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司马昱竟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Posted 篡位 司马昱 桓温

篇首语: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帝司马昱竟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皇帝司马昱竟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后封会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以卑鄙恶毒手段除掉司马奕后,于同月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

司马昱是桓温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温交往多年,很了解桓温的手段和野心。在位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司马昱一切听命于桓温,即便这样,还整日战战兢兢,生怕步了前任司马奕的后尘,被桓温废掉。桓温见他如此懦弱,也没把他当回事,在外另设朝廷,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咸安二年(372年)七月,终日提心吊胆的司马昱得了重病,自知不久人世,宣布立十一岁的儿子司马昌明为太子,并在一天一夜之内,连发四道诏书,请以大司马桓温入朝辅政。当时,桓温镇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对司马昱的召唤不理不睬。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诏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授权桓温可以依据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例摄政。

司马昱认为,他死后,桓温篡位是迟早的事,到时儿子司马昌明年幼,又没有威望,必然会遭到桓温毒手。由于惧怕桓温,司马昱又在遗诏上写了一句话,“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啥意思呢?说我儿子可辅佐的话,请你辅佐他,若不成器,请你自取天下,面南为君,取而代之。

群臣虽然反对,但拗不过皇帝,皇帝决定的事,谁敢说个不字。司马昱的遗诏正准备发出时,侍中王坦之听说了,非常气愤,他急匆匆赶到皇宫,一把扯过遗诏,当着躺在床上气息奄奄的司马昱的面,将遗诏撕了个粉碎。王坦之一向忠于晋室,见皇帝如此安排后事,这是要把江山社稷给混蛋啊!王坦之用非常举动,表示了对司马昱的不满。一看这情况,司马昱老泪纵横,有气无力地对王坦之说,“上天不保佑大晋,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啊,我都不在乎了,你有啥想不开的?”

这时,王坦之义正言辞地说,“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开创的天下,又有元帝(司马睿)中兴,陛下你有什么权力将天下拱手让人?”一句话堵得司马昱没电了。见大晋还有像王坦之这样忠心耿耿的大臣,司马昱勇气倍增,胆子也大了,于是让王坦之改写遗诏,“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意思是说,家国大事都要一一禀告大司马桓温,让桓温像诸葛亮、王导那样竭力辅佐新帝。写完遗诏的当天,司马昱死去,享年五十三岁。

司马昱“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徒有气宇轩昂的外表和远近闻名的声望,并无真才实学,“虽处尊位,拱默守道而已,常惧废黜”,拿权臣桓温一点办法没有。一遇到难题,就哇哇大哭,泣下沾襟。因为他“虽神识恬畅,而无济世大略,故谢安称为惠帝之流,清谈差胜耳。沙门支道林尝言会岙有远体而无远神。谢灵运迹其行事,亦以为赧献之辈云”,对他评价很低。

相关参考

皇帝司马昱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东晋轶事

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后封会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以卑鄙恶毒手段除掉司马奕后,于同月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司马昱是桓温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温交往

皇帝司马昱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东晋轶事

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后封会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以卑鄙恶毒手段除掉司马奕后,于同月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司马昱是桓温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温交往

皇帝临终写下遗诏,大臣为什么当场撕碎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昱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此人就是晋简文皇帝司马昱,东晋第8位皇帝。司马昱能当上皇帝纯属天上掉馅饼,但这馅饼不太好吃,因为他是被权臣桓温硬生生架着坐上龙椅的,就跟司

晋简文帝司马昱竟把妃子当成生繁殖工具对待

晋简文帝司马昱,出生于公元320年,卒于公元372年,是晋元帝最小的儿子,也是东晋时期的第八位皇帝。晋简文帝司马昱历经了元、明、成、康、穆、哀、废帝的七朝变更。开始的时候司马昱被封为琅琊王,后来又被封

晋简文帝司马昱竟把妃子当成生繁殖工具对待

晋简文帝司马昱,出生于公元320年,卒于公元372年,是晋元帝最小的儿子,也是东晋时期的第八位皇帝。晋简文帝司马昱历经了元、明、成、康、穆、哀、废帝的七朝变更。开始的时候司马昱被封为琅琊王,后来又被封

“康熙遗诏”曝光 雍正没有篡位

  雍正皇帝继位,民间及野史传闻甚多,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矫诏篡位,认为康熙帝本想传位于皇十四子胤|,而皇四子胤G(后来的雍正)串通隆科多将遗诏上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  近日,辽宁省档

历史人物 刘裕篡位成功为何还要杀司马一族

刘裕篡位成功为何还要杀司马一族?司马一族有威胁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后,东晋王朝偏安东南一隅。虽然期间有桓温北伐和北府军淝水之战大胜,却数次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错失北定中原

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谋权篡位

雍正皇帝谋权篡位?康熙传位遗诏亮相,雍正终于不用背黑锅了!清雍正皇帝是正常继位还是篡位登基?近300年来这个话题一直是民间谈论的热点。正在省档案馆展出的康熙皇帝立储遗诏,终于解开了这一谜团。在后世的文

中国历史 桓玄篡位

几乎在东方孙恩起事的同时,西方桓玄又先灭掉殷仲堪、杨佺期诸藩镇发展起来,占据东晋王朝三分之二的土地。桓玄(369—404),字敬道,是大司马桓温的孽子,袭封南郡公,青年时即有篡位之态,此时再也按捺不住

东晋风流名士谢安如何阻止大臣桓温篡位

谢安是东晋生人,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政治家、军事家,文韬武略无不精通。四十岁才出仕为官,之后二十余年一直为朝廷鞠躬尽瘁,他的一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谢安首要被推崇的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