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氏五千余人,曹芳为何无动于衷?
Posted 朝廷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氏五千余人,曹芳为何无动于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氏五千余人,曹芳为何无动于衷?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曹氏五千余人,曹芳为何无动于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魏齐王正始十年(西历249年),曹魏权臣发动高平陵政变,这一政变,对曹魏政权之后的走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也有部分历史学者认为,这一政变,甚至还对吴国产生巨大影响。
事情要从魏明帝曹睿说起。魏明帝在位期间,天命似乎对曹家很不友善,导致魏明帝没有直系儿子来继承自己的皇位,无奈之余,曹睿只好从曹楷(系曹丕弟弟曹彰之子)那里,将曹芳过继过来,做自己的养子,将来继承自己的帝位。
曹睿临终的时候,曹芳还是个孩子,因此,曹睿将曹芳托孤给曹爽和司马懿,希望他们两个做辅政大臣,可以好好辅佐曹芳。
不料,曹睿去世不久,曹爽就开始在朝廷里发展自己的势力,甚至欺凌太后,以至于朝廷中,人人侧目——毕竟,曹爽的势力,要略大于司马懿一些。从这点不难看出,曹睿临终的时候,也担心司马懿会对曹家天下不利。
司马懿就这样隐忍,一方面麻痹曹爽,一方面暗地里联络能被自己利用的力量。终于,在正始十年,曹爽带着曹芳去高平陵给曹睿扫墓,司马懿趁这个机会,发动政变,最终,杀死曹氏宗族五千多人,开始掌握曹魏政权,为后来司马家族得以建立晋朝,立下了根基。
而曹魏发生的这一变故,也被吴国皇帝孙权看在眼里,这让晚年的孙权对朝廷里许多根基较深的大臣产生忌惮心理,并展开一场清洗,直接影响了吴国后来的帝位世系以及政治走向。
可以说,一场政变,影响了两个国家。
而高平陵之变中,曹芳的生父曹楷,几乎毫无作为可言,这又是什么原因?
曹家的没落
高平陵之变,被视为司马懿的一场豪赌。
高平陵之变时期,皇帝曹芳和曹爽在一起,司马懿所控制的,只有京城和郭太后,以及京师的部分军队,倘若曹爽以皇帝曹芳的名义,结合自己的权力,纠集京城外的军队,讨伐司马懿,那么,高平陵之变是何等走向,还是未知数。
但是,司马懿不是赌徒,他的把握在于,十分了解曹爽的性格:为人软弱无能,不堪大任,一遇到生死攸关的事情,就会失去方寸,最终任人摆布。
最终,在掌握优势实力的情况下,曹爽选择了投降,最终给曹家引来杀身之祸。
曹爽可以被视为曹家在曹芳时代的一个切片、一个代表。曹爽能被曹睿看中,原因之一就是在曹魏宗室里面,曹爽算得上较为优秀的人物。而较为优秀的曹爽,在遭遇高平陵政变,尚且能在具备优势的情况下任人宰割,可想而知,其余宗室的情况。
由此不难理解曹楷为何在高平陵之变中选择坐视不理了——一来,个人才干方面,曹楷不见得比曹爽高多少,不具备力挽狂澜的能力,二来,曹爽投降以后,朝廷权力重心已经偏移到司马家族手里,曹楷即便想折腾一番,也势单力薄,孤掌难鸣,难以扭转大局。
因此,可以理解曹楷在高平陵之变中的态度。
相关参考
公元249年,被曹爽挤压到退无可退的司马懿完成了本身大招的最后读秒,趁着曹爽带着一干曹氏家眷的人马和皇帝曹芳前去洛阳城外的高平陵拜谒魏明帝陵墓时,他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动员了高平陵之变,就此魏都城城洛阳
历史秘闻 从曹芳对高平陵之变的态度就能知道,他从头到尾就是个傀儡
公元249年,被曹爽挤压到退无可退的司马懿完成了本身大招的最后读秒,趁着曹爽带着一干曹氏家眷的人马和皇帝曹芳前去洛阳城外的高平陵拜谒魏明帝陵墓时,他来了一招釜底抽薪,动员了高平陵之变,就此魏都城城洛阳
西元249年发生一件大事,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奠定日后司马炎窜魏的基础,但这次政变对他来说,是一次十分凶险的冒险,不但自己势力和曹魏大将军曹爽的势力相差悬殊,但司马懿仍被迫发动攻势,直到最后一刻才能
高平陵是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的陵寝,位于洛阳城洛水之南的大石山。公元249年,也就是曹魏的正始十年,曹爽带着皇帝曹芳前去高平陵为魏明帝扫墓,司马懿趁此机会直接发动政变,一举打垮曹爽一党,直接掌握曹魏的军
历史军事 高平陵之变时,曹魏旧部为什么不敢反抗只有三千死士的司马懿
曹操进封魏王后,将司马懿封为太子中庶子,以辅佐曹丕。而曹丕在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人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曹叡去世前,托孤幼帝曹芳给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
历史人物 高平陵事件司马懿斩杀曹氏7000人,为何曹氏一族不奋起反抗
高平陵事件司马懿斩杀曹氏7000人,为何曹氏一族不奋起反抗?今天本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有关于历史人物的介绍,通常会站在一个较为全面的角度,来进行褒贬两个方面的审视。就拿一代枭雄曹操来说,他的
公元249年,曹魏正始十年的正月初六,魏国首都洛阳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告病在家多年的太傅司马懿,趁曹魏皇帝曹芳与权臣曹爽共同出城,祭扫魏明帝高平陵时发动政变。司马懿借用曹魏郭太后名义下诏,命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为何能成为曹魏权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249年,司马懿趁曹爽与魏主曹芳出城谒陵时,发动“高平陵之变”,自此曹魏的军政大权落入司马家族之手。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
曹魏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病逝,临终前以太尉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为托孤大臣辅佐幼帝曹芳,不过大权却在作为宗室的曹爽之手,曹爽一步步剥夺了司马懿手中的权力;正始八年(247年)司马懿韬光养晦称
很多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曹操做司空的时侯,征辟司马懿,他是这样的: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司马懿为什么要这样做,真的是为汉室尽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