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司马昱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东晋轶事

Posted 晋朝 东晋 篡位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帝司马昱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东晋轶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皇帝司马昱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东晋轶事

2、皇帝临终写下遗诏,大臣为什么当场撕碎

皇帝司马昱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东晋轶事

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后封会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以卑鄙恶毒手段除掉司马奕后,于同月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

司马昱是桓温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温交往多年,很了解桓温的手段和野心。在位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司马昱一切听命于桓温,即便这样,还整日战战兢兢,生怕步了前任司马奕的后尘,被桓温废掉。桓温见他如此懦弱,也没把他当回事,在外另设朝廷,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咸安二年(372年)七月,终日提心吊胆的司马昱得了重病,自知不久人世,宣布立十一岁的儿子司马昌明为太子,并在一天一夜之内,连发四道诏书,请以大司马桓温入朝辅政。当时,桓温镇姑孰(今安徽省当涂县),对司马昱的召唤不理不睬。司马昱只好写下遗诏,“诏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授权桓温可以依据周公辅助成王的故例摄政。

司马昱认为,他死后,桓温篡位是迟早的事,到时儿子司马昌明年幼,又没有威望,必然会遭到桓温毒手。由于惧怕桓温,司马昱又在遗诏上写了一句话,“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啥意思呢?说我儿子可辅佐的话,请你辅佐他,若不成器,请你自取天下,面南为君,取而代之。

群臣虽然反对,但拗不过皇帝,皇帝决定的事,谁敢说个不字。司马昱的遗诏正准备发出时,侍中王坦之听说了,非常气愤,他急匆匆赶到皇宫,一把扯过遗诏,当着躺在床上气息奄奄的司马昱的面,将遗诏撕了个粉碎。王坦之一向忠于晋室,见皇帝如此安排后事,这是要把江山社稷给混蛋啊!王坦之用非常举动,表示了对司马昱的不满。一看这情况,司马昱老泪纵横,有气无力地对王坦之说,“上天不保佑大晋,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啊,我都不在乎了,你有啥想不开的?”

这时,王坦之义正言辞地说,“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开创的天下,又有元帝(司马睿)中兴,陛下你有什么权力将天下拱手让人?”一句话堵得司马昱没电了。见大晋还有像王坦之这样忠心耿耿的大臣,司马昱勇气倍增,胆子也大了,于是让王坦之改写遗诏,“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意思是说,家国大事都要一一禀告大司马桓温,让桓温像诸葛亮、王导那样竭力辅佐新帝。写完遗诏的当天,司马昱死去,享年五十三岁。

司马昱“少有风仪,善容止,留心典籍”,徒有气宇轩昂的外表和远近闻名的声望,并无真才实学,“虽处尊位,拱默守道而已,常惧废黜”,拿权臣桓温一点办法没有。一遇到难题,就哇哇大哭,泣下沾襟。因为他“虽神识恬畅,而无济世大略,故谢安称为惠帝之流,清谈差胜耳。沙门支道林尝言会岙有远体而无远神。谢灵运迹其行事,亦以为赧献之辈云”,对他评价很低。

皇帝临终写下遗诏,大臣为什么当场撕碎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昱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此人就是晋简文皇帝司马昱,东晋第8位皇帝。司马昱能当上皇帝纯属天上掉馅饼,但这馅饼不太好吃,因为他是被权臣桓温硬生生架着坐上龙椅的,就跟司马家当初立曹家的傀儡皇帝如出一辙。桓温是个厉害角色,当年司马懿清算曹爽势力漏了他的先祖,他才能制霸东晋。

桓温是东晋的皇亲国戚,晋明帝的驸马,娶南康长公主为妻,之后被拜为将军,逐渐掌控了大权,他出镇荆州时不听朝廷命令,直接带兵灭了成汉,声望大增;野心勃勃的桓温又三次出兵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结果却失败了,声望大减,他便琢磨着用别的办法树立威望。

跟幕僚商议之后,桓温决定效仿霍光行废立之事,废皇帝司马奕,另外选个人当皇帝,以此彰显自己的威风。这是东晋立国以来开天辟地头一遭,大家吃惊不已,桓温宣称司马奕根本不能生育,他的儿子是大臣跟后宫美人私通所生,不应该立为太子,自己要匡扶正统。

