎,欺下媚上。

在刚刚进入崇祯皇帝的视野之际,温体仁的地位还不是很高,在朝中的声望也不大。加上之前他恶意地攻击过钱谦益、袁崇焕还有钱龙锡等人,所以在朝中温体仁是近乎于被孤立的存在,但是他就利用了这点。温体仁早摸清了崇祯帝的多疑、守财和虚伪的性格。于是他告诉崇祯帝,说自己因为谏言报效君王而被群臣嫉妒,从而成了孤臣。崇祯帝一看,还真是这样,于是对温体仁的信任又加深了。

在上任内阁首辅之后,温体仁表面上做着“孤臣”的形象,暗地里却是培养自己的党羽,对于不依附自己的人或者才华高于自己的人(大有人在),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排挤打击。原本刘宗周要被崇祯帝启用,但是温体仁看到他的上任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于是收买了刘宗周的老乡,让其向崇祯帝告发说自己的老乡刘宗周才干不足。崇祯帝一看是刘宗周老乡说的,那应该不假,就罢免了他。被赶出京城的刘宗周越想越气,上书怒斥温体仁欺下媚上等诸多卑劣行为,还指出了崇祯帝的不会用人。这让爱要面子的皇帝怒不可遏,直接剥削了刘宗周的官职。

温体仁就是在这样权术的玩弄之下,一步步走上首辅的位置,然后一个个逼走处于不同立场的群臣。温体仁担任首辅八年,没有丝毫建树,有的倒是在国之危难之际无耻求荣的恶名。

温体仁排挤过谁

温体仁原本就是个平庸无能的人,他在万历年间中了进士后,在朝廷中一直都是作者低层的官职。然而经历了多年的官宦生涯后,温体仁学会了左右逢源善于玩弄权术的本领。自崇祯帝登基以后,温体仁开始想尽了各种方法污蔑排挤他人,从而实现自己上位的梦想。

被温体仁排挤的人当中有几个可以说是他事业节点上重要点,第一个就是钱谦益。崇祯帝刚刚登基,温体仁在朝中声明也不大,所以他急需制造声音让崇祯帝关注到他,于是钱谦益成了他的牺牲品。温体仁借钱谦益当年浙江会试的旧案,职责他收受贿赂,结党营私。崇祯帝听信了温体仁的话,处置了钱谦益,而他也进入了崇祯的视线里。

第二个是袁崇焕,温体仁为了自己的求荣的欲望,果断地迎合皇太极的离间计,密奏崇祯说袁崇焕是叛国贼。城中本就风言风语的情况下,多疑的崇祯帝笃信了袁崇焕有“不轨之心”,于是自毁长城。但是朝中的权臣钱龙锡等人清楚袁崇焕的重要性,纷纷为之辩护。这刚好中了温体仁的下怀,一个个都被污蔑成了旧党,包庇同党。同样的,崇祯帝也毫不犹豫地相信了。

钱龙锡等人离朝之后,周廷儒和温体仁就成了内阁中的重要人员。但是贪欲颇重的温体仁还不知足,最后让深得皇帝信任的温体仁逼走了周廷儒。而温体仁也就成了首辅大臣,左右明末八年的朝廷百官,使得本就摇摇欲坠的明朝更加地岌岌可危。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温体仁是好的还是坏的_温体仁后人_温体仁后人_温体仁简介

本名:温体仁别称:温长卿,温园峤字号:字长卿号园峤所处时代:明朝末年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浙江乌程南浔辑里村主要成就:崇祯年间任职最久的首辅温体仁–明朝首辅  崇祯元年(1628年)冬天,崇祯帝朱由检

如何评价明末官员薛国观?薛国观是怎么当上内阁首辅的?

  薛国观是明朝末年官员,在内阁首辅温体仁离职之后,被崇祯帝作为温体仁的继任者重用,担任入阁辅政。  虽然受崇祯帝重用,但实际上薛国观是阉党余孽,在明熹宗一朝之时,加入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并且还是里面

明朝 温体仁生平简介?温体仁历史评价?

温体仁明朝末年,整个大明帝国犹如残阳夕下,一片零落景象。整个国家机器运转不灵,朝廷内党派纷争,互相倾轧愈演愈烈。文武群臣口头上讲的是忠心为国,实际关心的只是个人、小团体利益。人人都会高谈阔论,似乎才华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明末官员薛国观

  薛国观是明朝末年官员,在内阁首辅温体仁离职之后,被崇祯帝作为温体仁的继任者重用,担任入阁辅政。  虽然受崇祯帝重用,但实际上薛国观是阉党余孽,在明熹宗一朝之时,加入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并且还是里面

明朝内阁首辅张至发简介 张志发人物结局

  明朝内阁首辅张志发,生于公元1573年,去世于公元1642年,是山东淄博人氏,于明天启十年代温体仁之位,成为内阁首辅。  万历二十九年,张志发高中进士,此后入仕。入仕不久,因为上书言:&ldquo

明朝 温体仁结党营私

温体仁结党营私明朝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叛乱频仍,崇祯帝寝食不安,而群臣并不着急,只是忙着结党营私,互相倾轧。魏忠贤倒台之后,在皇帝的极力主张下,拟定了一个200多人的逆案名单,阉党遭到致命的打击,东林党

历史人物 明朝内阁首辅张至发简介 张志发人物结局

  明朝内阁首辅张志发,生于公元1573年,去世于公元1642年,是山东淄博人氏,于明天启十年代温体仁之位,成为内阁首辅。  万历二十九年,张志发高中进士,此后入仕。入仕不久,因为上书言:“陛下您厌恶

温体仁使出官场绝学 ”疯狗咬人”,无人可挡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十一月,内阁大学士刘鸿训因为得罪了朱由检,朱由检毫不客气地罢了他的官,让他收拾包袱滚回长山老家去了。朱由检大明政府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出现了职务空缺。朱由检可不像朱翊钧当政期间那

最悲催的苏联领导人,出身贫寒一步步爬上高位,却仿佛从未存在过

历史发展到现在很多的人都会被遗忘,但是仍然有些名人被我们所铭记。凡是能够被人们记住的名人,在他们的人生中必然是发生过很大事件的人,无论是对社会做出伟大贡献的还是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的。而有的名人并不是

皇帝司马昱竟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后封会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以卑鄙恶毒手段除掉司马奕后,于同月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司马昱是桓温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温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