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惨遭凌迟而死,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Posted 武将

篇首语: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袁崇焕惨遭凌迟而死,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袁崇焕惨遭凌迟而死,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袁崇焕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那么真实的袁崇焕是什么样的?

从他杀害毛文龙这件事上就能够看出,袁崇焕性格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至于说他巴结魏忠贤,给魏忠贤立生祠,其实放在大环境来讲是迫不得已的。

明熹宗朱由校时期,宦官魏忠贤当政。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想要在朝堂中生存下去,就要懂得去巴结去拍大官的马屁。文官还好说,武将大多常年在外镇守边疆就比较难办了。

自古文武在朝堂上就是两股相互牵制的力量,国家中兴则文官显贵,遇战火纷争则武将显贵。

但是宦官不一样,不管是国家中兴还是有战火,只要皇上宠幸就可一直显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武将想要"建功立业"就必须要讨好宦官。

魏忠贤作为朝堂的一把手,自然就是众人巴结的对象。

武将外出打仗,所需要的兵马钱粮都要经过这些人的手,如果说武将跟朝中一把手关系不合,那军饷或是粮草物资的供应就会时常受到拖延。

袁崇焕自然也不例外,为了不让人在朝堂"捣乱",只能选择去巴结魏忠贤。

即便如此,袁崇焕还是得罪了一把手魏忠贤。

在"宁锦大捷"之后,袁崇焕因魏忠贤的党羽弹劾他不救援锦州,论功行赏时,只给袁崇焕增加一级官阶,愤懑不平的他选择辞官。朝廷就让王之臣接任袁崇焕的督师兼任辽东巡抚之职,驻扎宁远。

天启七年(1627),明熹宗朱由校驾崩,朱由检继位。上任不久就设法除掉魏忠贤之后,将袁崇焕重新任用,担任兵部尚书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袁崇焕返京就职,见到朱由检后上述兵将之事。他表示:"五年之内,只要户部转运军饷,工部供应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选将等内外事配合无误,定能收复辽土"。朱由检听后大为赞赏,命令所有部门各司其职,全力配合袁崇焕。

可能是在魏忠贤当权时期给袁崇焕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他害怕自己前往边关之后,朝廷中有人会在暗中给自己使绊子,就向朱由检说明此事。朱由检在大学士刘鸿训等人的建议下,收回王之臣、满桂的尚方宝剑,将其赐给袁崇焕。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认为自己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行事也就肆无忌惮起来。

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感觉毛文龙的军队虽然能够牵制住后金,但是所消耗的钱粮实在是太大,因而他要求朝人派人监管。可毛文龙不喜欢有人牵制着自己,开始上书争辩。而后前来拜谒袁崇焕,袁崇焕以上宾之礼接待毛文龙。毛文龙也不谦让,袁崇焕就动了除掉毛文龙的心思了。

同年五月,袁崇焕以阅兵为借口去拜见毛文龙。两人常常喝酒到半夜,毛文龙没有察觉袁崇焕的用意。当袁崇焕提出更改军营制度,设置监察官员的时候毛文龙十分不高兴,于是袁中焕就用辞官回乡来打动他。毛文龙表示以前有这个意思,但是现在只有我知道辽东这边该怎么去管理。朝鲜较弱,可直接攻下。

袁崇焕听后只是微笑一下,没再说话。

随后袁崇焕就邀请毛文龙看将士们比赛射箭,预先在山上设置好了帐篷,并且将杀手埋伏在边上。

毛文龙到达之后直接被擒,袁崇焕只是简单说了毛文龙所做的违法事情,就直接用尚方宝剑将其斩杀。

没有了毛文龙的牵制,皇太极很快就带兵入关。

这个时候的袁崇焕带领着祖大寿,何可刚等人跟在皇太极屁股后面兜兜转转。他心中有自己的打算,因为人比较少,所以必须要依靠城池来打。

皇太极率领的军队犹入无人之境,一路越过蓟州往西,直逼京城,袁崇焕忙率兵护卫京师。有了城池就好办,但是皇帝和一些大臣不知道,还以为是袁崇焕放后金军进来的。

这一战最后是打赢了,但是袁崇焕在后金军退兵之后被治罪。一条是私通后金,一条则是擅自杀害毛文龙。崇祯三年 (1630)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