于是可怜的司马奕倒下了,桓温把会稽王司马昱迎入宫中,立为新帝。那会儿司马昱都52岁了,他眼看着桓温把自己当少年人一般耍,在朝野横行,敢怒不敢言,只能闷在心里。才登位8个月,司马昱就因为忧虑成疾病重,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命人准备笔墨写遗诏。

公元372年9月,东晋皇宫里一连发出4道诏令,召大司马桓温入宫觐见,桓温却找借口不去。司马昱没办法,只好随后立了自己的儿子司马曜为太子,然后提笔托孤:“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司马昱担心儿子的命运,他知道桓温再有了取晋代之的野心。

这么写,也是为了向当年的刘备学习,就算桓温废了司马曜,总得因为这道“让位”遗诏顾念他三分吧?谁知遗诏写了还没发出去,就被有个大臣见后当场撕碎了,此人就是侍中王坦之,他不但撕了,还问司马昱干嘛这么做?司马昱叹息:“晋天下本是侥幸得来,你这么执著干嘛!”

王坦之正色道:“晋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和元帝(司马睿)一手建立起来的,哪能皇上您说不要就不要呢!”司马昱忍不住叹息流泪,夸王坦之才是真正的忠臣!于是司马昱修改了遗诏,改成让桓温学习诸葛亮辅政,他驾崩后,桓温称帝的心愿至死也没能实现,被谢家和王坦之给拦住了。

相关参考

皇帝司马昱竟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后封会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以卑鄙恶毒手段除掉司马奕后,于同月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司马昱是桓温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温交往

皇帝司马昱竟曾发遗诏允许桓温适时篡位

司马昱(320年—372年),字道万,晋元帝少子,初封琅蚜王,后封会稽王。公元371年十一月,权臣桓温以卑鄙恶毒手段除掉司马奕后,于同月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咸安”。司马昱是桓温扶持的傀儡,他跟桓温交往

皇帝临终写下遗诏,大臣为什么当场撕碎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昱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此人就是晋简文皇帝司马昱,东晋第8位皇帝。司马昱能当上皇帝纯属天上掉馅饼,但这馅饼不太好吃,因为他是被权臣桓温硬生生架着坐上龙椅的,就跟司

东晋风流名士谢安如何阻止大臣桓温篡位

谢安是东晋生人,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政治家、军事家,文韬武略无不精通。四十岁才出仕为官,之后二十余年一直为朝廷鞠躬尽瘁,他的一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谢安首要被推崇的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

东晋风流名士谢安如何阻止大臣桓温篡位

谢安是东晋生人,是当时著名的隐士、政治家、军事家,文韬武略无不精通。四十岁才出仕为官,之后二十余年一直为朝廷鞠躬尽瘁,他的一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谢安首要被推崇的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

东晋将领桓玄是怎么建立桓楚的

桓玄(公元369-404年),字敬道,桓温之子。桓温死后,谢氏当政,继以司马氏振兴皇权之举,桓温兄弟辈桓豁、桓冲相继去世,桓氏尽失桓温时逐步控制的各州镇。由于桓温曾有篡位的活动,其子侄辈在政治上的出处

历史人物 刘裕篡位成功为何还要杀司马一族

刘裕篡位成功为何还要杀司马一族?司马一族有威胁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后,东晋王朝偏安东南一隅。虽然期间有桓温北伐和北府军淝水之战大胜,却数次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错失北定中原

中国历史 桓玄篡位

几乎在东方孙恩起事的同时,西方桓玄又先灭掉殷仲堪、杨佺期诸藩镇发展起来,占据东晋王朝三分之二的土地。桓玄(369—404),字敬道,是大司马桓温的孽子,袭封南郡公,青年时即有篡位之态,此时再也按捺不住

晋朝历史 雄浑意气,桓温北伐

  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凭借皇帝的倚重,平步青云,在东晋官场上翻云覆雨十几年。后赵政权灭亡的时候,桓温向晋穆帝司马聃(东晋的第五个皇帝)上书,要求带兵北伐。桓温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

晋朝历史 雄浑意气,桓温北伐

  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凭借皇帝的倚重,平步青云,在东晋官场上翻云覆雨十几年。后赵政权灭亡的时候,桓温向晋穆帝司马聃(东晋的第五个皇帝)上书,要求带兵北伐。桓温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