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万花筒 中国古代战盔

Posted

篇首语: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孩子需要教师的爱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军事万花筒 中国古代战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军事万花筒 中国古代战盔

    从云南沧源的崖画和战国的宴乐渔猎攻战纹壶等文物来看,古代战士头上安插的显然是羽毛装饰和动物角。在那久远的年代,古代人在自然的威力面前,他们认为使用羽毛可以让人跑得飞快,野牛角可以将动物凶猛的力量转移到被装饰者身上。这样,一方面得到审美心理的满足,一方面从心理上与实用上来保障自己的生存,借此威镇敌人。

    我国远在殷周时代已经产生了皮制甲胄,同时也出现了青铜头盔,盔形大致与现代钢盔相似。汉代武士头戴三角冠状头鍪后缨顿项,是汉代标准盔型。到了唐宋元明各代都有枪锋式盔或长缨式盔的制造。明代枪盔发展的比较完整,并在盔的两侧再加上翅羽状的护耳,很有军威,这些战盔成了实用与装饰紧密结合的产物。

    古代人的战盔是由以攻为主发展起来,而后成为具有攻防作用的装备。现代战争因采用热兵器技术,迫使头盔以防御为主。

    我国战盔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兵器史与军事史的一个缩影,标志着中国古代在军事装备上曾创造过光辉的成就。

相关参考

军事万花筒 为什么把参军叫“入伍”

   入伍,就是参军。那么,参军为什么叫“入伍”呢?这与我国古代军队的编制有关。   据《周礼》记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

军事万花筒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我国古代兵书《三十六计》中,最后一计为“走为上”。“走”,在古代汉语中是“跑”的意思。“走为上”,指在两军搏斗,处于劣势的一方不宜恋战,撤退才是上策。 &

军事万花筒 军衔

   军衔   我国古代从春秋时期在军队中就陆续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等称号,表明军官的等级。但"军衔"一词却是外来语,

军事万花筒 “三军”一词的由来

   “三军”,指陆、海、空军,或泛指军队。“三军”一词,源于我国古代的兵制。   春秋时,各诸侯大国都设“三军”。如晋国叫中军、上军、下军

军事万花筒 中国军衔展示

军事万花筒 中国军服

   中国军服   1984年1月,中央军委确定我军服装应逐步实行礼服、常服、作训服系列化。解放军总后勤部成立了专门小组,分折了我军军服的历

军事万花筒 军服色彩古今谈

   古代的军服大多华丽美观,色泽鲜艳,其中又多以红色为主要色调。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红色可使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精神振奋,是最富有攻击性和挑战性的色彩。因此

军事万花筒 中国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55实行军衔制,1966年被取消。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新兵役法规定,恢复实行军衔制。1988年7月1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通过了

军事万花筒 中国最可怕的部队

  据美国最新的全球核武储备报告说,目前中国大陆拥有大约250枚的核弹头,从1964年中国大陆拥有首枚的核弹以来,中国大陆已经生产过大约610枚的核弹头,现在解放军大约有250枚核弹头。    由美国

军事万花筒 中国军鞋史话

   我国的战争始于氏族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军鞋才从一般鞋饰中分离出来,并以靴(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统鞋)、履(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履(草鞋)、屐(鞋子的一种,通常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