凌迟又称“千刀万剐”,是古代最残酷的刑罚,一代明将袁崇焕被割了3543刀,最终凄惨地死去。

不明真相的北京城百姓对袁崇焕更是恨之入骨,纷纷购买他的肉进行作践。史载:"将银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从民族英雄到凌迟处死,袁崇焕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北京城一派肃杀,凌迟袁崇焕的消息早就不胫而走。多次遭受后金军队骚扰的北京吏民无不欢呼雀跃,在他们看来,袁崇焕这个引狼入室的汉奸终于要遭到应有的惩罚了——袁崇焕是以勾结后金、

历史人物 明末名将袁崇焕奋死保卫大明江山,为何最后被当做汉奸凌迟处死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袁崇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袁崇焕究竟是不是汉奸,为什么他被凌迟处死后,被百姓分吃了肉?“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假若袁崇焕在宁锦之战中力战而死,那么他当之无愧会是

通敌叛国罪判凌迟处死 山海关与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死后曾留下“身中清白人谁信,世上功名鬼不知”的悲壮诗句,表明自己的冤屈。到底,他有何冤屈之情呢?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即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三年的十二月初一这日,崇祯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平台,

通敌叛国罪判凌迟处死 山海关与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死后曾留下“身中清白人谁信,世上功名鬼不知”的悲壮诗句,表明自己的冤屈。到底,他有何冤屈之情呢?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即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三年的十二月初一这日,崇祯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平台,

袁崇焕被凌迟,部下冒死将他埋葬,并立下一个祖训,后人恪守几百年

导读: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考中了进士,此时他刚满35岁,并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在做县令的这几年,不仅政绩显著,处理了不少冤假错案,当地百姓也对他赞不绝口。当时明朝已经出现了衰微的迹象,袁崇焕就开始研

历史秘闻 袁崇焕被凌迟,部下冒死将他埋葬,并立下一个祖训,后人恪守几百年

导读: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考中了进士,此时他刚满35岁,并被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在做县令的这几年,不仅政绩显著,处理了不少冤假错案,当地百姓也对他赞不绝口。当时明朝已经出现了衰微的迹象,袁崇焕就开始研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袁崇焕是个怎么样的人

《碧血剑》中真正的主角!历史上的袁崇焕是个怎么样的人?接下来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欣赏。>“袁崇焕的功业,不免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渐渐失却光彩。但他英雄气概的风华却永远不会泯灭。”——《碧血剑·袁崇焕评传》

历史人物 袁崇焕之死到底是谁造成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袁崇焕之死到底是谁造成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袁崇焕,大明崇祯年间的蓟辽督师,从受到皇帝信任岛锒铛入狱,再到凌迟处死,他的人生如流星般快速陨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真的

最终导致大明的灭亡 袁崇焕致命的两大失误

袁崇焕是个已经争议了几百年的人物,宁远,锦州两战沉重打击了后金的实力。让正在蓬勃兴起的女真遭到了当头一棒。虽然他是遭受崇祯猜忌,甚至是卷入党争,一代英雄最终惨遭千刀万剐的酷刑。虽然袁崇焕的光辉战绩为人

最终导致大明的灭亡 袁崇焕致命的两大失误

袁崇焕是个已经争议了几百年的人物,宁远,锦州两战沉重打击了后金的实力。让正在蓬勃兴起的女真遭到了当头一棒。虽然他是遭受崇祯猜忌,甚至是卷入党争,一代英雄最终惨遭千刀万剐的酷刑。虽然袁崇焕的光辉战绩为人